“无派”才是疗效派 | 戳穿医学的谎言
2016/8/24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说文》:别水也。一曰水分流也。

     《左思·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博雅》:水自汾出为派。

     派的本义为水的支流。

     九派,一般指长江的支流很多。如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中有“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常用的词有派别、流派。

     一是指宗教、政党或学术团体内因不同主张而形成的各种分支或门派。

     二是指经常好争论、追求私利或不顾共同利益的党派、联合体或集团。如新旧两个派别之间的斗争。

     常见的“派”

     常见的有宗派、党派、左派、右派、革命派、反动派、造反派、保皇派、改革派、保守派、宫廷派、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

     政治集团必须有派,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就是革命派,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就是反动派。

     革命派和反动派是敌人,毛泽东明确指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文学、艺术、武术也可以有派。文学的如浪漫派、现实派;艺术的如各种画派;京剧的各种流派;武术的少林派、武当派、峨眉派等。

     中医不能有“派”

     中医不能像政治集团那样,凡是这个派反对的,另外一个派就要拥护。

     医生难道能够坚守自己的派别来处方用药?明明病人是太阳伤寒表实证的,难道你能够说我是温病派,必须用银翘散?明明病人是热邪犯肺,难道你能够说我是伤寒派,必须用麻黄汤?

     中医不能像文学家那样,我就是喜欢浪漫的东西,我就写这个,现实主义的东西我不喜欢,与我无关。文学家确实可以这么干,因为他这么干,伤不着谁。

     医生难道有这种选择的权力吗?你能说我就是火热派,我就只学刘完素的东西,其他的东西我不学,我也不用,即使是阳虚,那我也要用寒药,因为我是火热派。那不行啊!

     中医也不能像武术那样,我就学少林功夫,其他的我不学,打架我就用少林功夫。

     医生难道可以有这样的权力吗?你说我就学张子和的攻下,所有的病我都攻下,实证攻下,虚证也攻下,找我治疗就是攻下。这不可能吧!

     武术之所以可以这么干,就是因为武术它只关系到自己,最多是打不过对手,输了。而医生则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虚证的病人你用攻下,疾病不会好,病情会加重甚至病人会死亡。

     其实武术的这些所谓的派,也都是入门的途径不同而已,真正的武术高人也是无门无派,无招无式的。陷于门派之中的,永远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高手。

     中医有派,定有问题

     所以中医不能有派,有派肯定有问题。

     第一,派是一些二流的医生想成名的招数。

     一流的医生都无门无派,不偏不倚,看上去毫无奇特之处,但平淡之中常有奇效,其成名凭的是疗效。

     二流的医生达不到这种境界又急于成名,那就创立一个派,有派就成名,派是越偏越易出名的,如火神派,火热派等。

     第二,派肯定是偏的。

     如火神派,所有的病都能用附子治好吗?而且还有与之完全相反的火热派和滋阴派,这些派也同样是很有名的。同样一个病,让这些派治疗是什么结果?

     由此可见,这些派不是一叶障目,水平所限,不能正确的辨证论治,就是有意而为之。

     第三,派最著名的是金元四大家,这四派互相矛盾。

     刘河间的火热派需要泻火,朱丹溪的滋阴派需要养阴,虽同为热,却有虚实之别,治法攻补不同。李东垣补土、朱丹溪养阴与张子和的攻下也是截然相反。

     最可笑的是刘河间自己得了伤寒,自己治不好,被张元素用热药治好。但这也同样不影响他们成名,真是有派就有名啊!

     第四,派也并非一无是处。

     从火神派开始,我们起码可以警觉,不要滥用寒凉。也是因为温病派兴起后,学术界迷失了方向,认为外感病热多伤寒少,甚至有人认为只有温病,没有伤寒,见外感就用寒药,近代名医恽铁憔的三个孩子就是因为伤寒被当作温病治疗致死。

     可是,为什么会从河间的火热派到温病派,又出了火神派呢?大家思考过这个问题吗?

     第五,对派的认识反应一个医生的水平。

     如果对什么派都趋之若鹜,说明胸无定见。

     好医生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最好找个好的老师跟诊,见识临床的实际情况。

     临床时间久了,会在同一时期遇见很多相同的病例,用药可能会形成定势。这时要警惕形成成见,此时,需要更加认真的辨证,很多派的形成也与这样的思维定势有关。

     说了这么多“派”,请问你是什么派?

     我希望大家都是“勤奋派”,“读经典派”,“博学派”,“善思考派”,最终都能成为“疗效派”。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怎样抓住肯定的疗效? | 伤寒

     仲景如何观察药后反应? | 伤寒

     「经方」应改为「经方证」 | 伤寒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