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温误散伤阴,致发脱甲落 | 医案
2016/8/29 肖相如频道

     1 病 例 概 况

     李某某,女,年甫12岁。

     夏历正月初间,得春温证

     先是进服表散温燥等方,大热、大渴、大汗。

     延诊时,见其热甚异常,脉浮大而芤,身无汗,舌无苔,鲜红多芒刺,心烦不寐;米饮不入,症殊险恶。

     此症因误表而大热、大渴、大汗,即书白虎汤去粳米加西洋参、玉竹、沙参、花粉、生地、麦冬6剂。

     一日夜尽3剂,又守原方服2日。

     各症始愈七八,嗣后减轻分量,再进甘寒养阴药饵,不犯一毫温燥,计30余剂,恙始悉捐。

     如云之鬓发,手一抹而盈握,浅者亦纷纷堕。皮肤飞削如蛇蜕然,驯至手足爪甲,亦次第脱尽,久而复生。可见温病误表,真是杀人不用刀也。

     2 按 语

     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狭义伤寒为感受寒邪所引起,温病则为感受温热病毒而发生,二者病因截然不同,见症亦寒热迥异。

     伤寒病初,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治宜辛温发散;温病初起则见发热而渴,微恶风或不恶寒,反恶热,切忌辛温发汗。

     本例患者初病春温,医者不识此为温病,误认为外感寒邪,投以表散温燥之剂,误汗伤津,致使“症殊险恶”。温病为阳邪温毒所致,最易伤阴,故温病治疗,以保阴顾津为大原则。

     本案误汗伤阴,病由大汗变为无汗,并见脉芤心烦;米饮不入,舌无苔而鲜红多芒刺,是阳明津液被灼竭之险恶证。患者鬓发纷纷脱落,皮肤飞削如如蛇蜕然,手足爪甲亦次第脱尽,进一步证实误用温燥伤阴之害。

     患者经萧琢如氏挽治,用白虎汤,加西洋参之甘凉,以养胃生津;玉竹之甘平,以滋阴润肺;花粉生津润燥,生地滋阴清热,麦冬生津润肺,全方甘寒清热,养阴生津,丝毫不犯温燥,药证相投,数日病退。

     但伤阴之全身见症的恢复,历时1月有余,由此可见,扶阳容易养阴难,确为临证阅历之言,并非臆说。温病误汗伤阴,危害之严重,挽治之不易,在此亦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本文 摘自:《医林误案》。作者:贺学泽。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外感热邪初期辨治规范

     名师教你治外感病 | 医案

     伤寒 | 厥阴病临床解读之二:热厥和寒厥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