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医的三因素
2016/8/31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很多人对中医有很多看法,认为中医有问题。那么中医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我之前写过批判中医的N个理由 | 中医存在的N多问题,也引发了大家的一些讨论。

     今天,我想就我认为最需要引起关注的三大问题再唠叨一番。

     1中医自身有问题吗?

     中医可以治好病,应该说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从“中医”这门需要被学习的学科角度来说,中医确实就有问题。

     主要的理论不能用现代语言表达。学中医就必须学习中医的经典原著,否则就不能建立真正的中医思维,难以掌握中医理论和方法。

     而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汉以前的作品,至今天的时间跨度在二千年左右,语言文字的障碍难以逾越,这应该是最主要的问题,直接影响中医人才的培养。

     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体系不够规范。

     在四大经典中,《黄帝内经》的问题最严重。很多概念极不规范,甚至互相矛盾。

     比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开窍于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是“在脏为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

     就有心和肾都开窍于耳的说法。

     又如,《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

     还有很多地方都认为风是所有疾病的原因。

     但《素问·热论》却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还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生气通天论》也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意思是说,凡是发热的疾病,都是伤寒。外感病都发热,所以外感病都是伤于寒邪引起的。伤寒不用说,春天的温病,夏天的暑病,也都是寒邪引起来的。

     那“风”怎么为百病之长?类似的矛盾是很多的。

     其次是《金匮要略》。

     比如《虚劳血痹病篇》就有“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失眠都可以用酸枣仁汤,这个学起来就有困难了。

     《伤寒论》就比《金匮要略》肯定得多。

     在《伤寒论》中,一般的“主之”都是肯定的。如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符合前面说的这些症状的,用麻黄汤一定能有效。

     所以,《金匮要略》学起来就更困难。而《神农本草经》和《伤寒论》就要好很多。

     2学中医的人的问题吗?

     学中医的人,是有关中医的另一个主体。显然,如果中医有问题,学中医的人是脱不了干系的。

     现在学中医的人能力有问题吗?

     从理论上说,现代人的能力肯定是比古代的人要强。现在,我们认为很平常的东西,古人都不可能有,要论知识面,我们肯定也比古人强很多。

     可是在学中医这件事上,现在人的能力就不够了,主要是对经典的学习能力不够。

     这不是每个具体的人的问题,而是时代变迁造成的问题。

     随着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代人和古代人的语言文字完全不一样。古代人如果到现在也不一定明白我们在说什么,这字大部分他们也不认识,但这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了。

     只是,苦就苦了生活在现在,却要学几千年前古人写的书的中医。因为繁体字我们不认识,文言文我们不懂。

     对大多数的学中医的人来说,学经典就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很多人学了一辈子中医,四大经典基本上不会,这个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3评价体系有问题吗?

     评价体系是影响、制约中医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中医有问题,评价体系也是不可能没有问题的。

     如果对中医的评价是以疗效为主要标准的,那中医就必须朝提高疗效的方向去努力,这样中医就可能走上正路。

     如果对中医的评价,疗效并不是主要的标准,那中医走的肯定是斜路。

     现在的中医为什么疗效不能提高,就是因为很多有关中医的事只有名,没有实。

     读的中医院校,可是并没有学会中医,照样可以获得中医的学位;在中医院校工作,可能并没有做和中医有关的工作,比如主要做实验研究项目,通过这就可以获得收入和名利,而且照样可以当中医学的教授;在中医院工作,可能用中医治病的时候很少,主要是用西医的方法治病;拥有中医职衔,却没有中医的本事。

     这样下去,中医肯定就很危险了,最终的中医可能剩下的就只有名字了。

     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发现西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一些简单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认为中医也许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希望中医的故乡中国,派几位中医去帮他们解决这些西医解决不了问题。而中国派去的就是从上面这些“中医”里面找的,后果是什么?

     其实国内就经常有这种场面,有的西医院因为没有办法请中医去会诊,结果被请去的中医,给西医院的医生讲的都是西医的东西,那西医的感觉是什么,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选择中医的N多理由

     取消医生编制意味着什么?

     领略更高境界的“中医思维”| 医术的差异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中医肖相如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