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诺贝尔奖”新鲜出炉了
2016/9/21 肖相如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和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肖相如频道(ID:xiaoxiangru0011),尊重知识和劳动,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是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9月19日,知识分子微信公众号报道,成立于2016年初的“未来科学大奖”首次开奖,首次大奖得主分别是:生命科学奖,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物质科学奖,清华大学的薛其坤教授。各得奖金100万美金。

     在政府主办,权力干预的申报制奖项一统天下的学术界,在各种学术奖励丑闻频出的学术界,企盼着能有像诺奖那样的、独立于权力之外的、评审程序公正的提名大奖出现。终于,盼来了“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简介

     “未来科学大奖”是由一群顶尖的科学家和捐赠人成立的民间奖项。

     它参照诺贝尔奖和图灵奖的评审程序,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和社会推荐,奖金100万美元。

     由于其发起人群体的地位和影响,加上奖金额度和诺贝尔奖接近,高于中国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500万元人民币,必将对中国的学术奖励体制和学术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术奖励的申报制与提名制申报制由学术奖励机构规定出奖励的项目、奖励的名额、奖金的额度、获奖的条件等,学术人员可以根据申报条件自行申请。

     中国的学术奖励都是由政府机构组织的申报制奖项。

     提名制由学术奖励机构根据奖励项目组织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对在该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提名,成为获奖候选人。

     被提名的唯一根据是学术贡献,并且还要经过评审专家的按照既定程序进行严格评审,在颁奖之前,获奖人不知情。

     申报制就是有人制定申报条件,够条件的可以申报,不够条件的创造条件申报,甚至还可以走关系,弄情报地去申报。

     因为有人制定条件,有人受理,就有工作可做,申报材料由申报人提交,申报材料就也可以造假。总之,就是让人们可以目标清晰地去获得奖励。

     申报制鼓励的是那些以获奖为目的的人,鼓励人们去获奖。

     还因为中国的学术奖励机构都是官方机构,官本位情结严重,如果申报者本身就是官员,对评审的影响就很大。所以中国的各种学术奖励中获奖的大多是有官职的人,很多人既是官员,又有学术职衔的学官。

     同时还因为中国的学术奖励是和学术荣誉、待遇挂钩的。

     比如,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的奖项就能够申报院士,而院士有明确的规定,可享受副部级待遇,可以有经费,配车,配秘书,配办公室,享受高级干部的医疗等等,还对国家的学术资源和学术经费等有话语权和支配权等。

     在这种申报制的鼓励下,很多人从上学开始就以当院士为目标,按照这个既定目标去做工作,并不是因为热爱学术,对这个领域有兴趣而在做工作。

     所以中国的院士成了官员俱乐部,像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哟教授就不是院士,这次“未来科学大奖”的发起人之一,归国学者饶毅教授,在申报院士时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而已经落马的官员,原来铁道部运输局的局长张曙光用几千万运作到离院士只差一票了。

     提名制,提名者和被提名者在奖项揭晓前都不知情,能被提名的唯一根据,就是其所做出的有目共睹的学术成就,要想获奖就只能专心致志地做学术。

     因为提名制的奖励对获奖者而言,没有做工作的机会,没有搞歪门邪道的可能,这就杜绝了学术人员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奖励的可能。

     因此,提名制的奖励只会鼓励人们专心做学术并做出成就。

     真希望有一天,中医界也有提名制的大奖!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大学老师为学而生

     学术女生育安全堪忧

     为什么说“通往中医的路基本不通”?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肖相如频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