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剂石膏挫热毒 | 名医医案
2016/9/30 肖相如频道

     麻疹逆证

     陈宜根先生医案

     【病例概况】

     1954年11月4日初诊:

     吴某某,男,3岁。

     症状:疹已至膝,色紫暗,高热40.2℃,眼闭,舌强,唇囗破裂出血,呻吟不已;脉滑数。

     陈老诊为:麻毒内陷心肝之逆证。投以白虎汤加味。

     石膏100克,知母10克,甘草2.5克,粳米13克,川贝母10克,菊花3克,芦根100克

     11月5日二诊:

     上午出诊至患儿家,见其两目直视,身僵,舌缩,人事不省,犹如死状。按其肤微热,疹迹尚在,脉沉数。测其体温:41℃。遂处一方速服。

     石膏105克,寒水石50克,滑石13克,玄参13克,川贝母10克,牛黄0.6克,芦根150克,龙胆草7克,白芍7克,蒲公英50克

     日夜服2剂。

     11月7日四诊:

     两目已能翻转,身僵、舌缩见好转,大便已通,小便色赤体温38.4℃。再拟处方,以清热解毒养阴。

     石膏50克,芦根100克,栀子10,玄参10克,川贝母10克,竹茹13克,丝瓜络13克,粳米10克,车前子10克,白芍10克

     11月9日六诊:

     体温已降正常,能自饮米汤。处方照前方加扁豆衣10克,嘱家长注意调理。一个月后恢复健康。

     【按 语】

    

     3岁幼儿,用药剂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4或1/3。

     陈老认为,麻疹逆证,病情险恶,石膏辛凉解毒,善清疹热,但用量须重,—日两剂,重复使用,方能挫其热毒之势而获良效。

     如此险逆重症,若不敢投以重剂,则必致热毒燔灼,难以扑灭,而变坏证。

    

     本文 摘自 陈功桑.陈宜根儿科用药经验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4):25。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石膏需要先煎吗

     互动讨论 | 再谈“火神派”的危害

     “辛凉解表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解表”质疑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肖相如频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