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表实用麻黄 | 名医医案
2016/10/3 肖相如频道

     太阳伤寒表实证

     吴佩衡先生医案

     【病例概况】

     王某某,男,42岁,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

     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味主之。

     麻黄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6克,防风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

     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碗,未得汗。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

     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杖,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

     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治,幸喜表寒证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

     经照方服药两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 语】

    

     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阳温经而散寒?不畏邪之伤于人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

     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易变化莫测。阳热偏胜者,辛温固不宜用,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亦不宜汗。

     倘确属寒邪束表之证,当用而不用,反以清凉苦寒抑其热,势必助邪伤正表寒不解,热势更张,斯时宜以麻桂等剂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切勿错失良机而至表邪传里为患,此乃祛邪即所以扶正之法也

     麻黄开玄府,通达腠理;桂枝辛温通阳,助其疏泄;杏仁利肺气,降逆平喘;甘草保中气而生津液。方药化合,专发太阳伤寒肤表之汗,效如桴鼓。

     然服此方,一二碗后,覆卧得汗即可,不必尽剂,更勿令其大汗淋漓以致伤津而耗气

     俗云“方是死方,法是活法”。欲求其效,宜潜心钻研意旨,无异于鈩锤之非易也。

    

     本文 摘自 《吴佩衡医案》。由篮子整理编辑,仅供学习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肖相如教你用麻黄汤 | 伤寒

     无汗,你会用「桂枝汤」吗?

     麻黄到底应该怎么煎?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肖相如频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肖相如频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