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到秋分这20多天,气温波动最大,记住这五个“一点”,健康少风险!
2016/9/1 汕头市老中医大药房

报道健康生活休闲其他

“出伏”之后,天气也迎来一段红色预警期。从8月26日(出伏)开始到9月22日(秋分),这27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波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老人们常说, “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
温差逐渐拉大,会带来什么后果?——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灸大夫心血管医生介绍, 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了。
记住这5点,健康0风险!
1、吃得“润一点”
出伏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向秋季过渡,气侯日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 冬瓜、 萝卜、 藕、梨子、 海带、 蘑菇、木耳、芹菜、香蕉、 苹果。

上面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不妨把这个菜单告诉家里做饭人,让全家都吃得健康一些!
2、揉得“勤一点”
早晚温差大,会导致人体血压压差不稳。如果这时勤按揉头颈部,可以防止血压突增。
当人血压升高时,只要去点揉或者是按压风池穴、人迎穴,大概5~15分钟之间,血压就会有下降的趋势。

灸大夫专家提醒,从出伏后到秋分用这个方法,对于阶段性的、季节性血压问题是很好的。
3、喝得“多一点”
这个阶段,稳定血压除了按揉穴位外,还可以多喝点“药茶”。下面3款药茶,可以说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
3款降压的药茶
(1)荷叶茶——降压降脂
荷叶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功效。因此,这个时间多喝一些荷叶茶,可以降血压、清血脂,将心血管意外风险降到最低。

每天取干荷叶9克或鲜荷叶30克左右,煎汤代茶饮,如果再放点山楂、决明子同饮,能更好地降脂、降压。
(2)黑茶——扩张血管
出伏之后多喝点黑茶,可以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黑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并促进脂类物质排出,因而能够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含量,从而降低血脂,减少动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沉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3)银夏茶——清火润燥
银夏茶由金银花和夏枯草组成,取金银花9克、夏枯草30克,沸水冲泡半小时,待温凉后可当茶水饮用。
金银花又名忍冬,是清热解毒、稳定血压的良药。而夏枯草有清热去肝火之功效,对于燥热引起的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4、睡得“早一点”

出伏后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所谓的“秋乏”。这是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另外,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最佳睡眠时间:
婴儿(0-2岁):11-14小时
儿童(3-13岁):10-11小时
青少年(14-17岁):8-10小时
青年人(18-25岁):7-9小时
成年人(26-64岁):7-9小时
老年人(65岁以上):7-8小时
5、穿得“暖一点”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但其实这句话是针对小孩子的,而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得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很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听说你还没有关注我?
联系我们地址:荃景湾店>>黄山路荃景湾东区102-104号 嘉顿店>>金新北路(嘉顿小镇西区大门左侧)248号专家热线:荃景湾店>>0754-88853182 嘉顿店>>0754-89993182公众号回复关键字看更多优质文章:
回复【智力】看《如何开发新生儿六种智力能力》回复【菜谱】看《春季养生菜谱》回复【长寿】看《坚持这50个好习惯能让你活过百岁》回复【高血压】看《高血压有救了,为爸妈收好》回复【排毒】看《喝水加一物,排出10年毒》回复【食物】看《一辈子都未必吃得起的12种食物,潮汕最后一个惊呆了全国!》
据说关注了的人每天会越来越健康哟~~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戳原文链接 下载汕头首家医药商城APP—老中医大药房APP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汕头市老中医大药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