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难得糊涂|养生
2016/1/23 全球医院网

人类发展到今天,一日三餐一直延续了下来,一日三餐究竟有什么妙用?带着疑惑,小编找寻资料得到了答案。

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

清代时期,郑板桥一日三餐皆素食。他认为,人属杂食类物种,粮食、蔬菜、瓜果及豆制品等素食中不乏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和维生素,足以维持生命的健康,不仅不会患贫血和营养缺乏症,反而会有益健康,更益长寿。

在古人所说的“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时代,对于郑板桥这样一位不得志的文人来讲能活72岁,已属高寿了。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留给后人的一句醒世名言。难得糊涂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包容、一种大度、一种释怀。带着这种心态,一日三餐定时吃饭,长寿健康。(Uri)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全球医院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