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飘来的年味,中国人岂能错过!
2016/2/2 郑州市现代妇科医院

     中国古诗历史悠久,关于春节的诗词也不少,这些关于春节的诗词或抒发节日的愉悦,或表达游子不能回家的思乡之情,只是,诗人们以他们的笔触,更灵动地表达出了亿万万人的共同心声……

     除夜作

     唐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翻译: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拜年

     明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翻译: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人们只会嫌弃简慢,而不会嫌弃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除夜

     宋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此诗作于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这一首诗,诗句冲淡、平和,没有“天地有正气”的豪迈,没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元日》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 孟浩然《田家元日》

     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 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搞笑

     happy smile

     」

     摄影师你明天可以不用来上班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给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郑州市现代妇科医院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