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一周,而你还在运动?
2016/1/20 硬派健身

    

     10秒看全文?

     1最冷的寒冬,你还在运动!虽然很有毅力,不过你真的动对了吗?

     2 一张表自测,看看你住的地方,冻伤可能性有多大?

     3 预防冻伤,穿衣要三层:透气排汗+保温隔热+防风防雨。手脚末端更要保暖!

     4已然中招?千万不要摩擦或热敷患处!先缓慢提升体温才是王道!

     凛冬已至!本周全国迎来最冷天气:预计帝都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16°~9°C,内蒙古、东北已经到零下40~30°C,就连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都达到零下10°C!

    

     不过,即使是寒冬,也拦不住一颗热爱运动的炽热的心。

     很多喜欢户外跑的童鞋,本身就风雨无阻,照跑不误。再赶上低温大风还带来好天气,自然更要与严寒抗争到底,坚持户外跑不说,周末还得再登个山滑个雪!

     同学……这么冷的天容易感冒不说,更麻烦的可能还有冻伤等着你。

     健身运动,更需预防感冒!

     健身的小伙伴尤其需要注意,大强度运动更容易造成一段时间的免疫力低下,病毒也更容易趁机而入,都感冒了还没知觉(相关阅读?健身训练更需防感冒!嗷嗷!)

    

     零下10度,在我们大帝都根本不算回事儿好么!

    

     自测你的城市,究竟多容易被冻伤?

     冬天在户外,穿的少容易感冒,这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也有人就想了,反正运动也能产热,我少穿点,等身体自己暖起来不就好咯?

     结果冻着冻着,就觉得自己四肢发麻,还有刺痛感…… 皮肤也变得僵硬肿胀……嗯,你可能先华丽丽冻伤了……

     (ps:当然,也有裹得太多太厚去运动,结果冷风扑了热身子,外冷里也冷,直接发烧不起的……也不行哦)

     冻伤几率指数表

     下面是ACSM(美国运动医学指南)针对在不同温度和风速下正常走路(步速4.6km/h),环境对暴露在外的皮肤可能造成的冻伤几率:

     同学们可以先对照一下这张表,看看在自己的家乡,本周适合不适合出去运动……

    

     WCT:指暴露在外的面部皮肤发生冻伤的时间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

     可以看到,当环境温度<-15℃时,相对冻伤几率就比较高了,如果赶上大风天你还在外运动,更是容易发生冻伤!

     尤其是一些人喜欢夜跑(夜里气温更低),或者想趁着冬天下雪去郊外滑雪(郊外气温比市内还要低5-10°C),更是需要多加注意!

     要知道,冻伤,不但会造成皮肤损伤,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绝对不可以轻视!

     冻伤,怎么发生的?

     冻伤,一般是当身体较长时间处于低温和潮湿刺激中,体表的血管发生痉挛,血液流量减少,造成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使细胞受到损伤。

     冻伤表现

     运动过程中的冻伤,多出现在手脚等肢体末端,表现为患处刺痛或发麻、皮肤很僵硬,活动困难或迟钝,可能还会有苍白或蓝色斑点。

     温度是导致冻伤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当身体的组织温度降低到0℃时,就可能发生冻伤①②

     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寒冷环境中,也是不会轻易冻伤的。毕竟我们也知道饿了吃饭冷了穿衣,而且身体也会有相应的对付手段,通过自身产热就能保持体温平衡(相关阅读?天冷、挨冻、瘦更快?)。

     但是,冻伤可不仅仅是由于温度导致的,风速、湿度、受冻时间等,也是引起冻伤的主要冷应激之一

     风速:通过促进对流散热和降低服装隔热性来加速散热;

     湿度:潮湿的皮肤暴露在风中,会使温度下降低更快。有研究表示,身体在潮湿环境下感受到的温度,可能比实际环境温度要低10℃左右

     而冬天户外运动,比如户外跑、滑雪登山等,本身天气就冷(温度低),运动时一般速度也较快(相对风速高),再加上运动容易出汗(湿度高),都是很容易导致你冻伤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整体和局部的热平衡可能在运动-冷应激中不能维持,就会导致体温过低、冻伤、运动能力和表现下降等各种问题。

     穿对衣服,预防冻伤!

     想要在寒冷的地方预防冻伤,穿对衣服,尽可能地减少身体温度的降低,就是关键!

     那怎么穿才是最合理的冬天户外着装呢?

    

     嗯,上面这几种肯定是完全不行啦!(傻子都知道……)大面积的皮肤暴露,不冻你冻谁?

    

     那这么冷,我多穿几层棉袄、羽绒服呗?

     也不行!虽然拉链一拉,身体算是裹严实了,但这布料不透气,身体本身就会在运动中大量产热出汗,裹得太过严实还不透气,汗液只能粘糊糊的留在你身上,再加上天一冷,你不感冒谁感冒!

    

     冷的极致:又冷又湿

     所以预防冻伤,正确的穿衣姿势是要能保证透气排汗、保温隔热、最好还能防风防雨!

     专门为低温天气运动准备的防寒服,就是通过衣料和两层衣料之间的夹层空气,起到隔热作用并减少散热,从而对抗体温过低、预防冻伤的

     一般来说,典型的防寒服,包括三层:

     内层:以薄涤纶或聚丙烯纤维为主,保证贴身穿舒适、透气性好;比如运动类长款内衣等。

     中间层:以羊毛绒或羊毛为主,负责内层隔热,是保温的关键;比如羊毛衫、抓绒夹克等。

     外层:以防风防雨材质为主,在遮挡风雨的同时有透气性;比如冲锋衣、滑雪服、户外羽绒服等。

     另外要注意,当运动强度增加时,身体出汗也会增多,所以要适当减少衣服的中间隔热层,尽量减少出汗。如果服装能自带通风散气口,效果更佳!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穿对衣,冬天户外运动,带好手套也很重要!

     要知道,寒冷环境中,身体血液循环到末端的效率本身就比平时低,所以肢体末端更加要注意保温!

    

     寒冷环境,肢体末端更容易冻伤!

     我曾经认识一个大哥,在攀登珠峰时,就曾冻掉2根手指……之前在北锣开一个咖啡馆,现在不知道怎么着了。

     已经冻伤了,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冻伤了,千万,千万不要立刻用热水和摩擦来取暖!这样更容易损伤组织!甚至如果你冻伤面积过大,出现低体温症,还有死亡的危险!

     举个不恰当例子,你试过冻蔬菜直接下锅煮么?一下蔬菜就烂了。但是如果先慢慢解冻,还能保持组织的完整,口感爽脆。

    

    

     冻伤表现

     患处刺痛或发麻、皮肤僵硬有肿胀感,活动困难或迟钝,可能还会有苍白或蓝色斑点。

     急救措施

     1先尽快转移到温度高的地方,轻轻脱下冻伤处的衣物和束缚,避免压力;

     2慢慢温暖患处,可用皮肤对皮肤的传热方式,或者将患处浸泡在温水中(37-40℃,以伤者能接受为宜)

     注意:1小时内,如果患处已恢复血色和感觉,可以停止急救,然后消毒患处,并将其包扎好,并建议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冻伤处理禁忌

     1 尽可能的不要摩擦或按摩患处!

     2 不要用热水浸泡或用火来取暖!

     3 温暖的患处不要再暴露在寒冷中!

     最后的最后,寒冬在户外运动,也一定要注意热身,预防受伤哦!(相关阅读?运动前的热身有哪些用?)

    

     ①Danielsson, U. ,. (1997). Windchill and the risk of tissue freezing..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81(6), 2666-73.

     ②Molnar, G. W., Hughes, A. L., Wilson, O. ,., & Goldman, R. F. (1973). Effect of skin wetting on finger cooling and freez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35(2), 205-207.

     ③Brajkovic, D., & Ducharme, M. B. (2006). Facial cold-induced vasodilation and skin temperature during exposure to cold wind..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6(6), 711-721.

     ④Castellani, J. A., Ducharme, M., Giesbrecht, G., Glickman, E., & Sallis, R. (2006).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prevention of cold injuries during exercis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8(11), 2012-2029.

    

    点击 阅读原文
说一说“金刚芭比真的那么好练成嘛?”这期大奖就归你哦!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硬派健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