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与盲,什么阻碍了你成功?
2016/1/25 硬派健身

    

     10秒看全文?

     1 不去运动,69%的理由是太忙没时间?

     2 忙不是借口,选动方式,即使1分钟运动,也能高效减肥促健康!

     3 健身不怕忙,就怕盲!正确的方向,决定最终效果。

     4 久坐不动的你,力量训练可以更好减脂减腰围提代谢!

     * 本文由斌卡在小米演讲时的演讲稿改编。

     前段时间,我有幸受邀去小米做了一次演讲,说了说关于健身,大家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和误区。

     里面有很多内容,也是我自己健身那么多年的感悟和经验。所以今天整理一番,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对不知道怎么开始运动的童鞋们有所助益^_^

     你,为什么不去运动?

     我见过很多拥有一颗热爱运动的心,却永远不能开启正式运动的朋友……他们都知道运动健身有多好,也储备了很多相关知识,说起运动理论和方法来也是头头是道,身体却始终一成不变,肚腩该大大,血压该高高……

     为什么?这边说了,“也不能完全怪我啊!运动虽好,但是太花时间了!本来每天工作就忙,下班已经6点,要是再花两三个小时在运动这事上,那岂不是连吃饭睡觉都不够了?还能做点别的什么事情啊……”

     没错,忙、没有时间,应该是最多人给自己找的不运动的理由

    

     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有69%的人认为运动的“障碍”在于“我没有足够的时间”

     为什么?要知道,研究表明,运动时长并非是运动效果最重要的标准,在一次运动中,你达到了多高的运动强度,才是真正决定你健身效果的关键指标

     运动强度,对健康效果的影响

     运动是对身体的一种外在刺激,运动强度不同,身体的反应也不同:

     运动强度太小,身体觉得很轻松,并不会有什么反应……

    

     运动强度比较大时,身体也受到较大刺激,为了适应变化,就可以增个肌,提高一下心肺,让自己更棒更健康!

    

     所以运动效果好不好,并不是看时间够不够。强度能保证,即使时间短,身体也能更好更及时地做出反应和变化,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时间短,减肥效果还更好!

     有人说了,“健康不重要啊!(哼哼,少年不知…咳咳…身体贵,老来…咳咳…生病空流泪),减肥效果呢?能瘦才是关键啊!那么短时间,对减肥也有用吗?”

     嗯,再强调一个说了千百遍的误区: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跑步运动太耗时,是因为他们认为运动必须到达一定时间后,身体才会燃烧脂肪,才能促进减肥。

     然而,真是情况是:你的脂肪从运动第一秒就开始消耗了!(相关阅读?只有四十分钟以上的运动才能消耗脂肪?笑而不语)

    

     运动第一秒,脂肪就在消耗!

     况且,高强度运动,即使时间短,对于减肥也是有奇效的!

     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超重男性,每周训练3次,每次进行2-3分钟的高强度运动(30秒全力冲刺蹬车,进行4-6组)。

     最后发现,仅仅两周时间,总计不到20分钟的运动,居然就使受试者的体重下降了1kg之多,腰围缩小了1.1%,而静息脂肪氧化率也上升了

     静息脂肪氧化率:

     安静状态下,被氧化的脂肪量占总脂肪量的百分比,是身体燃脂能力的一个表现。

     也就是说,只要你选对运动,即使时间很短,照样让你健康让你瘦!没有时间,再也不是你不去运动的借口咯……

     健身,不怕忙,就怕盲!

     所以,健身的关键,不怕忙,就怕盲。

     套用一句话,“你不能用你活动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思考上的懒惰。”健身,也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动起来就好”。

     健身运动更像是一门科学,你的训练方式和训练计划,对你的训练结果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只有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帮你实现目标

     正确的开始,才有正确的结果

    

     假设从起点出发,想达到终点目标,最理想的情况肯定是直线前进,毕竟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不过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或情况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所以最真实也最常见的,是波动且曲折的前进,即使稍微饶了点弯路,最终至少也能达成目标。

    

    

     但如果你一开始就选错了方向,南辕北辙,那不管你花多大精力,费多少功夫,你也始终到达不了你想要的目标……

     运动也是一样的道理,不是说你去动,动得时间越久,效果也就越好的。

     运动更重要的是讲究严谨和科学,是“正确”地动,高效地动。

     找对了方向和方式,即使时间少,一样能有好效果;而如果你一开始方式就错了,那可能你天天动,都不一定能有所改变……

     久坐不动的你,如何开始运动?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久坐不动的你,怎么动,才是最正确、最高效的开始。

     实验背景

     实验对象:年龄在28-45岁,体型偏胖、每天静坐时间>6小时的办公室久坐族,其中男性体脂率高于25%,女性高于30%;

     实验内容:被试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分别进行运动强度基本相同的力量训练与有氧训练,共计12周,并对比他们的体脂、瘦体重和基础代谢率等的变化

    

     可以看到,无论男女,力量训练的减脂效果都明显好于有氧训练的!

     而基础代谢方面,女性在力量训练中的代谢提升最为明显,这可是女童鞋们平时多吃不胖的关键哦!(男性力量组之所以代谢降低,和体重体脂大幅度减低有一定关系)

     另外,上班工作的朋友,很容易因为久坐不动而导致内脏脂肪过多,出现相对更危险的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

     通常是因为肝脏、胃、心脏、胰腺等内脏的脂肪过多而导致的,表现为肚子大、腰围粗。

     相对于皮下脂肪,内脏脂肪过多,更容易打乱身体正常的代谢机制,提高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

     而研究发现,减腰围,力量训练同样更有效哦!

     哈佛大学对10500名健康美国男性进行了为期12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排除了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相比中度到剧烈的有氧运动,重量训练,更能有效起到减轻体重和减小腰围的作用!

     在另一项研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每周两次的力量训练,对于防止女性体脂率上升和腰围增长, 也同样非常有效

    

     所以久坐不动的你,想要减腰围、促健康、更瘦更美丽,就从力量训练做起吧!(相关阅读?入门者最适合的减脂塑形之道!)

    

     当然,这边可能有朋友又说了,“斌卡啊,我也知道运动健身好,高强度运动也不怎么花时间,可是每次我一想要运动,心里上就已经疲惫的不行不行的了……收拾东、收拾西,就是不想动起来……这种类型还有的救嘛?”

     嗯,你直接说你有拖延症不就好咯= =不过,关于心理上的“健身拖延症”这类问题,科学家也的确发现了一些破解之道,有机会我们也会好好讲讲的,敬请期待!

     为《硬派健身》投票

     《硬派健身,你的第一本健身书》入围2015最受欢迎的50本图书,一直以来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也请各位帮忙投一下票哈。

     投票方式:点击 阅读原文 跳转如下页面,选择《硬派健身》,点赞即可!

    

     ①Canadian Fitness and Lifestyle Research Institute.Progress in Prevention [Internet] . Ottawa (Ontario) : Canadian Fitness andLifestyle Research Institute; [cited 2011 Mar 10 ]. Available from:Http://www.cflri. ca/eng/progress_ in_ prevetion/dindex. php

     ②Gillen, J. B., Percival, M. E., Skelly, L. E., Martin, B. J., Tan, R. B., & Tarnopolsky, M. A., et al. (2014). Three minutes of all-out intermittent exercise per week increases skeletal muscle oxidative capacity and improves cardiometabolic health. Plos One, 9, e111489-e111489.

     ③王巨文. (2010). 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中机体能量代谢特征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浙江师范大学).

     ④Whyte, L. J., Gill, J. M. R., & Cathcart, A. J. (2010). Effect of 2 weeks of sprint interval training on health-related outcomes in sedentary overweight/obese men. Metabolism-clinical & Experimental, 59(10), 1421-1428.

     ⑤夏夏其新. (2012). 不同运动处方对静坐少动人群身体成分的影响. (Doctoral dissertation, 北京体育大学).

     ⑥Donahue, R. (1987). Central obes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 : the lancet. Lancet, 329(8537), 821–824.

     ⑦Wilson, P. W. F., D'Agostino, R. B., Lisa, S., Helen, P., & Kannel, W. B. (2002).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s determinant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framingham experience..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2(16), 1867-1872.

     ⑧Mekary, R. A., Gr?ntved, A., Despres, J. P., Moura, L. P. D., Asgarzadeh, M., & Willett, W. C., et al. (2015). Weight training, aerobic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long-term waist circumference change in men..Obesity, 23(2), 461–467.

     ⑨Schmitz, K. H., Hannan, P. J., Stovitz, S. D., Bryan, C. J., Meghan, W., & Jensen, M. D. (2007). Strength training and adiposity in premenopausal women: strong, healthy, and empowered study..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6(3), 566-572.

    

    点击阅读原文,为《硬派健身》投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硬派健身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