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中最重要的肌肉--肩胛下肌
2016/7/14 针刀医学分会

针刀医学分会ID:zhendaochenzhao
针刀医学分会以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提出的“让针刀医学为全世界珍爱健康的人民服务”为宗旨,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建立针刀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实现针刀医学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培训咨询:18600338216 (微信) QQ:339543212
肩袖肌群最后一“肌”
肌肌复肌肌,肩袖保稳定。
肩胛下肌
在日本语中称为“肩胛下筋”,国内教材一般称为“肩胛下肌”

图片引自:slideplayer.com
位置
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的前面,就是肩胛下窝。该肌隐藏很深,属于有“内秀”的肌肉。换一种描述:肩胛下肌位于肩胛骨和胸廓背面之间。


图片引自:www.watkinson.co.nz
附着点
一端附着于肩胛下窝,一端附着于肱骨小结节。

图片引自:biologiawliceum.blogspot.com
神经支配
肩胛下肌接受肩胛下神经支配,感觉这两个名词好搭的赶脚。(图中绿色神经)

图片引自:www.kenhub.com
作用
使肩关节内旋

图片引自:www.sportsandortho.com
肩胛下肌小伙伴
出来混没几个朋友怎么能行。冈上肌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共同形成肩部核心肌群,即肩袖。

图片引自:ameblo.jp

图片引自:hata-fitness-b100.com
肌肉伤痛
肩胛下肌损伤临床中常见,因肩周炎而受累者亦多,但因该肌位置深在隐蔽,患者有症状,又不能准确地指出病变部位,有人描述椎间下痛、肩胛骨里头痛,医生查体又不易找到痛点,于是该病多牵延不愈而成慢性痼疾。
阻抗式内旋检查
患者:
1、取坐姿,肘部靠近躯干
2、肘关节屈曲,自行做肩部内旋动作
检查者:
1、站在患者侧面,主动用力握住其前臂近手腕处
2、阻抗其肩部内旋动作
阳性结果:
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或肌肉无力
结果解析:
肩袖肌肉病变或肩胛下肌功能障碍
检查者还需考虑:
1、胸大肌、大圆肌、三角肌前束、背阔肌也支持肩部内旋动作,这些肌肉出现问题,也会影响肩关节内旋
2、斜方肌无力会使肩胛骨稳定性变差,导致肩部肌肉内旋的假性无力。

图片引自:imgarcade.com
背后举起检查
患者:
1、直立和俯卧都可以
2、上臂内旋,肘关节中度屈曲,手背碰到中段腰椎
检查者:
指引患者向后方举起手,离开背部
阳性结果:
无法对抗重力或微小阻力,手很难离开背部。或者与对侧相比明显受限
结果解析:
肩胛下肌、背阔肌、菱形肌无力
检查者还需考虑:
当患者发生肩胛下肌、背阔肌、菱形肌无力时,可能会试着用肱三头肌或肘部的伸肌来代替这个动作。

针刀综合班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让学员较系统的接触学习与领悟针刀医学的内涵及魅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学习,力求每个学员走出临床中的针刀操作、诊疗的误区,掌握针刀医学诊疗技术的真谛,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针刀精品特训班
1、实体解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走行。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从针刀医学临床实际出发,以针刀医学常见病种为主线,既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又针对针刀的施术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局部解剖,将针刀入路层次、毗邻组织结构、针刀松解目标组织等一一客观展现,使施术者对针下的解剖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学员通过观看针刀专家临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治疗方法并与带教老师沟通;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实习点供临床实践,学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种疾病的相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针刀治疗等内容。学员可通过老师精细讲解示教观模迅速掌握针刀医学精细治疗操作要点。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1、关注本公众号或将此篇文章分享到您的微信朋友圈
2、请加QQ339543212或微信18600338216
3、领取针刀视频一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针刀医学分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