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与针灸治疗
2016/7/28 针刀医学分会

    

     针刀医学分会ID:zhendaochenzhao

     针刀医学分会以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提出的“让针刀医学为全世界珍爱健康的人民服务”为宗旨,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建立针刀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实现针刀医学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培训咨询:18600338216 (微信) QQ:339543212

    

     针刀跟针灸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是诊治思路的区别,针灸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治疗;而我们针刀是以针刀医学为指导在病变部位上治疗。

     针灸的穴位和针刀的病变部位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穴位是按照古代医学家告诉我们的方法在人身体上测量出来的,现代人更注重穴位的平面概念。而针刀治疗的病变部位非单纯中西医诊断学上的病位,而是运用精细解剖学、诊断学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并以针刀医学独特的诊断思路和触诊方法,对病灶进行的精细定位,它包括了病损组织的位置、层次、性状、范围等内容,所以,它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的病位。

     其次是治疗器械的区别,针灸针是直径较小的前端尖锐的针具,而针刀是比针灸针粗直径在0.8mm左右,前端平口带刃的针具。所以,针刀有比针灸更强的激发经气,调整经络的作用,更有手术刀切割剥离硬化粘连软组织的作用,但却没有刀口,没有流血,甚至没有疼痛。

     针灸要针下沉紧才叫“得气”,也就是针至病所,而针刀呢?

     针灸针如果扎到了正确的穴位,医者手下会有沉紧感,患者会有酸胀感,这时我们要运用一些提插捻转的手法来加强刺激;针刀碰到病变部位我们会感到刀下有阻力感,这时我们就要迅速的做一个叫“切刺”的手法,以突破硬结组织,同时我们会听到“卡擦”一声。那么这种针灸的沉紧感和针刀的阻力感有什么区别呢?其实是一回事。针灸针在进入组织后遇到了阻力,碰到了硬结,针下去当然会有沉紧感。

     针灸扎的穴位和针刀扎的病变部位具体有什么不同?

     从理论上说穴位和病变部位是一致的,只是现代人理解上存在误区。

     所谓经络腧穴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与疾病进行抗争中,所发现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现(征)象,比如胃痛,在下肢的前外侧(足三里等穴位)、背部11、12胸椎旁和上腹部等部位触摸有压痛和硬结,而按压或针刺这些部位胃痛就能缓解。人们发现这些体表阳性反应点与内脏的生理病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联都是有规律的,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重复的,那年代既不知道神经学,也没有细胞学,只能用自然界的现象,用他们当时仅有的对人体了解的一些知识,并用当时的哲学科学(阴阳五行)诠释、归总成经络腧穴体系,人们发现这些经络线路和穴位都是固定的,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尺寸测量出来的。

     古人通过上述过程发现了经络体系,并归总成一定的规律传于后世。然而后人在学习运用时只拘泥于经络腧穴的表象(在体表的位置和尺寸)而忽略了其本质(具体的组织和层次)。现代人按图索骥,照古书记载测量穴位,其实最初古人找到的穴位还是通过望闻问切触摸到的。所以穴位的实质首先是疾病的反应点然后才是治疗点。既然是反应点,就有外观颜色、形状的改变以及触诊可按到的痛性结节。所以现代腧穴的实质应该是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诊察方法(望、闻、问、切诊)所发现的反应异常的软组织(肌肉、韧带、筋膜、神经、血管等),这些腧穴是有形的、立体的、三维的,和我们在针刀临床触诊到的病变部位是一致的。

     针刀临床使我们对传统中医的经络腧穴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所以在针刀治疗各种杂病时,我们会运用经络学说的思路来指导临床,但在找穴位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按照古典医籍的方法测量,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得运用现代解剖学、诊断学的知识,通过针刀医学特有的触诊方法,去找阳性反应点,并精确穴位的具体组织和层次,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穴位!

     用小针刀治疗疾病一般要多少次?疗程怎样?

     大部分疾病都能1-2次见效,3-6次治愈。但特别严重的、顽固性的颈腰椎病要治愈可能需要多做几次。一些如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顽症疗程会更长一些。

     针刀治疗有没有一些风险?会不会留疤痕?

     一是必须辨位精确,解剖明晰;二是定要严格消毒,无菌操作;三是务必操作轻巧,精雕细琢,如果上述步骤和技术都做好了,做精了,就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就没有任何风险了。针刀的直径一般都在0.8毫米以下,针眼很小,完全在人体自身可修复的范畴,针刀非但不会留下任何瘢痕。还是治疗疤痕增生最好、最无创的手段,很多诸如手术疤痕,创伤疤痕,针刀治疗后,都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吸收,促进胶原蛋白的增生和重组,促进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软化瘢痕、抚平疤痕的作用。这也是针刀美容的原理之一。

    

     小针刀治疗前要做什么诊断和检查?

     首先是疾病的诊断,通过病史、体格检查、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定疾病的性质,我们叫定性诊断,比如腰腿痛患者,我们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定性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疾病。但对于我们针刀医学来说,仅仅有病名的诊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知道其精确的病损部位,也就是在前面曾提到的针刀治疗前必须运用精细解剖学、诊断学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并以针刀医学独特的诊断思路和诊察方法,对疾病进行精细定位,明确具体的损伤组织、层次、性状、范围,我们将上述过程称之为辨位诊断。这才是我们针刀疗效的关键。

     做了小针刀以后,除了运动方面,比如说有劳损的疾病要注意一下休息吗?

     那是肯定的,首先要消除引起该疾病的原因。例如你弯腰干活太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肌劳损,那你就必须避免这个因素。但如果治好了,是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劳动的,只是我们会要求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姿势,适当保护。

     针刀毕竟是比针灸针更粗的针具,其治疗过程痛苦吗?需要注射麻药吗?你可以告诉你的病人,不用担心疼痛吗?

     针刀的治疗痛苦由几种因素决定,一是针具的粗细,二是不同的部位疼痛敏感性不一样,三是操作手法不同感受的疼痛就不同。前两项是固定的我们很难改变,为了减轻治疗痛苦,我们只有在操作手法上下功夫。针刀操作手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针刀精确到达病灶,有效的松解病变组织,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脏器,减少治疗痛苦,即精确、有效、安全、少痛。经过多年临床摸索,创“针刀逐层弹性切刺法”,一改过去大幅入路摆动手法,将繁杂的针刀操作简单化、精细化、人性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刀至病所”,更能有效的避开神经、血管,减轻术中、术后痛苦,使针刀治疗象针灸一样安全、无痛,疗效却大大优于传统的针灸。我们的病人在接受针刀治疗后经常会说,针刀比针灸还不疼!既然针刀堪比针刀,又何须麻药呢?有了这种好手法,我们可以非常自信的告诉患者,针刀治疗不用担心会痛,有时不必要用麻醉药。

     小针刀除了治疗顽固性的颈肩腰腿痛和四肢关节疾患以外,还能治疗哪些疾病?听说针刀减肥、美容也有效?

     针刀医学在不断创新的同时融会各学科最新知识,使针刀疗法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并具有肯定的疗效。所以目前针刀疗法的适应症除了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及骨科疾病外,还在内、妇、儿、皮、五官、痔漏等科得到广泛应用,疗效也随着诊治思路的创新和技术的不断完善而提高。尤其是针刀减肥、美容不是有效,而是很有效!

    

     针刀综合班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让学员较系统的接触学习与领悟针刀医学的内涵及魅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学习,力求每个学员走出临床中的针刀操作、诊疗的误区,掌握针刀医学诊疗技术的真谛,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针刀精品特训班

     1、实体解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走行。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从针刀医学临床实际出发,以针刀医学常见病种为主线,既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又针对针刀的施术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局部解剖,将针刀入路层次、毗邻组织结构、针刀松解目标组织等一一客观展现,使施术者对针下的解剖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学员通过观看针刀专家临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治疗方法并与带教老师沟通;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实习点供临床实践,学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种疾病的相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针刀治疗等内容。学员可通过老师精细讲解示教观模迅速掌握针刀医学精细治疗操作要点。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1、关注本公众号或将此篇文章分享到您的微信朋友圈

     2、请加QQ339543212或微信18600338216

     3、领取针刀视频一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针刀医学分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