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针刀治疗精要
2016/8/2 针刀医学分会

    

     针刀医学分会ID:zhendaochenzhao

     针刀医学分会以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提出的“让针刀医学为全世界珍爱健康的人民服务”为宗旨,重点支持针刀临床诊疗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建立针刀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实现针刀医学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培训咨询:18600338216 (微信) QQ:339543212

     【适应症、禁忌症】

     1、只要确立诊断,无全身和局部禁忌症者均为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无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应在用药物控制后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为相对禁忌症。

     3、精神病人、因本病有纠纷的人为禁忌症。

     【体位】

     在髋关节不同部位行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的定点要采取不同的体位来实施。

     1、仰卧位 可做前外侧点、外侧点、内收肌点与闭孔神经点。

     2、侧卧位 可做外侧点、前外侧点、后外侧点与外旋肌点。

     3、俯卧位可做后外侧点、外旋肌点与外侧点。

     4、“4”字位 可做内收肌点。手术体位选择的原则是、 体位稳定、舒适、暴露良好,且施术方便,必要时可用枕头等物加以辅助固定。

     【定点标志】

    

     1、腹股沟韧带(图4-134) 韧带中点为股动脉搏动点。

     2、股动脉与股神经关系(图4-134) 股神经走行于股三角的肌腔隙内,位于股动脉外侧12mm处。

     3、股动脉与股骨颈的关系(图4-147) 股骨颈中点位于股动脉腹股沟韧带搏动点的下外20~25mm处。

     4、股骨大转子(图4-147)

     它是连结股骨颈、股骨干的交汇点。它可分为上部的转子尖、前内侧的转子间线、后内侧的转子间嵴、外侧的转子突出部和大转子外侧下缘点。各点分述如下:

    

     ①大转子下缘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连线是股骨颈中轴的投影线(注意须去除皮肤与皮下组织的厚度),取此线的中点是为进入股骨颈关节囊的安全捷径,而且此处会有显著的压痛。

     ②髂后下棘至股骨大转子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股骨颈后侧中点的投影点,是进入髋关节囊后侧的安全捷径。

     ③转子间嵴,大转子前方的转子间线不易扪清,故不做为标志。大转子后方的转子间嵴扪得清晰,它是进入外旋肌和股骨颈后侧的最好标志。

     ④⑤髂后上棘、髂后下棘、尾骨尖等均是显著标志。

     【定点】

     1、前外侧点(图4-147) 以腹股沟韧带上股动脉搏动处为基点,向下外各20~25mm处定点。或取腹股沟韧带中点(应与股动脉搏动点相叠)与大转子下缘点连线取其中点,定1点。两种方法,一个结果,前者更便捷。

     2、外侧点(图4-147) 大转子尖上方10~15mm处定1点。

     3、后外侧点(图4-148) 髂后下棘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连线的中外1/3交界点,定1点。亦可以转子间嵴内侧缘的中点外5~10mm处定点。因髂后下棘肥胖者有时难于确定,故后者更便捷。

     4、外旋肌点(图4-148) 转子间嵴内侧骨缘定1~3点,即定于转子间窝中。

     5、内收肌腱点(图4-146) 耻骨结节下方,耻骨下支上方硬韧肌腱的骨面上定1点。髋关节外展位时,可更清楚扪及紧张的肌腱,应定点于肌腱的稍上方,即腱末端为佳。

     前3点松解关节囊,4、5点松解内收肌和外旋肌。骨减压定点于大转子外侧下缘点,但须做X线定位照片,将单独叙述。

     【消毒与麻醉】

     此处操作靠近会阴部,要求消毒严密,不可疏忽。选用7#长针。在各穿剌点都必须到达骨面方可进行麻醉。因各治疗点位置深在,松解面广,故局部麻醉应充分,每点可给予2~4ml,在退出的径路上再给1ml麻药即可。。

    

     1、前外侧点 快速刺入皮肤,垂直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2、外侧点(图4-149) 垂直刺入皮肤后改变角度,使与头侧皮面呈45°角,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回吸无血注入麻药。

     3、后外侧点 与前侧点麻醉法基本相同。

     4、内收肌腱点 此处皮肤较松弛,“4”字位可使皮肤和肌腱都呈紧张状态。扪清肌腱附着处的骨面并用手指压住,以5#针头刺入直达骨面。回吸无血便可注入麻药,因为操作面较大,故麻药要足够。

    

     5、外旋肌点 用7#长针,麻醉法与前外侧点基本相同,麻醉针头指向转子间窝,即针尾向近中面倾斜5~10°。

     【针刀操作】

    

     1、前外侧点(图4-150-151)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继续匀速推进直到股骨颈前面骨面。调整刀口线与股骨颈长轴垂直,与纵轴线头侧呈40~50°角。提起刀锋少许,切开关节囊全层3~5刀。此处无须剥离。如关节囊十分厚韧则可多切几刀。

    

     2、外侧点(图4-151-152) 由于斜向入路,此处进刀较深。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头侧皮面呈40~50°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匀速推进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与股骨颈纵轴垂直。提起刀锋至关节囊表面后再刺入,行切开剥离2~4刀,切开关节囊。以松解为度,故可多切几刀。

    

     3、后外侧点 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直达骨面。刀口线稍做调整,使与股骨颈纵轴垂直,切开关节囊2~4刀即可。

     4、内收肌腱点 首先用手指扪清硬韧的肌腱并以手指下压固定,刀口线与躯干矢状面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然后刀锋沿着指甲边缘刺入直达骨面。调转刀口线90°,切开肌腱数刀,视外展改善程度而定。

    

     5、外旋肌点 刀口线与转子间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匀速推进针刀,直达骨面。调整刀锋到转子间嵴内侧骨面,沿骨面切开外旋肌腱3~5刀,如挛缩较重可多切几刀。

     【手法操作】

     针刀松解术后,行髋关节的各个方向的运动以增加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进一步松解关节囊、内收肌、外旋肌等。本病即可有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关节强直,并可合并废用性骨质疏松与骨质破坏,因此,在手法操作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应以试探式、逐渐加大力度的方法,改善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旋及下蹲功能,以免造成失误。

    

     针刀综合班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让学员较系统的接触学习与领悟针刀医学的内涵及魅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学习,力求每个学员走出临床中的针刀操作、诊疗的误区,掌握针刀医学诊疗技术的真谛,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针刀精品特训班

     1、实体解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走行。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从针刀医学临床实际出发,以针刀医学常见病种为主线,既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又针对针刀的施术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局部解剖,将针刀入路层次、毗邻组织结构、针刀松解目标组织等一一客观展现,使施术者对针下的解剖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学员通过观看针刀专家临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治疗方法并与带教老师沟通;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实习点供临床实践,学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种疾病的相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针刀治疗等内容。学员可通过老师精细讲解示教观模迅速掌握针刀医学精细治疗操作要点。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1、关注本公众号或将此篇文章分享到您的微信朋友圈

     2、请加QQ339543212或微信18600338216

     3、领取针刀视频一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针刀医学分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