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章针刀医学创立40周年纪念大会
2016/8/29 针刀医学分会
针刀医学分会ID:zhendaochenzhao
我们长期致力于针刀医学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培养针刀人才,针刀科室建设;以引领针刀事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为宗旨,力争成为针刀医师和政府间沟通和联系的纽带;服务为宗旨,满意为目标。咨询电话:陈钊 18600338216 (同微信)QQ:33954321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会国际{2016} 012号
诺奖驱动中医针刀传承与创新论坛
暨
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
2015年10月5日,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本土科学界获得的第一个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座谈会上强调要“以诺奖驱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为了落实王国强副主任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朱汉章针刀医学精华,探讨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中的作用,做好朱汉章针刀医学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工作,在针刀创立40周年的历史时刻,回顾并总结针刀医学的发展历程、学术成就、理论进展、特色技术、国际交流、学会建设等各方面的经验,以促进针刀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经研究决定于2016年10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诺奖驱动中医针刀传承与创新论坛暨朱汉章针刀医学创立40周年纪念大会”。大会将邀请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领导参加;邀请各大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专家莅临做学术报告,并邀请驻京各大新闻媒体报道。
本次大会的主要内容是“传承朱汉章针刀学术思想,回顾针刀医学发展历史,发扬针刀医学创新精神,创新针刀医学新技术,表彰针刀突出贡献人才”,我们将秉承“大医精诚”的职业操守,积极推动和鼓励国内外各种针刀流派与理论技术的交流、融合、传承,创新;同时还提倡中国针刀医学与康复医学、疼痛医学、脊柱医学、骨伤科学等临床与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在国际医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力争使中国原创针刀医学通过规范发展成为各国医学临床及研究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以促进针刀医学的发展。
一、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二、承办单位: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三、协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专业专委会、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常州汉章中西结合医院
四、会议主题:传承针刀医学精神 创新针刀医学技术
五、会议时间:2016年10月12—14日(12日报到、13—14日会议、14日下午离会)
六、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10月1日
七、费用:会议费980元。食宿由大会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八、报道地点:北京军都旅游度假村
九、联系方式:
会务组:朱秀川 严青康 张卫东 赵丹
手机短信:13910303871 13581851270 13811711205 18082315616
网址:www.hanzhang.org
微信公众号: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QQ:541218068
说明:所有参会人员须提前和会务组联系并确定参加,本次会议谢绝现场报名。
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
2016年6月23日
2016年10月针刀医学学术大会回执
姓 名
性别
年龄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行政职务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住 宿
需要 不需要
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
固定电话 手机
提 示
金秋北京,宾馆紧张,房间提前预定为佳
中华中医药学会
朱汉章创立针刀医学诞生40周年
暨2016国际针刀医学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
北 京 人 民 大 会 堂
国内外各针刀医学同仁及相关单位:大家好!
朱汉章先生创立针刀医学诞生40周年暨2016国际针刀医学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定于2016年10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如期召开,届时国内外各针刀同仁或单位将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并见证针刀医学发展。
自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小针刀器械后,逐渐由最初的小针刀疗法,形成中国原创针刀医学独立医学新学科。时光飞逝,针刀医学迎来四十华诞,这是坎坷前行、硕果累累的四十年,恰逢汉章先生逝世十周年,这又是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十年,2016年这是一个让所有国内外针刀医学同仁满怀憧憬、值得记念的年份。
中国原创针刀医学自萌芽伊始就茁壮成长,现已成为一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原创医学新兴学科。此次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国际针刀医学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大会,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成立朱汉章针刀医学学术思想专家委员会,以此来进一步深入挖掘和研究朱汉章针刀医学精华,探讨其学术思想在临床的应用,做好朱汉章针刀医学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工作。在此历史时刻,应该有你,有我,有他,全体同仁共同回顾并总结中国针刀医学的发展历程,针刀医学学术成果,针刀医学理论进展,针刀医学特色技术,针刀医学国际交流,针刀医学团体建设等各方面经验,以促进中国原创针刀医学的蓬勃发展。
此次大会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纪念朱汉章教授仙逝十周年,感恩他发明小针刀器械并衍生出小针刀疗法,学习汉章先生为针刀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努力奉献的精神。此次大会,是对各位针刀医学同仁针刀医学理论与临床诊疗水平的认可,是各位同仁在针刀医学界荣誉和影响力的象征。为团结最广大的针刀同仁,代表最广大的针刀同仁心声,组委会特面向国内外各针刀同仁及相关单位,针刀医学爱好者及受益者发出倡议书,恳请各位不辞辛劳为本次大会献计献策。对于优秀中肯,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组委会坚决采纳执行并给予表彰。同时,对各同仁及相关单位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各参会代表须提交至少一篇针刀医学相关专业论文;
2、各级针刀医学学科带头人要团结当地针刀医学团队力量,组织赴京参会;
3、各位针刀医学从业医护人员及针刀医学受益者要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此次大会组织工作,广泛宣传,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诚挚邀请,恭候各位到来!
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针刀医学学术思想专家委员会组委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6国际针刀医学传承与创新高峰论坛组委会
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 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 朱秀川 2016年7月10日
纪念中国针刀医学发明四十周年
暨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逝世十周年
1976—2006--2016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斗
他这一生与天斗,与地斗 与命运斗,与人斗 ,与生命科学疾病斗,斗得天昏地暗,斗得斗转星移,斗得头昏转向,当然也斗出了他的精采人生,斗出了中国原创小针刀器械,斗出了中国原创小针刀疗法,斗出了中国原创针刀医学,他的一生斗得不也乐呼,乐此不疲,当然也斗得他生命如流星一样短暂,划过星空,划过地球,划过人间
他就是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 ,他是中国电视剧里喜来乐式的人物,从穷乡村到小县城,从江苏省会南京到中国帝都北京,为身无分文的穷人治病,也为达官贵人治病,以一生的医学针刀技术,多次进入中国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治病,一把小针刀,让他玩到了极致,他在南京与北京发展,一直是医术走在前面,做人做事走在后边,并得到了中国官方及北京医学界的尚天裕,王雪苔董福慧等著名教授有识之士的强力支持,也得到了卫生部时任部长的张文康与中医药管理局的李振吉常务副局长官方大力支持,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不会有现在的针刀医学大气侯
一把普通小针刀医疗器械,在他的手里,针刃虽小却冒着寒光,无孔而不入,让他能切开切入很多行业,他的小针刀器械与小针刀疗法到针刀医学引无数医学英豪尽折腰,认真的学习与应用,主动的与被动接受到最后认可,也让无数的病人挻起了腰,也让无数的医者学习而引以为自傲,让很多的普通医者从无到有从此手中有了医学技术针刀独门绝技,在学习针刀治疗的时光里,他一个从没有在国家医学院校科学殿堂里系统学习过的人的一个乡村土郎中医生,在他的人生奋斗到终点时,得以进入中国中医学的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刀医学研究中心,针刀医学历四十年的发展,现有有很多医学院校都有了针刀医学专修课,必修课,更有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系开劈五年制的针刀医学本科教育大学专业课程,在他的学生中,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江湖术士。有乡村医生,有助理医生,也有科班出生的,大学教授,有医学硕士,有医学博士,在他逝世后几年时间,世上也多了针刀医学方向博士后,从医学专业上来说,有骨科的,外科,内科,医学主任医师,有中医,有西医,有很多人,在学完针刀医学后,自封为针刀狂人,针刀痴,针刀迷,三天不可无针刀,这一切都来源针刀医学的魅力,当然也有很多他的学生,在学好他的针刀医学技术后,转变他们的很多人生轨道,从乡村到城里,从原来的大医院弱势科室变成了大医院的强势科室,小针刀如同点金棒一样,点亮了很多医者的人生之路,开拓了很多医者的学术思想,针刀虽小但是在中国的很多地方,撑起了一个医院的发展,撑起了一个科室的发展,撑起一个医生强势这在中国医学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在人类历史上,四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小针刀从朱汉章发明起到今年整四十年,在现在社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飞速情况下,一直没有被淘汰,而且一直在发展与完善,这能说明什么! 针刀医学发展在中国历史特定条件下,经文革,历开放到科技创新进入信息社会 , 金子永远是金子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闪光发亮
朱汉章从小出身在江苏的泗阳里仁村 从小父亲逝世早,与母亲相倚为命.中学时代中国文革开始,因是他父亲是地主富农身份、中学被逼掇学,因被批斗而逃难到沭阳钱集林圩他舅舅家保命,因他的外公与舅舅是江湖乡野郎中,在他的舅舅家中得到医书相识而进入医道,并把家搬家到邻县沭阳钱集永红村,作为一名村医为四乡八里看病,渐为当地名医并得名小神仙,他在年轻时有幸因坐骨神经痛而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所看病三个月,也是他学习骨伤医学的三个月最佳黄金时间,从此他也走向中医骨伤之路,1976年他发明小针刀器械 1984年他的小针刀器械与小针刀疗法获得江苏省卫生厅的鉴定认可,2004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得针刀医学称号 2006年深秋外出讲学星落山西长治中医院,三十年的他风雨拼搏,众智成慧,形成中国针刀医学,他也凤凰涅槃,羽化成佛。
今年的10月十二号的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负责组织国际针刀医学高峰论坛大会越来越来近了,中国针刀医学四十岁了,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份,而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先生逝世十周年,也是一个让所有从事中国针刀医学工作者,针刀医学受益者记念的年份, 九年来,在北产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的精心努力下,在以朱汉章先生的长子朱秀川院长的坚持下,在北京昌平军都会议中心,每一年的十月份都有一次全国性的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一是为提高全国针刀医学界学术交流的层面的多面化而为,二也是以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为主心骨针刀医学界老人为凝聚力增强而努力,在北京昌平为纪念中国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先生而形成的中国针刀医学界一股针刀医学力量,以从事中国针刀医学事业为荣誉,以中国针刀医学事业为生计,以针刀医学的发展而拼搏努力,北京昌平,我的个人理解,是中国针刀医学的根,是真正的中国针刀医学中心
2016是中国针刀医学历程四十周年,是中国针刀医学检阅之年,纪念之年,感恩之年,发展之年,庆祝之年,收获之年,中国针刀医学诞生四十年!
10月份国际针刀医学高峰论坛确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主办,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承办,由朱汉章的长子朱秀川总负责,衷心希望本次大会得到全国针刀医学界的同仁大力支持与帮助,为召开达上千人针刀医学交流大会而努力奋斗!
10月份的北京金秋,碧空如洗,凉爽舒适,让我们相聚在北京!相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见证着中国针刀医学诞生四十年的辉煌
大会的主题是.朱汉章的座右铭“谨将中国针刀医学献给珍惜健康的人们!
北京王九针刀医学研究院 王沭林,
2016年7月12日
难忘一段异国缘
——怀念朱汉章先生
北京王凡
2016年的10月14日,是汉章先生10周年祭日。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足道哉,而在针刀医学的发展史上却是一个重要时段。10年来众多针刀人高擎针刀医学的大旗,秉持汉章先生的理念,在医学领域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无论是对疾病的治疗,对疾病观的理解,还是对医学理论的认知,针刀人都有了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汉章先生传人的称号,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针刀人的历史使命。笔者作为针刀大军中普通的一员,在汉章先生仙逝10周年的今天,回忆起和先生相处的日子自是百感交集,思念之情必欲吐之而后快。
1.面子够大
我和汉章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5年的7月7日,那是在一次针刀学习班上。当时我受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教处处长马静女士的委托,申请了针刀医学提高班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马静女士是一位从事中医行政管理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当时兼任北京针灸学会秘书长,工作关系我们稔熟。她对针刀了解并不多,据她说是时任世中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先生和她谈过此事,请她在北京大力推广针刀疗法,这样她找到了我。由此可知李振吉先生对针刀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要想办好针刀班,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授课老师,可我当时与针刀界的各位大咖均不相识,怎么办呢?这时我想到了汉章先生,我想凭着我与他的一段交情请他帮忙应该不会被拒绝。于是我打通了汉章先生的电话,当我报上姓名之后,话筒那端传出了惊喜的声音。寒暄之后,进入主题,我向他说明了办班的想法并请他帮忙请几位老师,汉章先生二话没说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下来。除了介绍老师外,我又提了一个请求,请他出面来讲半天课。本来对此我是不报什么希望的,要知道,当时汉章先生的声望如日中天,事务繁忙,除非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班和会议,他一般是不会抽出半天时间的。然而出乎我的意料,我一请他就欣然应允,足见我的“面子”够大。
2.大马相识
要说“面子”够大也是有原因的,这是源于一次国外际遇。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马来西亚行医讲学,那时就久闻汉章先生的大名,只是无缘相识,凭着手中的一本《小针刀疗法》,临床也常用针刀治病,且效果不错。1996年10月26~27日东南亚中医药学术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我当时在马来西亚怡保的霹雳州中医学院讲授针灸课程,也参加了大会,会上有幸与汉章先生相识。有缘相见机会难得,于是萌发了请汉章先生在霹雳州中医学院办班讲课的念头。当我将这个想法告知汉章先生后他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就有了我和汉章先生朝夕相处的5天时光。
得到汉章先生的答复,我当即在霹雳州中医学院招了十几个学员,组成了一个针刀学习班,大会结束后就将汉章先生接到了怡保。正好有位女学员的先生是怡保最好的酒店的董事长,住宿问题解决了。我每天的任务就是陪着汉章先生讲课,由于大马学员初次接触针刀,对涉及到的一些医学术语及解剖学概念比较陌生,加上汉章先生讲的是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听起来有点费劲,所以我就负责将一些名词术语用粉笔书写在黑板上。另外教室没有麦克风支架,汉章先生又需双手做示范,我于是又成了他的麦克风支架,可以说这段时间我是最“接近”汉章先生的人。汉章先生讲课有大家风范,解剖生理,概念准确,病机病理,逻辑清晰,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层次分明,条分缕析,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当初只知道汉章先生是草根出身,虽然针刀属天才发明,想来那也是灵光乍现的产物,应当不会有多么深厚的医学功底。但听他一讲,便有惊为天人的感觉。自忖,如果光靠天资聪颖的先天因素是绝对不会达到这样高度的,唯有后天的不断学习广泛汲取现代医学的营养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由得对汉章先生多了几分敬佩,也为我的果断决策感到小小的得意。
3.伉俪情深
由于几天来一直陪伴左右,故对汉章先生的习惯爱好窥得一二。知道他爱喝酒,而且量不小,尤喜北京的二锅头。一次上午已经到了开课的时间,却迟迟不见汉章先生的身影,于是我到酒店探望,发现他还处于微醺状态,一瓶二锅头已经见底,一看便知昨晚喝高了。来不及细问,赶紧伺候他洗漱,帮他打理衣裳,穿戴整齐好后来到教室。一路上我心惴惴,担心这种状态的讲课效果,也想像学员们的各种反应,甚至想好了帮汉章先生打圆场的话。但汉章先生站到讲台上一开口,我就发现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别看他入教室前还像是醉八仙,一进教室门,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个精神抖擞睿智幽默的学者又出现在学员面前。接着昨天的内容讲,思路一点都不乱,逻辑还是那么清楚,条理还是那么清晰,舌头还是那么好使,仍然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我想这是不是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的敬业精神?太令人佩服了!
后来和他的交谈中才得知,他那天醉酒是因为心烦。意气风发的汉章先生也有烦心事儿?看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一种常态呀。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心烦,以至于要借酒浇愁呢?我从之前他几次给国内打电话所谈之事以及后来与他聊天中得知,他恩爱的夫人身患癌症,正在放化疗当中。从他焦急的神情和沉重的语气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视爱妻为生命的有情有义的汉子,为了给爱妻治病不惜重金求医问药,而一个远在异国他乡传道授业不能服侍爱妻于病榻前忧心如焚的有情人以酒来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麻痹一下紧张的情绪,我想上帝都会原谅的。
4.记忆永驻
5天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最后一天是针刀实操课,治疗的患者是我的一位好友,时任马来西亚国会议员的杨智华先生,他患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年,两肩臂时感麻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汉章先生为他治疗了一次,症状缓解了70%以上,这是杨先生的原话。在场的学员和参观的群众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与这次学习班的其他学员相比,我的收获最大,这不仅是在此之前曾接触并使用过小针刀并对其有一份感性的认识,因而较其他初次接触针刀的学员更能理解汉章先生的所讲;也不仅是我能清楚地了解汉章先生的临证思路和操作技巧,因而为今后的针刀实践打下了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使我对这个针刀的发明者、中国医学史上的传奇人物的思维方式和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有了鲜活的认识,这对于我今后事业的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汉章先生的怡保之行圆满结束,我也怀着依依不舍的感激心情与他暂时告别,这就是我和汉章先生的一段国外师生缘。
正是这段师生缘,汉章先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7月7日那天,汉章先生来到我院,几年未见,汉章先生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我紧紧握着他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为我带来了他的著作《针刀医学原理》和一套针刀教学光盘,认认真真地为我们的学员讲了半天的针刀医学概论。正是通过他的介绍,我结认识了针刀界的大咖张天民主任、乔晋琳主任和由松老师,并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东西。我现在能用针刀为广大患者服务,并有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源于汉章老师的指点和帮助,恩师啊!可万没想到这次针刀培训班的见面竟是我们的永诀。
2006年10月14日,汉章老师驾鹤西去,噩耗传来,悲痛心情难以言表。天妒英才,万众垂泪。当时赋诗一首以表哀悼之意。
盛世出才俊,针刀有汉章,
黎民今是赖,百姓后无伤。
大马曾相伴,京城又助襄,
君今离我去,怎不痛断肠?
值此汉章先生10周年忌日,再赋诗一首以寄托我的哀思。
恩师仙逝整十年,喜看针刀已燎原。
前辈犹怀老骥志,后生已开新诗篇。
山高千韧基无界,水深百尺泉有源。
盛世再思南洋聚,人间天上共欢颜。
2016年7月19日于北京
2016国际针刀医学高峰论坛大会组织机构
北京人民大会堂
名誉主席 李振吉 董福慧 郭长青
大会主席:王燮荣
大会贵宾: 孙永章 石学敏
大会执行主席:朱秀川
大会 秘书长:肖德华
大会副秘书长:柳百智 卢胜春 王海东 赵 丹 王沭林
大会工作组:严青康 张卫东 张晶 曾庆根谢芳 刘军 梁晓旭 林闯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任 委员:李 力
副主任委员: 朱秀峰 李石良 任月林 庞继光王海东 王全贵
罗建明 赖志刚 金泽明 刘 星 李殿宁 卢子荣 陈贵斌
朱国庆 韩来霜 张天民 吴绪平 张璞麟 段朝阳 李树明,高月 高雨 周 钰 宋兴刚 李瑞国 杨戈 马晓忠 王 凡 肖德华 杨米雄 刘忠建 胡志俊 关 玲 周中焕 王文德 颜祖荣(香港)
高宗桂(台湾)宋钦福(墨西哥) 卢胜春 夏 君 陈济鑫 杨 戈 尹相军 高 月 陈南萍 丁向荣 葛绍青 崔清国 秦宝和
吴汉卿 姬长锁 焦凤林 林 志 罗 涛 宁 煜 齐 伟
王廷臣 肖德睿张瑾 俞剑虹 张 军 张铁峰 张宗恒
钟吉富 朱恪材朱先龙 邹立国 孟祥成 殷复广陈明涛
陈尚勤 董 雷牛冬巧 高旭东 黄开斌
常务 委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艾先荣 巴特尔 曹同球 王守礼 陈济鑫 陈久军 陈 亮
于大五 陈明华 程 强 丁 磊 董 虎 范进高 冯纪铭
陈忠锦 马同忠 王乙未 叶履波 林树茂 王俊秀 卿 淘
陈 默 杜卫国 李昌华 冯劲松 高丙南 古春生 郭志君
何和平 胡硕明 贾新院 江永平 蒋顺乾 解小会 靳书申
赖钦辉 李丙玉 李春令 李红波 李洪才 李树明(河南)
梁遂安 刘洪业 刘培锋 刘清斌 刘一强 刘英发 刘中富
龙峰涛 于占权 张 瑾 王文德 张应学 李江舟 郭万启
石 磊 王秀兰 房援朝 金福兴 张晓明 王海东 吴必武
钱加华 翟川江 汪东辉 于明儒 简文正 李树明 汪 巍
桂清民 田耀辉 葛恒清 樊玉峰 叶新苗 司 同 叶云辉
孙振洪 田 磊 段俊峰 成树江 刘 铁 胡龙宝高海瓯
韩玉龙 何剑锋 胡 波 胡德明 黄光明 姜 宏 金 军
李安会 李 季 李继敏 李远峰 林树茂 刘乃刚 刘清斌
刘晓敏 刘永鑫 刘 志 马德山 马兰存 马设召 钱 进
秦怀玉 施问民 唐占英 王都春 王石成 王学昌 翁国文
熊培勇 徐顺增 薛 炎 闫鹏辉 于广书 余志良 臧向博
祝阿根 刘英发(马来西亚)李美虹(墨西哥)蔡禹锡(韩国)
李永耀(香港) 李明鸿(台湾)
执行 干事:严青康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任 委员:易秉瑛
副主任委员:王燮荣 李 力 王令习 柳百智 施晓阳 葛恒清 崔秀芳 郭长青 姬生现 葛恒君 田 兴 王全贵 张秀芬
陈关富 田纪钧 吴绪平 李石良 韩 震 吴才华(澳大利亚)
马 鑫 黄继升 曾庆根 柴晓峰 孟凡品 于明儒 许振南
周学龙 李顺坤 繆克状 姜贵君 苟成钢 姜贵捃 杨兴华 兴胜 陈先锋 车兆勤 程少丹 董昌武 冯建民 弓国华 谷 深 顾清林 王亚丽 蒋秀香 李大军 李旭钦 刘洪祥 罗启军 潘 宇 任旭飞 尚学东 苏永强 王 飞 王欣欣 于 洋 张 昶
张明顺
常务 委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马景川 马明善 马永军 闵 询 莫代江 盘桂成 彭元欣
秦兆功 曲长青 申昌日 宋国政 王大稳 王付山 王金贵
王景辉 王俊良 王文波王文涛 王悟平 王秀娟 王学昌
王扬汉 王永端 王元新 王忠珍 魏艳霞 吴秀琳 吴以乐
谢中灵 徐 晖 徐 建 徐云峰 杨少华 叶继秀 易荣强
于广书 于金龙 余石磊 余志良 云 雷 张存权 张国平
张金财 张 杨 赵广献 赵康林 张绍文 陈 梅 李瑞国 常淑娟 高丽华 顾雪忠 郭学军 李 华 陈尚勤 许振南
陈 领 陈文精 杨才德 汪士超 任高松 李鹏程 翟忠信
聂伯泉 李 宏 于 洋 张子生 唐国振 蒋佩茹 林胜利(台湾) 张远景高显财 姚本新 黄 宁 易友康 雷日绩 钟健球
刘燕斌 周坚永 罗智能 李佩珍 宁祖严 陈培华 欧万琴
黎宝玉 邱山武 林炳光 索怀银 甘淑梅 韦东杨 颜景云
胥 玲 陈文进 杨天虎 詹鸿英 赵普宇 陈烨陞 郑旭焦
鄧永基 周琪辉 陈宝恒 陈继良 陈楚源 陈 捷 陈品昭
丁亚山 何志明 胡硕明 韩怀臣 贾建盛 贺旭艳 梁炳荣
胡德明 孟兴海 黄买旺 邱瑞敏 李凤云赵贞莹 李亚庆
臧海境 李燕飞 王雪锋 李永清 盘桂成 练 凤 秦大云
梁祚梅 余志良 刘志强 谢 柱 陆庆元 郑经忠 罗昌海
钟迎红 罗秀华 吴林钊 潘春林 贺传先 王杨汉 覃嘉玲
孙添瓦 王 彦 韦金梅 翁国文 吴以乐 吴 珍 徐裕银
彭红喜 魏正国 余建春 扈艺明 周宁海 黄伟雄
梁祚梅 周坚永 黄平 潘 登 吴林钊 肖荣华 周红高
贾晋生 曹 鹏 毛益龙 朱新龙 李西岭 周广明
苏 艺 蔡秋泉 陈李贵 陈 敏 陈文进 陈 熙 范景文
高 波 公维军 郭 韧 郭永越
执行干事:张 义
二、报到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6年10月12日全天报到
会议时间:13号人民大会堂开幕式
14日针刀医学交流,15-17日专题讲座
地点:北京军都旅游度假村(四星级)
三、会议费用
会务费:980元/人(此费用为大会注册费、摄影费、大会资料及纪念品等费用)
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食宿标准如下:
1、餐饮:140元/人/天, 住宿:140元/人/天 (需提前预定,可安排100人)
2、餐饮:140元/人/天, 住宿:180元/人/天
四、交通路线:
1、 北京火车站:出站口乘地铁二号线至积水潭站(A出口)上来,向东200米换乘345快线至终点站(朝凤庵站)下车即到;
2、北京南站:出站口乘地铁四号线至西直门站,换乘地铁二号线至积水潭站(A出口)上来,其他同上;
3、首都国际机场:乘机场大巴二线至东直门站,换乘地铁二号线至积水潭站(A出口)上来,其他同上;
4、北京西站:乘特13路公共汽车至积水潭东站,换乘345快线至终点站(朝凤庵站)下车即到。
五、联系方式:
电 话:010-80102891/80105821 传 真:010-80105821
联 系 人:
严青康 13581851270
张卫东13811711205
赵 丹 15751090609
登录网址:www.hanzhang.org(中国汉章针刀医学网) 电子邮箱:zhendao@hanzhang.org QQ邮箱 1258211151@QQ.COM

10月7日齐聚北京,看针刀名家庞继光老师风采,聆听针刀声音
九月份针刀巡回培训班安排:
☆9月16日甘肃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9月22日新疆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9月23日广州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针刀综合班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让学员较系统的接触学习与领悟针刀医学的内涵及魅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学习,力求每个学员走出临床中的针刀操作、诊疗的误区,掌握针刀医学诊疗技术的真谛,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针刀精品特训班
1、实体解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走行。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从针刀医学临床实际出发,以针刀医学常见病种为主线,既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又针对针刀的施术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局部解剖,将针刀入路层次、毗邻组织结构、针刀松解目标组织等一一客观展现,使施术者对针下的解剖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学员通过观看针刀专家临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治疗方法并与带教老师沟通;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实习点供临床实践,学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种疾病的相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针刀治疗等内容。学员可通过老师精细讲解示教观模迅速掌握针刀医学精细治疗操作要点。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附针刀培训计划表:

1、关注本公众号或将此篇文章分享到您的微信朋友圈
2、请加QQ339543212或微信18600338216
3、领取大型针刀视频一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针刀医学分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