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讲堂】针刀人必须掌握的安全区带!(值得收藏)
2016/9/5 针刀医学分会

     针刀医学分会ID:zhendaochenzhao

     我们长期致力于针刀医学技术推广、学术交流、培养针刀人才,针刀科室建设;以引领针刀事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为宗旨,力争成为针刀医师和政府间沟通和联系的纽带;服务为宗旨,满意为目标。咨询电话:陈钊 18600338216 (同微信)QQ:339543212

     针刀所接触的疾病主要是矫形外科中的部 分疾病。这些疾病与骨骼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 学习解剖首先应从学习骨骼开始。在临床研究中,作了一些部位的骨骼径线的测 量工作。

     这些测量是过去没有记录的。因为对于开放型手术来说,这些测 量是无关紧要的,它们可以在直视 下把血管、神经辨认出来;况且那 时也没有针刀,更没有针刀闭合型 手术。但对针刀闭合型手术来说,这一工作又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 性在于,通过对脊柱骨骼一些径线 的测量可以得出非常有实际应用 价值的数据。具体数据请见表 1-03《脊柱骨骼部分径线测量 表》。从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颈、胸、腰椎的最大宽度 很不一致,腰椎最宽,颈椎次之,而 胸椎则最小。这是各椎骨所负载荷与运动功能不同所决定的。

     第二、从椎管看,关节突的内侧间距可代表 椎管的横径,它的大小,基本上可以代表椎管的

    

    

     大小,测量数据表明,颈椎的关节突间距最为宽 大,这是脊髓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从椎板间隙的横向(水平)宽度看, 颈、腰椎的椎板间隙的大小无明显差别,都比较 大;而胸椎的椎板间隙则相对较小。这一点提示 一个重要的问题:颈、腰椎的椎板间隙是敞开着 的,并无骨性组织或其他坚硬组织所遮挡,故在 此处行针刀操作时应特别注意蛛网膜的损伤问 题,千万不要把针刀切进蛛网膜下腔中。而胸椎 部的椎板间隙的正中线上是被叠瓦状排列的棘 突所遮盖,因此在棘间正中垂直进刀则不会直接 进人椎管内,而是首先到达棘突的上缘骨面。

     为了工作方便,更为了针刀闭合型手术的安 全,人体躯干作一个人为的安全区带划分,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下面分别叙述,以供参考。

     【躯干部安全区带的划分】

     本节将对颈部、胸椎、腰椎、以及胸、腹部各 区划分出绝对安全区、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 与高危险区分别予以叙述,并附以模式图。

     1、颈部安全区带的设线:

     颈部可分为颈前部和颈后部(项部)两大部 分。从针刀闭合型手术的安全性出发,又可分为 数个小区,并标记出安全和危险的程度,以警示 从事针刀外科工作的医生。由于颈、项部的特殊 位置及其在生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将作较细 的分区(图1-4-12 ),故设以下各线。

     ①A线与G线通过项部关节突内侧缘的 矢状线。

     ②B线通过项部关节突外侧缘的矢状线。

     ③C线通过项部颈椎横突后结节前缘的额 状线。

     ④D线通过颈前部横突前结节后缘的额状线。

     ⑤E线与F线通过颈前部横突前结节外缘 的矢状线。

     2、颈部安全区带的划分

     ①项部AB线间区带——关节突关节区(外 侧关节柱)——相对安全区带(图1-4-13 )

    

     关节突关节区带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部位。因 为关节突关节在颈椎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的作 用,故在解剖学上被称之为颈椎外侧关节柱。本 区的界限是:后正中线外15mm起,至正中线外 25?35mm止。颈椎外侧关节柱宽约10?15mm。颈 椎关节突关节呈叠瓦状排列,上、下关节面相互 平行,关节面与水平面约呈45°角。这种解剖结 构使关节突成为颈椎部遮挡重要颈椎组织、器官 (神经根、椎动脉)的天然屏障。故在此区垂直刺 人针刀绝大多数刀锋都会落在关节突的骨面上。 这一点说明,颈椎外侧关节柱区是针刀进人颈椎 后面最为安全的部位。希望每一次进刀都能顺利 地落在关节突的骨面上。但是.从此区带进入的 针刀也会有一小部分落在关节突关节囊上;因此 也有可能进入关节突关节腔内,甚至可能通过关 节腔到达关节前面、切到神经根管内走行的神经 根与相伴的动、静脉。在实际工作中,针刀进人关 节囊时是应该有与肌组织不同的手感的,此时应 该调整针刀到椎板的骨面上。有了安全标志后, 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就是说,此处虽然是 项部进刀的最为安全的部位,但仍有危险 因素存在,这就是仅仅能称它为相对安全 区带的道理。

     ②项部AG线间区带——棘突椎板间 隙区一相对危险区带(图1-4-13)

     本区的界限是:项部正中线两侧的 15mm之内。此区带从枕骨大孔下缘起,一 直延续至C7棘突止。本区的最上端为枕下 凹,即枕骨大孔与寰椎之间的间隙,这是 一个很大的无骨板覆盖区。换句话说,从 枕下凹处进刀可以直达脊髓腔,也可以直 接进人枕骨大孔。此处没有棘突,只有寰 椎后结节。因此,该处并没有突出的骨性 标志,应特别小心,谨慎从事。

     在寰椎之下是C1-2之间的椎板间隙。 在C2棘突之下C2-7的区域内,椎管区内有 颈椎棘突和椎板,两椎板向后正中线靠 拢,合成颈椎棘突。颈椎棘突以水平向后、 稍向下的方向平行排列。换句话说,颈椎棘突并 非叠瓦状排列,尤其是颈椎向前屈曲的体位时, 两相邻棘突间的距离会更加开大。更重要的是, 颈椎的椎板间隙每个都比较大。经测量,颈椎椎 板间隙一般为20~26mm,体形高大者可能还要宽 一些。由此可见,颈椎的棘突椎板间隙区带是一 个具有很大危险性的区域。因此,在此区带内进 刀,必须事先摸清棘突,并首先到达棘突顶,然后 再沿着棘突的上缘骨面进行铲剥手术。欲做黄韧 带松解,也必须以棘突与椎板的骨缘为依据,严

    

    

     格控制刀锋进人的深度,保证只松解黄韧带,而 蛛网膜不被切开,保证针刀手术的安全。如能按 此方式操作,又能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此处的针 刀闭合型手术应是有惊无险。

     ③项部BC(GC) 线夹区——项部软组 织区——相对危险区 带(图 1-4-13)

     此区位于颈椎关 节突外缘、颈椎横突后 结节后部与颈椎横突 后结节前缘额状面水 平线间所夹的空间,它 的界限是:距正中线 25~30mm以外的项部 部分(横突后结节额 状面后侧的部分)。此 区虽无神经干和大血 管等重要组织存在,但 此区内没有可用于明 确标志的骨性物,故在 此处进刀无法控制其深度和方向。所以,应避免 在此处设点进刀。

     ④DC线夹区——神经根椎动脉裸露区—— 高危险区带(图1-4-14)

     此区位于颈的侧方,是颈部与项部的分界部 位的狭小区带。本区为颈椎后结节前缘与前结节 后缘之间额状面线之间的夹区,是颈神经根、椎 动脉裸露区带(图1~4-15)。在颈椎横突前、后 结节之间为结节间沟,是颈椎神经根管外口所 在处。结节间沟中走行的是颈神经根及伴行的 细小的神经血管,也包括交感神经在内。在横 突前、后结节间的稍内侧有颈椎横突孔,大多 在C6~C1的横突孔中行走着椎动脉(椎动脉也有 由C7或C5开始进人横突孔的)。此动脉并非全 部被骨性物所包围,而是绝大部分裸露在骨组 织之外。颈神经根与椎动脉都是颈部重要的组 织,尤其是椎动脉负担着11%的脑血液供应, 如有损伤则事关重大。在此处做针刀手术,如 刺上神经根,会产生剧烈的反应,甚至病人会 立刻从治疗床上跳起来;如若损伤椎动脉,则 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将本区设为高危区带,

    

     以尽量远离此处为佳。

     ⑤EF线间区——椎前器官区带一~相对危 险区(1-4~16)

     此区为椎前正中区带,由颈前上端起,至胸 骨切迹之上止,其宽度以甲状软骨宽度为最大界

    

     限,是气管、食管、甲状腺、甲状旁腺 等器官的所在地。有的人部分胸腺 位于胸骨切迹之上。气管的上端位 于C6椎体的前方以下的部位,其横 径平均为20~18mm,气管的前2/3 部有气管环,富有弹性,不易被压 扁,以保持气道通畅。甲状腺位于气 管前方的下部,甲状旁腺藏于其中。 气管的后方为食道。无甲状腺覆盖 的气管区可视为安全区。但甲状腺 则是一个血管其及丰富的器官,是 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当然不可损 伤。由于这一器官的存在,这里也设 为相对危险区带,以提起注意。

     ⑥ED线(FD线)夹区——颈 前大血管神经区——高危区带(图 1-4-16)

     此区为E线、D线所夹的颈前 部前侧方区,是颈部大血管、神经 干的走行部位。这里有颈内、外 动、静脉及迷走神经、膈神经、副神经、交感神 经干、节、链等等重要组织器管。所以,这里是 高危险区带D但,这里也有其特点:颈前部组 织松弛,较易于移动。利用此特点,可将神经 血管鞘推到一旁,使皮下就是椎前的骨面。这 样,做颈前部的针刀操作就比较容易些。所以, 此处虽是高危险区带,但不是不可进行针刀操 作的部位。如能做到这一点,颈前部的某些骨 点也是可以做针刀闭合型手术的。

     3、胸腹部安全区带的划分

     ①MP线夹区——胸骨胸肋关节区——相对安全区带(图1-4-17)

     此区为胸骨及胸肋关节所在地,但不包 括肋软骨部分。胸骨后为纵隔部位,是心脏、大血 管、气管、食道等重要器官所在之处。此处,有完 整的骨板做天然屏障,保护着胸骨后重要脏器, 所以此处为绝对安全区。胸骨两侧的胸肋关节, 其后为肺的纵膈胸膜区,在肺过度膨胀(如肺气肿)时,肺有可能进人此区带之内,故此处又是相 对危险区。然而,只要针刀刺人不超过胸肋关节 内侧壁,仍然是绝对安全的。为了提起注意,故仍 设定此区为相对安全区。

     ②锁骨上区带——肺尖区——高危区带(图1-4-17)

     在本书的解剖标志——划线标志节内已经 讲过。这里不再重复。此处不仅有肺尖存在,还有 其他重要的组织通过,即臂丛与锁骨上动、静脉 等重要组织通过。因此,此处只能在锁骨上、下缘 设点做针刀治疗,绝不可在此区带的软组织中设 点治疗。曾有多人问,锁骨上窝疼痛怎样做针刀 治疗,答复是治病的方法也不是就有一种针刀治 疗方法,可寻找其他方法治疗’为什么非要在这 危险的部位进行针刀治疗呢。

     ③锁骨下胸廓区带——胸膜腔区——高危 区带(图1~4-17)

     此区为MP夹区以外的胸廓区。上起胸部肺 尖,下至肋弓下缘,在此范围之内都有肺胸膜活 动。肺的最外层有壁层胸膜保护。肺与胸膜之间 有胸膜腔,平时两者常贴在一起。壁层胸膜可分 为肋胸膜与纵膈胸膜。纵膈胸膜紧贴胸骨后的纵 膈障,当最大呼吸量时,可进人胸骨后区。在腋中 线之前的胸廓区,胸壁之内即是肋胸膜。也就是 说,此区与胸膜腔只有肋骨与肋间肌相隔。所以, 在此处做针刀治疗,不应超过肋骨内侧平面。否 则,最大的可能是刺人胸膜腔,造成气胸并发症。 这种情况,在针灸或在针刀的操作中都不少见。 说明设此区带为高危区带实不为过。

     ④腹区——腹膜腔区带——高危区带(图1-4-18)

     此区位于肋弓下至髂嵴上较大的区域,至腋 中线与腰部软组织区带相连。本区的特点是:腹 正中线上,除皮肤、皮下组织外,只有白线一层组 织与腹腔相隔。过了腹白线就是腹膜;过了如薄 膜一样的腹膜就进了腹膜腔。腹膜腔内脏器很 多。肠管穿破定致化脓性腹膜炎;胆囊、胆管、胰 腺穿破要致化学性腹膜炎,肝脾刺破会出现内出

    

     血……。到目前为止,在此区需进行的针刀操作 的疾病大多是:肋弓下、髂嵴上的靭带损伤,以及 腹壁上的肌损伤所出现的痛性条索、结节等,尚 末涉及腹腔内脏器。所以,至今也没有腹腔脏器 损伤的报告。但此区带的危险性依然存在,不能 不提高警惕。

     4、背腰部安全区带的划分(图1-4-19)

     ①胸脊柱区——胸椎区——相对安全区带

     此区为图中L、K线间的胸椎标志区域,即T, 棘突、横突下至T?棘突、横突上区间,亦称胸椎 区。胸椎的椎体较腰椎要狭小一些,胸椎横突也 较腰椎横突要短一些。这样,胸椎就比腰椎在整 体上要略小一些(胸椎横突间距为65~70mm,腰 椎则为73?82mm)。本区的最大特点的胸椎棘突 呈叠瓦状排列,在脊柱正中线上将胸椎椎板间隙

    

     遮盖。如果保证在正中线上垂直进刀,刀锋所到 达的必然是胸椎的棘突上缘骨面,而绝对不会进 人脊髓腔中。所以此区为绝对安全区带。本区独 有特点是:它有肋椎关节,有肋骨形成胸廓。肋骨 与胸廓所在处是对胸膜腔的良好保护。这是从另 一方面来说,胸椎横突的前方本应是纵隔区,但 此区中行走有大血管、神经干,故要在横突间做 松解术,应以紧贴胸椎关节突骨缘,不超过胸椎 横突前面的平面为限。为此,此处亦设为相对安 全区带。

     ②腰脊柱区——腰椎区——相对危险区带

     此区为T12-S1的L、K线夹区,称腰椎区。在 本区内,腰椎棘突水平向后伸出,腰椎椎板间隙 敞开于腰段的软组织中,无骨性物遮拦。从这一 特点来说,此处是高危区带。在 这一区带内,不可能毫无顾忌 直插针刀,而必须时时想到,腰 椎棘突之间,从皮肤到蛛网膜 下腔,其有“阻力感”的软组织, 仅仅是皮肤、棘上韧带与黄韧 带。锋利的针刀是可以不费吹 灰之力便可通过的。曾经见过, 在棘间做针刀,当拔出针刀时, 随之而出现的是一汪清澈透明 的液体。这液体是什么?旁观者 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那是脑脊 液。因此,在本区做针刀操作, 一定要把握住深度,一定要有 清楚的软组织的层次感。如果 是做棘间韧带或黄韧带松解术 的话,一定要在刀锋刚刚通过 棘上韧带后,立即将刀柄向头 端倾斜,使刀体与皮肤的头端 夹角为45~30°,再继续深人刀 锋,寻找到下位棘突的上缘。再 以此棘突的上缘为依托,进行 下一步操作。如能这样做,此高 危区带就可转变为相对安全区 带。另一方面,腰椎椎板间隙的内径,各椎所测得 的数值是大不相同的,窄者仅数毫米,而宽者可 为窄者的数倍。一般来说,椎板间隙为横向椭园 形,其横径10~20mm宽,且形状不整。腰椎椎板 间隙的形状和为^,每个人、每个间隙都不一样’ 它的个体化表现特别突出。所以,每一个椎板间 隙都要进行个体化测量才行。因此,要做椎板间 隙的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必须事先摄X线定位 片。而且,要以针刀手术时的体位拍摄才行。只有 这样才能反映出准确的形态与左右、上下的距离 关系。总之,无论从棘间或椎板间的解剖结构状 态来考虑,腰脊柱区都是髙危险区,应当提起十 分注意。但,如能按照规范去做,也可以把这一区 带的针刀操作的风险降至最低限度。那么,此区也就由髙危区带改变为相对危险区带,甚至降为 相对安全区带了。

     ③骶尾脊柱区一骶尾骨区——绝对安全区带

     此区为L、K线在骶部延长线的夹区。区内为 骶骨背面、骶髂关节,其中有骶后孔8个。区内没 有大血管和神经干,因此在此处行针刀操作是安全的。

     ④背胸廓区(L、K线外区域)一髙危险区带

     此区由背侧的肺尖处起,下行至肩胛间区, 直至胸廓下缘止的全部区域。本区内除肋骨与肋 弓外,全部为肺与胸膜腔所占有。如有肺气肿,其 肺胸膜下界可能还要向下移动。在本区中,可分 为三个部分讨论:

     A、肺尖区此区处在肩胛冈以上区。冈上区 中,除有冈上肌外,在其上前方则为肺尖所占部 位。因此,在此处行针刀操作,其刀体与皮面的角 度很重要。在冈上肌的定点处进刀,刀体应与背 部皮面平行才好。只有这样,针刀才不易进人肋 间或胸膜腔。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先找到冈上肌 的骨点,压住骨点后,再进刀并直达骨面,就不会 有失误了。

     B、肩胛间区此区是高危险区带。肋骨与肋 间肌浅面为安全层,而在肋间(即肋骨的下缘与 上缘之间)的深面则是高危险区带。许多发生气 胸并发症的病人大都是在此处操作造成的。所 以’如在肋骨下、上缘之间处做针刀操作,就一定 要让刀锋首先到达肋骨面,然后再向肋骨的上或 下缘处调整,以保证刀锋不会超过肋骨内侧面的 平面,也就不会进人胸膜腔。这里有一个方法值 得推荐:即在做肋骨缘操作时,首先,要用手指压 住肋骨面的下缘处;然后,将皮肤向肋骨面上推 移,将肋下缘点推移至肋骨面上;再后,刺人针或 刀后最先到达的是肋骨面上;此时放开压住皮肤 的手指,使皮肤自然回到肋下缘的原来部位;最 后,做肋下(上)缘的针刀操作就可以了。

     C、肋弓上胸廓区带此区即是肩胛骨下至 肋弓上的区域,仍是高危险区带。肺的最大呼 吸时,其肺胸膜可达到胸廓下缘。故不要认为 胸廓下缘就是绝对安全处。况且,胸廓下缘的 两侧还有肝脏与胰脏等重要脏器,都是不可损 伤的。

     ⑤肩胛骨区~绝对安全区带

     既使是绝对安全区,也不能掉以轻心。原因 是:其一、肩胛骨有很大的活动度,在上肢或肩部 有活动时,肩胛骨就会有移动;有了移动,原来的 定点就会失去准确性,就有可能不在肩胛骨的骨 面范围之内;其二、据解剖学报告,肩胛骨也有有 空洞的,这也要当心。所以,即便在肩胛骨面上做 针刀,也应事先摸清骨面才可进刀。

     ⑥肾区——相对危险区带

     肾位于胸腰交界处的脊柱两侧,即位于下 两个胸椎和上两个腰椎的侧方,腰大肌与腰方 肌之前,肾周围有肾脂肪囊包围。肾脏虽然距 腰部的皮面确有一定的距离,但当针刀在腰背 部深人过深时,也有可能触及,故也应设为相 对危险区带。

     ⑦腹后壁区——腰软组织区——髙危险区带

     此区所指的是腰椎AB线的外侧至腋中线的 软组织区域。本区的表面无骨性组织遮盖,也就 没有用以标志的骨性组织。因此,在此区进行针 刀操作就潜在着危险性。而且腰部与腹壁一样, 其深部都是内脏器官。如若在此处行针刀操作, 应该将刀的深度控制在腰与腹壁层次内,不应再 向腹腔内深人,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医疗失误, 故此处为高危险区带。

     ⑧臀区——相对危险区带

     此区为髂骨的后面的区域,从骶髂关节线外 起’上为髂嵴,下为臀沟,外为髂骨翼的后外侧的 大片组织。此区可分为两个部分:

     A、坐骨神经内侧部即梨状肌下缘线的中、 内1/3交界处之内的区域。此区内有坐骨神经干 及臀上下、阴部内等重要的血管神经走行,此处 又无骨性标志,故此处为高危险区带。B、坐骨神经外侧部即梨状肌下缘线的中、 内1/3交界处以外的区域。本区域内无重要神 经、血管走行,是一个安全部位。然而,此处 肌肉丰厚,肌内血运丰富,如在肌内做针刀操 作,易引起出血、血肿。此种并发症并非罕见, 故应提起注意^

     【安全区带的固有特性与可变性】

     人体解剖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人体各个部位 针刀操作时风险的大小。躯干部安全区带的设置 就是根据这一原则进行的。总的来说,在胸、腹腔 外,有骨性物遮挡或有明显骨性标志物的部位, 相对来说风险性小些,安全性就大些;相反,则风 险性就大些。因此,将颈侧方横突前、后结节间, 胸膜腔与腹膜腔处设为高危险区带;而对于有骨 性标志的颈、腰椎正中棘突与椎板间隙却设为相 对危险区。但是,对于针刀的操作者来说,在掌握 针刀操作技术的深度上的不同,也会使某些操作 开始时是难的,而后来则变得很容易。所以不能 把事务看得一成不变。就这一原则来说,安全与 危险区带的设置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 发展,以及个人对针刀技术掌握的深人程度而有 所变化,这是毫无疑问的。

    

     9月份针刀培训班安排:

     ☆9月16日甘肃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9月22日新疆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9月23日广州针刀临床与解剖高级研修班(?点击查看)

     针刀综合班

     本班将原针刀基础班、综合班、解剖班、手法班、颈腰椎病专题班中临床效果独特、安全且容易操作的内容融为一体,采用课堂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老师与学员互动教学方式;让学员较系统的接触学习与领悟针刀医学的内涵及魅力,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学习,力求每个学员走出临床中的针刀操作、诊疗的误区,掌握针刀医学诊疗技术的真谛,达到了理论与临床巧妙结合。为您的临床诊疗技术登上一个新台阶。

     针刀精品特训班

     1、实体解剖: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教研室进行标本解剖以便学员清楚掌握针刀施术部位的解剖层次及神经、血管的走行。

     2、名师指导:由全国知名针刀医学专家庞继光带教,从针刀医学临床实际出发,以针刀医学常见病种为主线,既有相应的理论阐述,又针对针刀的施术部位进行了详尽的局部解剖,将针刀入路层次、毗邻组织结构、针刀松解目标组织等一一客观展现,使施术者对针下的解剖结构做到了然于胸。

     3、三位一体:即动眼、动脑、动手(学员通过观看针刀专家临床示教;自己思考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针刀治疗方法并与带教老师沟通;学员两人一组互相触摸体表标志、定点,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

     4、独立实践:独立对病人病情进行分析,由带教老师指导更正。一次学习有多个实习点供临床实践,学到做到回家用到。涉及三十余种疾病的相关解剖,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针刀治疗等内容。学员可通过老师精细讲解示教观模迅速掌握针刀医学精细治疗操作要点。

     5、提升管理:有资深医院管理经验老师分享病员管理技巧,提升学员院内及院外营销能力。

     电话:陈钊 18600338216QQ:339543212微信:18600338216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邮箱:339543212@qq.com附针刀培训计划表:

    

     1、关注本公众号或将此篇文章分享到您的微信朋友圈

     2、请加QQ339543212或微信18600338216

     3、领取大型针刀视频一套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针刀医学分会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