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饭七分饱就够?
2016/4/23 护肤小知识

    

     民间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科学证实,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送,主要依靠脾胃来完成,进食恰到好处,则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体及时得到营养供应,能够保障各种生理功能活动。

     吃七分饱就可以保证营养摄入,只要长期坚持,不仅有助控制体重,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反过来,吃太饱不仅仅是长肥发胖这么简单,还会撑出病。

     1饱食危害多

     易发胃病

     长期吃得太多太好,会增加肠道的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问题。大家想想,上顿的食物还没来得及消化,下一顿又开始,胃长期不停运作,怎么受得了?我们的肠胃也是需要休息的。

     加快早衰

     饱食会诱发人脑内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真正元凶。脑动脉硬化后,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会相对减少,使人记忆力下降,甚至引发脑组织萎缩,引起老年痴呆。有关数据表明:约2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他们青壮年时期皆是长期饱食的“美食家”。

     导致“三高”

     三高是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长期饱食,身体过剩的热量会引起体内脂肪的沉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易引起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等。

     然而,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吃到什么程度该放下筷子?

     2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应该是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却还不想离开饭桌,再吃的话就会撑,总而言之,是一种似饱非饱的感觉。

     专家认为,“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每个人其实都是不同的,这个需要我们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需要一个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非七分饱是什么感觉?

     八分饱:胃里面感觉到满了,但是再吃几口也不痛苦。

     九分饱:还能勉强吃进去几口,觉得胃里已经胀满。

     十分饱:一口都吃不进去了,再吃一口都是痛苦。

     3怎样拿捏饱的程度?

     把握好吃饭的时间,最好在感到有点儿饿的时候开始吃饭,而且每餐在固定时间吃,这样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这是因为从吃饭开始,经过20分钟后,大脑才会接收到吃饱的信号。如果吃饭太快,大脑还没得到“最新情报”,人就已经吃多了。

     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比如豆类、魔芋等,但肠胃不好的人应少吃。

     每次盛少一点饭

     饭前喝两杯水或者一碗汤。

     每口饭都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汤匙代替筷子,使用浅盘和透明餐具,减慢进食速度。

     下一篇:女人如何让自己的魅力提升?!

     关注↓↓↓↓公众号浏览下一篇文章

    

     苏小的日记微信号:tubuly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护肤小知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