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作品选登:科技扶贫——农民一间闲置空房一年净挣12000元
2016/8/5 药智网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网信办、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新华社重庆分社联合主办、新华网重庆频道承办的“我的扶贫故事”征文大赛4月27日启动以来,收到了不少来自重庆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重庆正事儿”现开辟专栏刊载优秀的投稿作品,欢迎正事儿粉来为你喜欢的故事分享点赞。

     本次征文大赛截稿时间为2016年7月31日,截稿后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学者召开评审会议评选优秀作品,并通过“重庆正事儿”微信公众号对初选作品进行微信投票,在评选优秀作品时,微信投票结果和转发点赞情况将作为重要参照指标。8月底,主办单位将举办颁奖仪式,向获奖人员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活动官网:http://www.cq.xinhuanet.com/2016/wdfpgszwds/index.htm)

     投稿邮箱:fupinstory@163.com故事摘要 我相信:只要黔江银耳产业有希望,农民脱贫致富就有盼头,这点儿苦又算什么?

     作者:杨勇

     工作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大姐,听说你们家今年种两千袋银耳菌种发霉了,亏了两千多块钱,我们特地过来看看。”

     刘琼英,黔江区邻鄂镇邻鄂村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家主妇,从黝黑的皮肤看得出是经常下地的人,瘦瘦的身材看上去很结实,不善言谈的她看到我们来了一时竟说不出话。

     “没事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杨教授专门过来来看看,他答应把你这次亏损的钱都补上,下次你可要吸取教训,全村的人都看着呢”, 跟我一同前来的村主任赶紧打圆场。

     邻鄂村,顾名思义,就是跟湖北省恩施州山水相连,邻鄂村有115户贫困户,刘琼英是这些贫困户里带头试点种植银耳的,丈夫在外打工,家里就她一个人,在我和村主任的劝说下,今年年初她把自家闲置的三间房子全都用来种植银耳菌袋。

     临鄂村的海拔有一千多米,冬春季节温度低,尽管之前已经给刘大姐反复讲过,最适合银耳生长的温度是18-28℃,在银耳菌袋进房后,必须做好升、控温,24小时不离人,但刘琼英家的银耳菌种还是受了潮,银耳长出来后发霉变质,她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

     “大姐,我们已经分析了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管理不善,没有控制好室内温度,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训啊。”

     不少贫困户也在观望,如果再亏损一次,不仅她自己也没底,还多少会影响其他贫困户种植银耳的信心。相反,如果种植成功,村主任已经准备好把一个已经关闭的占地几十亩的煤矿厂用来培育菌袋,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增收。为了鼓励刘琼英继续种植银耳的信心,我决定自掏腰包,把她的损失弥补上。

     看见刘琼英不说话,我赶紧给她打气:“大姐你也别担心,我这次特地带了技术员过来,就是专门来对你进行技术指导的,你这次的损失我也全部给你承担了。”

     “谢谢杨教授,晚上在我们家吃饭,我现在就去弄……” 刘琼英脸上终于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

     我叫杨勇,是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黔江银耳项目团队的负责人之一,2010年开始,因为银耳,我跟黔江结下了不解之缘。

     黔江地处武陵山腹地,山大沟深,自然环境与福建古田县、四川通江县这两个我国主要的银耳产地非常相似,黔江又属于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不发达,但无重工业污染环境好,银耳恰恰是食用菌中“娇气”的品种之一,种植难度大、对环境要求高,正因如此,种植效益也相对较好。

     黔江的传统产业是烤烟、中药和矿产,要想“无中生有”发展起银耳产业,难度可想而知。从2010年开始的6年多时间里,我带着我的12人团队就以黔江为基地,常年深入企业、深入农村,长期进驻企业和农户,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银耳项目刚开始的头3年里,团队里的项目组专家、技术人员住在黔江正阳工业园区的廉租房里,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尽管黔江夏天比较凉快,但它冬天更冷啊。也有人忍受不了如此艰苦的环境,选择了离开,但我们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高涨的工作热情。我相信:只要黔江银耳产业有希望,农民脱贫致富就有盼头,这点儿苦又算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项目组编制的《黔江银耳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被黔江区政府所肯定和采纳,银耳产业发展也列入黔江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引进和驯化并选育了适宜当地种植的银耳新品种,研究并形成了黔江银耳全套栽培技术,在涉及银耳知识产权保护和学术领域拥有了黔江银耳的一席之地,通过和企业合作,开发了银耳系列产品。

     由产品带动原料种植,由种植发展成为产业,发展产业而实现扶贫,一条清晰的扶贫路径已经形成。

     产业扶贫,企业是关键。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企业效益,才能带动产业的发展。我所带领的项目组为企业成功开发的一系列产品,从先前的方便银耳,再到银耳羹和银耳饮料为主的“三清方”系列产品,累积实现销售超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千余万元。

     为了让黔江银耳产业的招牌打响,我还上下奔走,筹划举办了2015中国-黔江银耳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到了包括中国银耳理论研究领先者之一的福建农林科技大学谢宝贵教授、中国瓶栽银耳之父姚淑娴先生、四川通江银耳研究所的全部技术骨干,以及来之河南、山东、深圳、陕西等地近50人齐聚黔江,共话银耳产业发展。

     这6年里,通过我们项目的努力,重庆市银耳研究所(院企合作)、重庆市银耳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市科委验收授牌)挂牌成立,通过这2个平台团队不仅整合了项目主导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的优秀科技力量,还有效对接了重庆市乃至国内、国外其他科技资源共同打造黔江银耳产业,从而实现产业扶贫。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黔江银耳产业逐渐形成了“公司+菌种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了科技为支撑、公司为载体、政府为主导的共同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新路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银耳实现了脱贫致富。

     就在邻鄂村不远还有一个松林村,去刘琼英家之前我们特地又去了松林村的村长助理简义相的家里看了看,简义相是松林村有名的致富能手,通过种植银耳和其他农产品,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年的收入有二三十万。他家里的银耳菌袋已经上了规模,这次他不仅亲自开车来接我们,还笑嘻嘻地给我们打招呼:

     “杨教授你好啊,好久没过来我们种植基地了,这次种的菌带已经被全部收购了!”

     简义相不仅最早带头种植银耳菌袋,还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引入了黔江朵朵润尔食品公司所属的银耳基地,吸纳村民入股分红。他给我算了一笔账:

     “如果一间房种3000袋菌种,一袋银耳菌种的成本价是3.8元,收购价是4.8元,农户种一批菌种的收入就是3000元,一年种四季,一间闲置空房的纯收入就是12000元。”

     科技服务社会,知识创造价值,这是我投身科研事业的终身信念,如果能通过科技扶贫、产业扶贫,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就算历经再多的坎坷,则算是我从事科研事业几十年最大的欣慰。

     (文中贫困户姓名均为化名)

     图说扶贫故事

    

    

     杨勇考察银耳生产情况。

    

     杨勇走访贫困户。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药智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