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头条 | 乱战时代的远程医疗踩准步点 一切皆有可能
2015/9/13 汇医在线
B2C模式放开,远程医疗行业迎来重大利好
2014年8月《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的发布是我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的重大转折性文件。《意见》首次明确远程医疗的两种形式:B2B和B2C,即首次允许B2C模式的开展。另一方面,《意见》明确开展远程医疗业务无需行政审批和备案。
我国远程医疗起步较晚,在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B2B模式得到长足发展,例如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等医院的远程医疗中心。2010年,国家投入大笔资金大力建设西部22省远程医疗,B2B模式进一步发展。根据卫计委2013的统计,全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共计2057所。
与B2B模式相比,B2C模式更具优势。一方面,B2C模式使患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远程医疗服务,极大提升了远程医疗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此外,B2B模式主要以远程会诊形式进行,目标群体定位于重病和疑难病患者,市场空间小,而B2C主要以一对一问诊形式进行,定位于常见病患者,市场空间大。

表1远程医疗B2C模式相较B2B模式更具优势
三类企业布局B2C模式,跑马圈地已然开始
随着《意见》的发布,B2C模式的放开,三类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政府/医院主导型,传统医疗信息IT企业(上市公司),和潜在颠覆者(移动医疗企业)。
1、政府/医院主导型
这一类型是在政府或卫计委的主导下,由公立医院自上而下运行的一种运营模式,带有非常大的行政烙印,广东省网络医院和宁波云医院便是其中典型。依靠行政命令来推动,得以迅速解决医生资源、就医场所等问题。但行政命令客观上造成这一模式生来就是“非市场化”,不具备区域复制性(中国条块分割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同时医生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如何保证医生的利益)。因此,这既是优势,更是劣势。
案例:广东省网络医院
2014年10月25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正式上线了其“网络医院”,是国内首家获卫生部门批准的B2C的“网络医院”。
广东省网络医院由三甲医院提供医生、场所,友德医科技公司提供网络医院平台,大型连锁药店、社区医疗中心、农村卫生室、街边健康小屋等地建立网络就诊点,患者可以在网络就诊点直接和在线的医生通过视频、语音、文字及穿戴设备等完成就医过程。患者在网点通过视频通话直接和在线医生交流,完成求医问诊,医生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后,患者在社区医疗中心或药店即可直接拿药,就近享受从诊断到买药的一站式服务。诊疗服务暂时免费,未来计划按照每次10元收费。其中,医院、网络平台、接诊点的诊疗收入分成比例为3:3:4。

图1广东省网络医院运行模式
2、传统医疗信息IT企业(上市公司)
作为具有天生优势的医疗信息IT服务公司,绝大部分企业凭借自身基因属性,已经在移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随着政策面的不断开放,乘势追击,涉足远程医疗领域。代表企业有东软集团、朗玛信息等。

表2部分医疗信息IT企业远程医疗尝
但传统的医疗信息IT企业为医院开发信息化系统多为单独实施,为单个客户定制,各医院间彼此孤立,信息不互通。而作为医疗信息化的实施者,不具备打通资源的能力,这是这类企业的短板。
案例:运盛医疗打造“垂直体系的基于云模式的远程心血管系统诊断服务平台”
运盛医疗通过控股融达信息抢基层、收购麦迪克斯拥三甲,有望实现区域性健康管理与远程医疗协同。融达信息是区域医疗信息化领先企业,布局覆盖120多家卫生局、3000多家医院以及2 万多家村卫生室。而麦迪克斯承建了解放军总院心电远程医疗系统,参与建设贵州等地的远程医疗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远程医疗经验。在心电领域具有极高的壁垒,麦迪克斯在该领域积累了大量心电临床数据,拥有心电自动化诊断软件。通过资本运作,运盛医疗有望打造“垂直体系的基于云模式的远程心血管系统诊断服务平台”。
3、潜在颠覆者(移动医疗企业)
作为近年来的投资热点领域,移动医疗龙头企业坐拥海量用户资源和资本优势。目前,政策未放开网上诊疗,但对在线咨询并未禁止,底线是不开处方。一旦政策放开,这些企业将携用户和资本优势迅速切入远程医疗,甚至颠覆这一行业的游戏规则。代表企业:春雨医生。
案例:春雨医生的潜在颠覆性
春雨医生从轻问诊切入,用户覆盖率在移动医疗领域排名第一,拥有3300万激活用户,4万注册认证医师。参比美国版春雨医生Healthtap的发展,我们认为,一旦政策开放,春雨将重塑远程医疗行业。

图2春雨医生携用户及大数据资源的潜在颠覆性
国外标杆:Healthtap从轻问诊到远程视频问诊平台
2010年,HealthTap成立,为用户提供免费的专业医生在线问答服务(美国版春雨医生)。
2012年6月,通过App开展付费的医生即时沟通服务。
2013年,HealthTap用户月提问数1000万条,月访问用户750万,App下载次数超过200万次。
2014年,推出HealthTap Prime,包月型视频问诊服务,月费99美元,每增加一个家庭成员多付10美元。
截至目前,汇集了超过6300位医师,独立用户数量超过1亿,在线答复医疗问题达到19亿个。
对接医保+完成消费者教育,远程医疗B2C模式发展限制重重
与B2B模式相比,B2C模式针对常见病,用户群和市场更大,风险更低,盈利模式更具有延展性,第三方话语权更大,更具有互联网基因。那么,是否意味着远程医疗的发展将势如破竹?答案是,不一定!
在中国现行医疗服务体制下,我们认为,医保对接和消费者认知是限制远程医疗发展的两大重要障碍因素。
1、医保对接是远程医疗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根据德勤报告,全球75%的远程诊疗发生在北美,北美是远程医疗发展最快的市场。我们通过研究美国远程医疗发展历程发现,1999年平衡预算法案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是重要转折点。

图3平衡预算法案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是美国远程医疗行业发展的转折点
相较而言,我国远程医疗B2C模式刚放开,相应的配套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开展远程医疗B2C业务面临监管不到位,安全权责不明晰,网上问诊受制约,网售处方药未落地,尤其是医保报销尚未落实。目前,宁夏、云南等5省区正在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正在积极探索市场化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政策障碍有望逐步解决。
2、完成消费者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远程医疗发展的另一重要障碍因素便是消费者认知问题。一方面是患者对于移动端线上医疗的信任度不高,对传统面对面的诊疗模式依赖度高。另一方面,专家医生不缺患者,对移动医疗产品不感冒,并且如何通过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医生的积极性也是需要值得深思的问题。消费者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得以解决的问题,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很难凭一两个企业的一己之力完成,唯有顺势而为。
结语:乱战时代,踩准步点,一切皆有可能
互联网思维颠覆和改造传统商业已成为一种浪潮,而这一浪潮已经渗透至最为传统保守的医疗行业。在商业景象上,已经体现为“狂沙漫卷、乱云飞渡、逐鹿中原”的商业乱世特点,也就是说移动医疗行业正处于打乱战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拼的是速度,拼的是规模,拼的是人才,拼的是核心竞争力,一步领先可能意味着步步领先。
尽管我们认为,现阶段远程医疗B2C模式仍面临这样那样的限制,但趋势不会改变,而趋势到来的速度可能比我们料想的快!
马云曾经说过,“任何一次商机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任何一次财富的缔造者都必将经历一个过程:先知先觉经营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消费者。”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机会已然到来,先知先觉者需踩准步点,从足够小的点切入,随后以针扎破天,领跑远程医疗行业!
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医疗的春天已经到来!
汇医在线 HOSPMALL.COM
汇医在线 致力于
专业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汇医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