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热点】蔡江南:医疗服务痛点中的痛点(强烈推荐)
2015/11/24 汇医在线

     “痛点”从医生和医院的角度来说,他们有“痛点”,在疾病治疗过程当中我们有“痛点”,在医生培养和就业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痛点”。接下来我会做一些分析,包括我们医院也有许多的“痛点”在里面。

     接下来我集中讲两个最严重的痛点:

     第一,国家医疗服务和资源的倒金字塔的状况长期存在,而且继续在加剧;

     第二,在我们国家医生的资源极度短缺,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而且继续在加剧。

    

     我们看到国家的三级医疗,大量的资源和病人集聚在三甲医院当中,基层当中缺少资源。09年新医改以后,政府在基层也投了不少的资源,盖房子、买器材和设备。但是特别是我们广大的农民原来看不起病,在新医改当中有了医保之后,大家继续往三级医疗涌。我们发现我们国家医院增长的情况,800张床以上的医院从05年增长速度最快,超过300%;500张床以下的医院增长速度是慢的,大型医院都集中在塔顶。在我国2.5万家医院当中,三级医院只占7%,但是三级医院占了整个门诊服务的量45%,住院量35%。我们国家还有40%的医院是没有评级的,严格来说我们有四级的医院。05以来三级医院的门诊量增长速度是最快的,40%没有评级的医院门诊量不仅没有增加,还下降将近1/3。从住院量来看,三级医院的住院量增长的最快接近300%,没有评级的医院增长最快接近200%。这个情况从新医改以来没有没有改观,而且继续的加剧,金字塔的塔顶越做越大,塔底越来越薄弱,为什么找不到基层的医生和病人,他们本来非常的稀少,所以很难找到他们。

     第二个问题就是国家的医生,我们选了十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计算医生和人口的比例,中国在中间的位置,比印度高了一倍多,似乎还可以。但是我们国家200多万医生当中,我们来看他们的教育背景,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目前还有上百万的医生只能算是赤脚医生,如果我们做国际医疗的话把这部分数据给拿掉再和印度来比的话,咱们这个数据和印度是非常接近。也就是说咱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印度要高相当多的程度,那也就是在中国咱们对于医生的供求矛盾和短缺要远远高于印度,如果再和发达国家(美国)比,只有研究生的水平毕业的才能算医生,我们还有90%的医生都是研究生水平以下的,跟美国医生人口比少的可怜。这个情况是我们长期以来金字塔现象不能够解决,它背后根本的原因,因为咱们基层缺乏医生,特别是缺乏有质量、有水平的医生,这些病人不愿意到基层去(就医)。

     那我们再来看存在的严重矛盾,一方面我们缺乏医生,特别是缺乏有质量、有水平的医生,但另一方面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医学院的毕业生没有做医生。这张PPT是78年改革开放以来,医学院的毕业生和实习当中医生增加的人数:第一个十年远远低于新毕业的医生,增加的人当中超过一半是本科学历以下的人来做医生的。第二个十年毕业略高于医生,因为我们知道医生有退休的。第三个十年毕业生的人数大大的增加,所以医生的数据是偏低的。我们知道第三个十年当中也是高等教育和医学院扩招的时期,所以这个速度会比较快。我们看到08年到13年这6年当中毕业生和新增的医生是5:1的比例,如果考虑到有退休的医生需要弥补,我们至少发现有一半的毕业生没有做医生。

     那么从前面的数据我们看到了中国并不是说医生过剩,而是严重的短缺,但另一方面大量的人没有去做医生。这个矛盾不解决的话,咱们中国的医疗倒金字塔的现象就没有办法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也就没有办法得到解决,所以我说医生的问题是我们整个医健行业的“痛点”当中的“痛点”。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的程度是和医生就业的体制是联系在一起的。

    

     长期以来中国医生的培养制度中临床的实践部分是在医学院毕业以后完成的,所以有的人去了三甲医院,有的人去了社区医院,临床实践部分是在工作单位完成的,那这样的话过了几年后,社区医院医生再也无法到三级医院去学医了,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医生。但是在大量的国家,医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已经完成了临床的教育,去了诊所或者医院并不是说他的医学发展就中止了,大量的国外毕业生是在诊所中就业,但是它和三级医院仍然可以建立一个合同的关系,仍然可以到大医院当中去行医开方,而且医生和医院之间形成互相竞争的关系,好的医院和好的专家签约,而好的专家希望通过和好的医院签约提高自己的品牌,所以他们之间形成了真正多点执业的关系。因为大量的医生是自由职业,可以决定自己到哪里去签约到哪里去行医。

     在美国只有20%的医生是作为雇员,7%的医生是医学院的雇员,80%的医生是自由职业者,是在小诊所或者大的医生集团当中工作,他们自己是老板或者是合伙人,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就可以和大医院之间签约,只有这样的就业制度才能够使得医学院的毕业生大量的人愿意到基层的诊所当中去行医,去行医了以后他的收入不仅不少,而且继续可以和大医院之间有合作的关系。

     中国的医生就业和他的收入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医生的收入问题实际上是和他的就业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医生如果不能够自由流动的话,医生本身的价值和他的价格就不能够建立,没有一个标准。只有医生自由流动了以后,应该给他付什么样的报酬,就有一个市场的标准。所以中国的医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我们改革核心的关键点,也是一个难点的地方。医生问题反应了深层的生存体制的问题。

    

     我们要创新可以有三个层次的创新,有技术层面的创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有制度机制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是更多是行业的技术人员;商业模式的创新是需要学习商业知识的人员,那我自己在工作的中欧工商学院这是我们的专长;制度和机制是政府的作用。三层面的创新,可以举一些例子,我们看到技术的创新特别的活跃,特别是移动医疗的技术创新这两年非常的活跃。我们商业模式也有很多新的模式,制度的创新刚才讲到的医生问题的创新,我觉得需要根本上的制度和机制的的创新,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医疗和制度的创新结合起来,包括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的话,我们在医疗的“痛点”上可以做一些突破。

     医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我觉得第一点是落实医生多点执业,这个是对现有体制内的医生一个存量的改革。从增量的改革就是鼓励医生开办民营的诊所,我看到比较好的现象是今年我们国家的医生集团开始了大量的涌现,目前的医生集团是比较多的体制内的医生,没有离开公立医院,作为一个集体的力量对医生的多点执业创造机会和平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对体制内的医生风险比较小,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来学习创业和创新。

     我们做了一些区分,比如说医生集团和医生诊所,诊所是有自己的线下产地。目前大量的医生集团还没有线下的产地,但是我觉得他们会往线下走。我们看到医生集团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目前比较多的是体制内的,还有医生发起和非医生发起的,包括有互联网发起的医生集团,还有专科、全科,目前比较多的看到的是专科医生的医生集团,其实我们国家更需要的是全科医生集团,我们看到做得比较好的是深圳的卓正医疗集团,当然我也看到丁香园李天天做的基本上也是全科医生集团。我们看到国家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今天在做的很多创新项目都是和互联网创新是有关的,医生集团如果能够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非常多的创新点在里面。

     总结一下怎么解决医疗服务的“痛点”:医生问题是医疗服务“痛点”的核心,医生的就业制度又是解决医生问题的关键;医生的多点执业和创建更多的医生诊所,我觉得是改革的途径;同时我们说医生诊所和集团和互联网的结合是目前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汇医在线

     汇医在线定位“医疗天猫”

     是国内最先进的远程医疗第三方服务平台

     汇聚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信息更透明、选择更宽广的就医路径,助推分级就诊,降低就医成本,提高诊疗效率,积累医患数据,发展智慧医疗。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汇医在线App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汇医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