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头条】深度好文!“互联网+”为移动医疗提供的七大有力武器!
2016/1/7 汇医在线
国务院发文表态支持“互联网+”,带来相关政策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任务。完成所提任务的难度如何?移动医疗又该怎么借助“互联网+”东风,实现循序推进?快来看“互联网+”为移动医疗提供的七种有力武器!

武器之一:以线上线下连接解决患者“心塞”难题
“互联网+”医疗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移动健康管理、在线问诊等可以让医生在线充分倾听患者需求。电子病历记录、电子处方等技术有助于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互联网+”医疗有助于改变健康管理方式。
可穿戴设备、健康管理软件等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消费者持续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调整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做好疾病预防。这又能够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减少医院看病次数,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
“互联网+”医疗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基于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患者可及时获得医疗信息与医疗支持,主治医生可对患者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合理用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就医频次和医疗费用。

武器之二:由慢病管理切入“60+”医疗健康服务市场
慢病管理是“60+”的刚需市场。慢性病是占用医疗资源最高的疾病之一,约占70%的医疗卫生费用。而老龄人口是慢性病的主要群体。因此,面向老年人口的远程检查和监测、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药物依从性管理等医疗健康服务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腾讯于年初推出的血糖仪“糖大夫”正是这样一款医疗设备,通过将设备测得的血糖数据同步到微信上,从而达到远程及时监控父母血糖水平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年轻群体,老龄人口对互联网普遍存在认知和应用障碍。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仅占网民总数的2.4%。这就需要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中针对老龄人口特点加强用户宣传与培育。

武器之三:瞄准细分领域升维发展医疗可穿戴设备
未来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创新方向。从国外发展情况看,医疗可穿戴设备往往专注于医疗技术细分领域的产品创新和应用。
1.记录更精细化体征数据的可穿戴设备。除了记录常规体征数据外,还可记录皮肤温度、眼球活动等数据。
2.具备血糖、甲状腺、眼部疾病等检测功能。
3.具备生物识别、提醒功能。
4.针对特定人群的可穿戴设备。比如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康腕带,能帮助父母监测宝宝睡眠、心率等信息的婴儿脚环等。

武器之四:将医疗数据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医疗数据共享、开放面临“三座大山”。
1.数字化程度不高导致“原材料”缺乏。我国医疗行业每年的IT投入规模仅占卫生机构支出的0.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3%-5%的水平。电子病历、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体检中心管理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例均不足50%
2.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无法流动。由于数据采集交换标准、接口不统一,医院内部及医院之间多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医疗数据的离散分布削弱了医疗系统的数据整合和挖掘能力。
3.隐私壁垒导致数据无法大规模使用。医疗记录、疾病档案往往涉及个人隐私,但如何对数据进行脱敏和规范管理,以保证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医疗数据的深度应用,还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
我国或许可以这样开放共享医疗数据?
1. 医疗服务消费者端数据的标准化与开放共享。这涉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药物不良反应、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健康数据等。
2.基于医联体、医生集团等实现区域数据共享。医联体通过纵向医疗数据的打通共享,有利于抑制医院过度医疗、重复检查、重复用药。
3. 鼓励互联网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共享数据。

武器之五:鼓励医生/医院主动拥抱互联网
医生/医院需主动拥抱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向诊疗环节渗透。
国外版的“互联网+”医疗,我们可以借鉴什么?
借鉴1:Epocrates:为医生提供手机端的临床信息
这款软件有着数以千计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信息,包括药效、副作用、剂量、药物相互作用、价格、医保情况等,可为医护人员提供便利的查询功能,并且还有许多其他专业医疗功能,甚至还能通过软件进行医疗计算,医生每天可节省20分钟以上的临床决策时间。
借鉴2:在零售药房开诊所
美国最大的零售药房西维斯首创在零售药店里开展MinuteClinics小诊所服务,主要为消费者提供三大类疾病诊疗服务:普通疾病服务,轻微外伤以及皮肤病服务,面向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监测服务。病人的每次就医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患者的电子病历也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共享。
借鉴3:医疗设备领域的“Uber”
Cohealo致力于帮助医院最大化现有资源设备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盈利水平。该公司主要通过连接所有的设备以消除出租或购置设备的冗余量。
借鉴4:Mousera:重新定义新药研发模式
Mousera正致力解决“药物研发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落后”的痛点问题,从而提升数据价值,加速临床前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基于Mousera的平台,研究人员可以设计、运行和分析实验,并迅速获得结果,更准确地预测药物对人体的作用。

武器之六:用资本驱动以医疗资源为核心的新业态发展
投资重点应由以消费者为核心向以医疗资源为核心的互联网医疗创业项目转移。目前资本市场上的项目多以消费者为核心,提供挂号预约、在线咨询、健康社区、慢病自我管理等功能。这些项目普遍面临商业模式不清晰、用户粘性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
反观国外互联网医疗的融资项目,除了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健康IT项目外,还有很多以医生为核心的创业项目,涵盖辅助诊断工具、管理患者、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临床会诊、与患者沟通、医学研究等功能。这些应用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和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医生应用的积极性高,进而导入C端用户,从而双向增强医生和消费者的参与度和粘性,进一步凸显互联网+的价值。

武器之七:推动政策同步突破
我国现有医疗体系下,医院和医生普遍缺乏基于“互联网+”提高诊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动力,医药电商、远程医疗、在线诊断、“互联网+”慢病管理等细分市场的发展也需要医药分离、自由职业、医保支付改革、数据共享等政策的同步落地。因此,解决现有医疗体系面临的本质问题,“互联网+”医疗百亿级市场的解封,都需要政策上的同步突破。


汇医在线
汇医在线定位“医疗天猫”
是国内最先进的互联网医疗第三方服务平台
汇聚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信息更透明、选择更宽广的就医路径,助推分级就诊,降低就医成本,提高诊疗效率,积累医患数据,发展智慧医疗。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汇医在线App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汇医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