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克闹,不要闹 ——直接扔进监狱,看看国外怎么治理医闹!
2016/2/23 汇医在线

     导读

     近日,一对华人夫妇在美国强势医闹轰动朋友圈,中国医闹走向世界,最终被直接扔进了监狱,在国外,相关法律会严惩暴力伤医,一旦发生,便成为重大新闻。

     故事是这样的:

     医闹被敲断了胳膊、扔进监狱

    

    

     一位华人病人家属在美国某家医院的急诊撒野,医院随即报警。警察赶来后,病人家属企图用手掐护士的脖子,被警察用枪托硬生生地敲断了胳膊,并强行带走。美国警察给出他两个选择:要么被递解出境,要么被诉二级谋杀,在美国坐牢,面对美国法律,病人家属后悔万分。情急之下,他的爱人去找护士私了,警察得知后,又以“向受害人行贿”为由,将其逮捕。4天后,夫妻二人,被遣返回国。护照上盖了“黑戳”,20年不能再次进美。他们的孩子继续在这家医院接受治疗,暂时由美国社工照顾,痊愈后送回国。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医闹被直接击毙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MGH)一位精神科女医生正在医院五楼给病人做治疗,突然有一个精神病患者冲进,并将这位女医生捅了一刀,顿时血流如注。大家由于害怕都从五楼往外跑,这时,正好有一位下班的保安在楼内,他迅速冲向五楼,劝说这位病人放下凶器,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掏枪将其击毙。据报道,这位病人患有严重的双相精神疾患,而这位保安不是MGH本院的工作人员,只是事发当时正好在医院。事后确定,该病人已确定死亡,女医生没有生命危险。经过波士顿司法机关鉴定,该保安拥有持枪执照,并且司法认定其行为合法,这名保安被当地媒体称之为英雄。

     美剧里我们看惯了长腿帅哥突然掏抢,酷得让人毫无抵抗力,发生在现实版美剧里的医闹,原来也是会被帅帅哒警察哥哥直接上枪的。

     医疗纠纷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但是总体来讲,国外因医疗纠纷发生恶性案件的情况并不多,这得益于国外医院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的纠纷解决体系。

     医疗纠纷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但是总体来讲,国外因医疗纠纷发生恶性案件的情况并不多,这得益于国外医院先进的服务质量和完善的纠纷解决体系。

     美 国设伦理委员会、加强安保措施、医疗责任保险

    

    


     1、几乎每个美国医院内都有一个风险管理部门伦理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医疗失误。他们从专业技术的角度,调查有争议的案例,以判断主管医生是否尽责尽力以及是否有过失。如发现主管医生有过失,他们有权对责任人进行专业处罚,且还要向司法部门报告。伦理委员会成立之后,医院的医患纠纷大为减少。

     2、美国医院有超强的安保措施,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危险,躲避伤害,有效防卫。美国医生在处理医闹事件时一般“先软后硬”如能判断病人出于病情原因或服药影响,在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伤医丶医护人员一般不会轻易报警,只会试图远离。出于对病人的尊重,他们往往选择默默忍耐和增加医患沟通,继续提供治疗。

     3、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在美国,医生必须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患者也必须购买医疗保险,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由双方保险公司出面解决,这样就能减少医患之间的直接冲突。而医患之间一旦发生暴力冲突,医院便会报警,警察会及时赶到,在第一时间控制并带走袭击者。如医生受伤严重,向法院申请索赔,伤人一方将会面临巨额赔偿金。

     英 国提升服务力求避免纠纷、设立伦理委员会

    

    


     1、服务态度差 、信息不公开等都是容易造成医患纠纷的原因,英国通过优化服务来防患于未然。英国的医院按照管理方式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英国本国公民和在英国合法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国人都可以享受公立医院的免费医疗服务。

     2、大部分的英国医院里面都有一个伦理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医院成立的,但是不隶属于医院,而是相对独立。

     日 本设立医疗评估机构、法律手段

    

    


     1、日本1995年成立了医疗评估机构,监督医院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对所有医院进行综合评分,评估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并在网上公布结果。院方通常为医生购买保险,许多小的纠纷或事故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得到解决,不至于酿成大的纠纷。

     2、法律手段协调双方关系,做到发生医疗事故有章可循。按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日本的医院要向有关部门报告。有关部门要向病人家属作出解释,属于院方的错误,医院要真诚道歉,并在经济上给予赔偿。如果有医患双方对责任承担存在争议,可诉诸法律,不过大部分医疗诉讼案都以和解方式解决,这反映出医疗诉讼案对原告造成的巨大心理和经济压力,种种原因使很多患者家属最终选择通过和解结束官司,拿走一笔数额可观的赔偿金了事。

     德 国设医疗事故调解处

    

     设医疗事故调解处:设医疗事故发生后,病人或者其家属一般首先与当事医生或者院方进行直接接触以确认事实,并协商可能的赔偿问题。如果这一措施没有达到效果,病人可以向一个叫做“医疗事故调解处”的机构求助。调解处是德国设立的专门负责医疗事故庭外解决的机构,由各州的医生协会单独或者几个州的医生协会联合设立。

     调解处的工作人员由法律界人士和医生组成。在接到病人关于医疗事故的陈述报告后,调解处会根据情况组成一个专家小组,而该小组中必定有一名医生与涉嫌造成事故的医生从事相同的专科,以保证对事故发生的过程进行专业鉴定。

     印 度为医生配保镖

    

    


     聘请身材健壮、手臂上有纹身、看上去足够“震慑”人的保镖站岗,防范医闹。遇上事发,“医生护卫”每天以三班倒的方式轮流值勤在医院最繁忙的部门,尤其是急诊室、手术台和停尸间,那里经常会聚集大量病人亲属和好友。因此保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维持排队秩序,尽力疏导人群。

     一家名为乌帕德希雅的印度医院,在医护人员遭遇患者曲棍球袭击后,无奈聘请了21位之前从事酒吧门卫、贴身保镖或摔跤手的专业保镖协助医院的安保工作。这些保镖分三班执勤,驻守在医院的繁忙区域,重点守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急诊室和产房。

     加 拿 大“白色警戒”医院防暴反应机制

    

    


     加拿大2008年4月出台的“院内攻击性行为的防范与治理机制(PMAB)”。这份被称为医院防暴反应机制的系统中,核心部分就是“白色警戒”。“白色警戒”主要指医院内配置专门的应急安全工作组,协助医疗工作者处理来自患方可能发生的暴力威胁行为。

     “白色警戒”的启动和运行程序涉及医护人员、白色警戒行动组负责人、行动组成员、系统负责人几个基本环节。比如,当医护人员发现危险状况时,可立即呼叫白色警戒行动组,程序即刻启动,行动组成员会立刻到位,协助排除暴力威胁。但PMAB同时也规定,如果遇到极端危险情况,如武装分子威胁,医护人员应当优先选择报警,随后再启动白色警戒。

     澳 大 利 亚通过保障医护人员工作安全的决议

    

    


     2011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护士学会第66届年会一致通过了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议,旨在加强各医院的安全保障工作,以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各医院及各急诊部门配置的保安人员数量不得低于强制要求的最低标准,同时呼吁加强其他安全措施,如强化安全培训、刀具(包括餐刀)管制、来访记录,以及警方支援等。

    

     一旦在国外发生医疗纠纷,切忌“医闹”,不少国家的医疗机构有配枪驻警,类似大陆的“医闹”行为在海外可能导致警察使用武力。好在海外医疗方面的法律较为完备,所以患者可先与医院协商,如若不能妥善解决,则可通过律师起诉来保障自身权益。

     所以,无论如何,医护人员都不应该遭受暴力对待。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以负责的态度去解决矛盾,防止暴力冲突升级,他们应该获得必需的政策支持、工具支持。

    

    

    

     汇医在线

     汇医在线定位“医疗天猫”

     是国内最先进的互联网医疗第三方服务平台

     汇聚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信息更透明、选择更宽广的就医路径,助推分级就诊,降低就医成本,提高诊疗效率,积累医患数据,发展智慧医疗。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汇医在线App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汇医在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