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泰菜餐厅,38天开一家店,门店数超过王品!【第913期】
2016/8/21 餐饮O2O之道

     第913期

     .

     这家泰菜餐厅,38天开一家店,门店数超过王品!

     导 读

     瓦城泰统去年缔造三冠王:单一品牌开店数、净利率、每股获利皆上市柜餐饮业第一,只攻东方菜的它,如何胜出?

     在餐饮业,店数多不稀奇,但店数多又赚钱却不易。

     全台最大东方菜连镇集团瓦城泰统将喜孜孜迎来三个第一:单一品牌开店数最多、净利率达9%、EPS超过十元,获利称霸上市柜餐饮企业。

     过去五年瓦城每股获利都接近一个股本,前年遇到食安风暴,对瓦城获利率毫无影响。

    

     旗下泰国菜餐厅瓦城在台湾有五十五家,店数比王品集团旗下的石二锅还多,泰国面大心一年半开十四家店,平均三十八天开一间店,也相当令业界惊讶。

     瓦城泰统董事长徐承义指出,这速度看起来快,但都在掌控中,是因瓦城独创的「东方炉炒系统」发挥作用。这是把菜色研发、食材跟厨艺标准化的过程,是瓦城累积二十六年的功力。

     徐承义曾经引用《从A到+A》的管理理论比喻瓦城的营运,优秀的公司必须先厚植实力,才能突飞猛进,就像是推动巨大、笨重的飞轮,一开始得很费力才能启动飞轮,但是,长时间下来,飞轮累积动能后,就会自己快速奔驰,这就是瓦城的写照。

     起步慢

    

     做厨艺sop 师法跆拳道

     养炉妙人才

     创业二十一年,徐承义才开30家店,速度平缓,但当人才培养、菜色研发制度化就绪,飞轮滚动动能加快,近五年就开出65间店,展店速度加快。

     瓦城总监蔡秉铮表示,开店速度快是「有迹可循」的,一般中餐大厨都藏私,炉炒人才最难培养,瓦城的研发团队就把厨师的厨艺系统化。

    

     “

     以火候为例以炉火高度跟颜色(如蓝黄火)的比率,区分为八种,教厨师依锅子被烧红、水冒泡的程度,判断下食材的时间,师法跆拳道,以颜色区分十一级培养厨师。

     厨师不仅要会做菜,还得会用计算机,每道菜的食材大小、颜色列入计算机考题,三到四个月就得学会一级,有一次补考机会,认真学习多半会过关。

     晋升到蓝带以上的厨师开始学管店务、食材成本管控、压低报废率等,目前约有五十人晋升到最高段。”

    

     厨艺学院除了在标准化厨艺,更重要是深谙厨师心理,一来未来升迁学习之路清楚可见,更愿意留下来,降低厨师离职率;一来计算机考试公平、透明。现在七百多位厨师都是厨艺学院培养出来。

     重深耕

    

     一碗面磨26年拉高门坎

     换9%净利率

     当厨师人才稳定,徐承义并不急着创新品牌,他说湘菜要跨川菜和上海菜仅一线之隔,但没准备好,他不轻易出手,反倒选择做深现有品牌。

     王品跟瓦城的成立时间相差不远,但是王品在成立第九年时就由西餐跨入日式餐点,瓦城泰统却是成立第十六年才跨入湘菜,相较于王品品牌种类的宽与广,瓦城品牌数仅有王品的五分之一,则显得力求窄与深。

    

     “

     徐承义说创新品牌有两个原则:一为复制门坎高,二为产品独特性。

     以大心为例,过去能士买到两百元以上的面食仅有日式拉面,徐承义能研发一碗售价二百五十元的泰式面,背后是二十六年的菜色研发与复制能力的累积。

     以研发来说,徐承义说,当时市场没有泰国面连锁,他是以「一碗面解决一餐」的目标研发,一碗面放上炸金针菇、虾子、猪肉、高丽菜等有十种以上配料,光面条,徐承义就试了十多种,蔡秉铮指出,大心只有六种面,但是花了六个月研发时间,当时他跟徐承义天天吃面就是为了找出完美汤头与面条。”

    

     大心的复制门坎也比一般面食连锁店高,日式拉面店厨房只需三人,负责下面、汤头与摆盘,但是大心每碗都是现点现做,需要用到六人,而且厨房没有聘雇工读生,都是厨师调理,以点菜率最高的海鲜酸辣面为例,炸金针菇、煮虾子、下菜、组合配料、煮面、摆盘都有专人负责。

     徐承义说,比起设定的价格,他更在意「价值」,一碗面不仅要吃饱也要好吃,他坚持,大骨汤由处理食材的资运中心统一制作,再分送各店提高效率,但是虾子须在店头肉放入汤能煮出鲜味,再挤几滴柠檬汁才能上桌。

    

     这是经过上百种尝试,在美味与效率化间找出的平冲点,南侨董事长陈飞龙在国际美食论坛演讲提到,面食作业快速,相较于米饭类也容易标准化,是下一波外食产业快速成长的餐饮类型,瓦城的大心,就切到这块市场。

     王品近期遇到品牌扩张太快,互蚀市场,各品牌获利状况不一,正在重新调整口牌定位与特色;但是,品牌扩展慢的瓦城反而每一个品牌都赚钱,以大心来说,每年净利率约为9%,随着日数增加,获利率有望再提升。

     师大运动休闲与餐饮管理研究所教授王国钦认为,瓦城人才培养就绪,未来组织成长的压力加大,势必加速创新品牌的速度,在成长与稳定间的平衡,是未来能否持续成为获利王最大挑战。

     来源:商业周刊

     责任编辑:哗啦啦-刘硕

     喜欢请关注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餐饮O2O之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