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喝粥的人最长寿,趁秋分喝一碗养生粥
2016/9/26 林佳中医馆

9月22日是“秋分”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快速下降,昼夜温差加大,气候干燥,我们的身体也变得脆弱起来,稍不留神就容易感冒、咳嗽,肺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在此时也容易复发。
这时若能吃些温食,特别是喝碗热气腾腾的粥,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效。

粥,天下第一补

《札记》中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
颜老认为,人至老年,生理机能老化,所需热量减少,消化功能衰退,其饮食应以少而精、清淡熟软为宜。
喝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老人食粥益寿,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
夏秋交替之季,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
4个好处让你爱上喝粥

首先,粥能帮助补充水分。
粥既适合北方天气干燥的秋冬,也适合南方汗流浃背的夏天。
粥的含水量通常高达90%甚至更高,而且粥里的水和淀粉结合,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慢,在人体留存的时间较长,比单独喝水让人感到更加滋润。
其次,粥有利控制体重。
粥体积大而能量密度低,“干货”比较少。100克大米饭所含能量超过100千卡,而100克稠粥只有30千卡左右。
第三,粥有益肠胃。
特别是在肠胃功能低下,或者发生肠道感染、腹泻等情况时,都最好喝点粥。
即便没有胃肠疾病,如果吃了太多的油腻食物和高蛋白食物,人也会觉得食欲不振,这时候喝两餐粥,就能让胃肠暂时休息一下。
不过,并不推荐喝白米粥,它虽然容易消化,但营养价值较低,对于控制血糖和体重都极为不利,最好用杂粮豆类来煮粥。
最后,粥帮助人们实现主食多样化。

杂粮豆类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如果用来煮饭,很多人觉得难以下咽;而煮粥之后,口感就变得令人喜欢。
不同人群,喝粥加不同料
粥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说,喝粥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孩子和老年人煮软烂
老年人及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由于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吃太多粗粮会增加胃肠负担。
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可选择小米、大黄米、糙米等易消化的粗粮,烹调时要把粥煮得软烂黏糊些,以利于消化吸收。
另外,粥里加点山药、莲子、南瓜等容易消化的食材也很不错。
青少年和体力劳动者加坚果
除了选择燕麦等蛋白质较高的粮食熬粥外,还可以加些花生、核桃碎、瓜子仁等坚果种子,不但能补充营养,还能使粥的香味更浓。

这类人熬粥时还可以加点瘦肉,但一定要少放盐。
应酬多的成年人添杂豆
成年人尤其是男性同胞一到中年,很多都面临体重增加的问题。
长期坐办公室活动量少,很容易囤积脂肪,而且平时免不了喝酒应酬,对肝脏和肠胃功能都不利。

对于这类人群,可以在粥中加入杂豆(如红豆、绿豆)及蔬菜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脂肪、胆固醇代谢,同时也能保持血糖稳定。
育龄女性放猪肝、瘦肉
动物性食品是血红素铁的良好来源,因此这类人群在熬粥时可以加点猪肝或瘦肉。
电脑一族多深色原料
办公室一族经常面对电脑,可在粥里加些护眼食物,如深色的大黄米、小米、黑米、紫米、枸杞、胡萝卜等。
大黄米、小米等深色食材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能转化为维生素A,有益眼睛健康,而黑米和紫米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抵抗眼睛衰老。
秋季多喝5款养生粥1莲子粥
莲子20克、大米100克。莲子、大米分别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先用旺火烧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熟烂稠厚即成。
2山药粥
山药100克、切成块,大米100克。大米如常法煮粥,米熟时加入山药,一起煮至熟烂时停火。
经常食用可以健脾止泻、补肾固精、聪耳明目、延年益寿。

3黑芝麻粥
黑芝麻20克,大米100克。黑芝麻与大米同煮为粥。
经常食用有补益肝肾、滋补五脏、润肠通便、乌发养发的功效。

4核桃仁粥
核桃仁30克,大米100克。大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核桃仁,继续煮片刻即可停火。
5羊肉粥
羊肉末50克,以黄酒、酱油调味,大米100克。
经常食用能健脾益气、温中暖下。

最后要提醒大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水肿的病人,喝粥时最好不放盐,淡食较好。
糖尿病、高血脂、肥胖者最好不要在粥里放糖,另外一定要把粥计算在主食的量里,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林佳中医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