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注意!查成绩、挑学校、选专业,应该这么做…警惕高招骗局一定当心!
2016/6/9 广州日报

为期两天的2016年普通高考于昨日下午结束。据悉,今年高考全省违规违纪考生共计11人,全部被取消考试成绩。目前,省教育考试院已开始对考生答题卡进行扫描,评卷工作将于6月12日开始,高考分数预计于26日左右公布。6月27日,广州市招考办将举办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考生可以到现场参与。
全省6人作弊5人违纪
广东省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6月7日、8日两天考试情况看,全省考试进展顺利,没有发生重大的违纪舞弊事件。

据初步统计,今年高考全省违规违纪考生共计11人次,其中违纪5人次,作弊6人次,违规人数比往年大幅减少,违规违纪的考生将被取消考试成绩。
6月备忘录
12日:开始评卷
12日至14日:教育部高校招生网上咨询
22日至28日:教育部高校招生网上咨询
26日左右:广东公布高考分数
27日:广州市招考办举办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
今年二本志愿数增至11个
今年广东高考二本AB批次合并后将共设11个平行志愿,较以往新增3个平行志愿,此举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空间更大了。相关学校建议,要注意冷热门专业分数的梯度,合理选择专业。

第二批本科批次的普通类(含文理科)仍实行平行志愿。其中:第一组院校志愿数设置为7个,第二组院校志愿数设置为4个。第一批本科批次普通类平行志愿院校志愿数参照第二批本科批次执行。
二批本科院校合并录取批次后,没有改变学校的办学性质。原来各类学校的收费管理方式不变,公办院校仍执行公办的标准收费、民办院校仍执行民办的标准收费,具体收费标准以省发改委审批核定或备案公示为准。考生报考时,应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实际进行报考。
省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对广大考生而言,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范围和空间。一是考生可选择填报的院校空间更大了。如:原来可能只能读二本B民办院校的考生,现在也有机会填报公办本科院校了;二是考生可选择的专业志愿的空间更大了。公办和民办高校之间的界线消除后,有些考生就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而是更好地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志向、优势以及家庭条件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招办副主任赵爱党表示,省内二本院校大约50多所,合并成一个批次。也就是说,要从50多所院校中选取11个学校。
赵爱党表示,合并后会让学生更注重专业,选择心仪学校的特色专业。原来二A分数比较低的院校和二B分数比较高的学校,之间会产生竞争,一些以特色专业见长的二B院校有望招到更优秀的人才。他表示,这对广外南商学院来说非常有利,往年,学校招生中大概有20%的学生成绩达到二A线以上,特别是小语种专业,能招到更高分数的学生,今年这一比例还有望提高。
批次合并对各校分数线会有什么影响?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学生而言,学校数量大了,选择多了,不过,这也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学校时要做足功课,多花点功夫。
提醒:了解“平行志愿”准备报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考生,目前考生应开始了解广东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了解掌握“平行志愿”等投档录取相关政策,以及高校招生章程,为志愿填报做好准备。建议考生在成绩公布前,根据本人的考试情况,先进行估分,了解分析拟报考高校有关信息,模拟填报,提出志愿填报的方案,以便在成绩公布后更好确定志愿。
6月27日举行招生咨询会
高考结束后,市招考办将在6月27日举办“广州市2016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让考生在与高校直接沟通咨询中了解录取规则、获取填报志愿指导,届时也将通过短信、媒体和网络等方式通知考生参与咨询。
教育部:6月12日启动高考网上咨询
据新华社电 为加强对考生报考高校的服务,教育部“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将于6月12日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正式启动。
今年网上咨询活动分二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6月12日至14日;第二阶段6月22日至28日;每日咨询时间9时至17时。“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中,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大多数跨省招生的本科院校将在线回答问题,另外福建、河南等部分省市将在平台举办省市咨询专场,具体安排届时在平台发布。
请广大考生和家长网上咨询前,先浏览《咨询须知》和各招生单位发布的最新信息,了解更多相关情况,提高咨询效率。高考咨询周网址为
http://gaokao.chsi.com.cn http://gaokao.chsi.cn
新闻加点料
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骗子四处活动。
考生家长一定当心,
别让孩子十年寒窗白吃苦了!

近日有媒体记者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高招诈骗”判决案例,共计52例,涉15个省市。骗子虚构招生的大学涉及31所,其中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最受青睐,谎称是985、211的大学占六成。
北京西城法院程杰法官提醒,高校招生、选拔均有着明确制度、程序,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花钱就能上大学”。
数据分析
高招诈骗6至8月高发记者统计发现,2014年以来的“高招诈骗”判决52例,涉15个省市,其中河南、北京和河北最多,诈骗6月至8月高发,占六成%,这也和高招时间密切相关。
记者发现,八成诈骗案以“全日制本科入学”和“统招身份”为诱饵。

谎称985、211的占比六成
52起案件中,近六成“幌子”为985、211大学,军校占到17%。谎称“能办理入学”的学校中,武汉大学被提及最多,共有6次,其次是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
52起案件中,只有8起受害人“有学上”,但与承诺学校不同,学生要不上的是网络学校,要不就是成人教育;另外44起均“未办成”。
典型案例
为骗考生家长 篡改网站招生信息2012年7月,被告人张小雷冒充高校教师,谎称能点招诈骗4人82万。为使家长相信孩子已被高校录取,张小雷找到罗某(已判刑),在高校网站添加考生录取信息。
罗某找王某甲(已判刑),王某甲找到宁伟(已判刑),宁伟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网站漏洞,注入木马后,将李某等4名考生信息添加到该校网站本科生录取名单中。

谎称帮上北京工商大学诈骗
2014年3月至7月,康某在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万霖大厦一层开了一家名为沐欣(北京)教育咨询公司,谎称可以帮被害人的儿子上北京工商大学等骗取7名家长等60万元。
2016年3月,海淀法院公布以诈骗罪判处康某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1万元。
法官说法家长不要轻信“花钱就能上大学”
北京西城法院刑事审判二庭程杰法官说,一些成绩不理想或成绩踩钢丝的考生家长以为“花钱能上大学”,想办法托关系、走后门,骗子谎称自己是招办人员或有“特殊关系”,暗示可以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进行诈骗。
程杰表示,高校招生、录取均有着明确的制度、规范,211、985院校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军校招生也有严格规定,“学校不会录取不符条件的考生。一些家长觉得托人上学不光彩,不愿意公开,导致上当后也很难再把钱要回来。”
高招诈骗手段
1.家里有关系可办成统招生
以华侨班、课程班的名义收取办事费,承诺之后会通过关系为学生办理正规的统招生。谎称自己亲属是部队领导、教育部门领导,承诺走后门办事。
2.谎称购买内部指标加价卖
成立教育咨询公司,谎称可以找关系买内内部招生指标,加价出售,通过熟人介绍“客源”。
3.谎称负责高校工程可办入学
谎称负责某大学留学生装修项目、消防项目、以及某高校新媒体产业园区项目,表示有能力帮人办理入学事宜诈骗。
综合信息时报、法制晚报等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州日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