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连续报道 户县太平峪河道违建强拆
2016/8/7 唐朝美食

关注食品、餐饮、酒店、日化、服饰、珠宝、卖场等消费安全,支持食品时尚产业发展,引导消费新时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秦都市报“唐朝食尚报道”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为吸引游客,每入夏季,太平峪河道里都要违规搭起许多凉棚,年年都在上演这个局面,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让人担忧。而对于有管理权的多家单位来说,频繁治理却难达治理效果。搭建后拆除,拆除后再搭建,如此反复的状况,是监管力度欠缺还是搭建者太胆大妄为?多个部门管不住一条河,如此尴尬局面的背后,不禁引人深思。
回访河道内又现乱搭凉棚
8月1日,本报报道了《户县太平峪河道违规搭凉棚让人忧》一稿,尽管引起的社会反响不小,却依旧阻挡不了利益驱使的农家乐险中求财。8月3日,记者再次回到太平峪,河道里还是随处可见游泳、玩耍的游客,河道两边违规搭建的凉棚也依旧维持原貌。
依旧是在西寺沟,河道边的农家乐依旧在河道里搭满了蓝色的凉棚,尽管不是周末,但进山的车辆和游客完全不亚于周末。这些农家乐搭建的凉棚首尾相连,就搭在沿河道修建的平台上,足足有四五十米长。
记者看到,几乎每个凉棚下,都坐满了吃饭的游客,有的甚至还在河道里架起了烤炉。顺着其中一家农家乐修建的台阶下到河道边,记者看到,这些凉棚都是钢铁构架,上面为蓝色的防雨布,棚下摆放的都是普通的塑料桌椅。
“在农家乐点菜的话,凉棚就不收费,他们还可以提供烧烤炉。”正在用餐的一桌游客告诉记者,最近天这么热,在河边吃饭凉快,而且这都是水泥修的台子,不会不安全的。就在这时,这家农家乐的老板走了过来说,“随便坐,这七八个棚子都是我家的,坐下再点菜,要自己带了食材,还能烧烤。”
“这台子不是都拆掉了?安不安全啊在河边吃饭?”见记者询问,农家乐老板笑了笑说,“上个月是拆了,但是拆了之后我们又搭起来了,就是水泥台子嘛,找个工人一晚上就建好了,不会不安全的,这几天天热,山里很久都没下过雨了。”
“那不会有人巡查吃一半被赶走吧?”记者接着问,农家乐老板笑称,“怎么可能,这都一个月了,拆完我们很快就搭起来了,从来没人来管过。”
临近下午,进山的车辆更加多了起来,而记者观察,这些游客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选择沿途的农家乐,点了餐就坐到河道边,还有的会脱掉鞋袜在水里玩个畅快。
调查事故频发难挡乱搭脚步
尽管提起危险,所有的农家乐和进山的游客都不以为然,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山洪危险,却无不给游客敲响安全的警钟。
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就来过太平峪,“那个时候也不完全是水泥台子,但是也有少量搭建的凉棚,大部分还是农家乐在河道里支起的烧烤炉。”由于能和河水近距离接触,逐渐的这样临水的凉棚成了太平峪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去年8月3日,洪水突袭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河村,致使9名正在河道里用餐的游客被洪水冲走遇难,惨痛的教训之后,秦岭各个峪口都不再允许在河道里乱搭乱建、在河道里用餐,但这些都阻挡不了违建的脚步。
“山洪暴发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遇到后果是毁灭性的。不敢想象如果太平峪遇到山洪,这上百家在河道里的农家乐会造成多大的悲剧。”吴先生说,“难道为了亲水、为了避暑、为了生意就可以不顾法律条款?就敢赌上性命?”
据记者了解,从6月1日起,陕西就已经全面进入汛期。并且受全球气候影响,今年的降水将比以往偏多,出现暴雨、洪水泥石流等极端天气的可能性较大。而秦岭72峪处在的秦岭北麓,属于暴雨山地灾害高发区,历来是西安的防汛重点。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河道里的违建却一拨接一拨,拆除像是只走了个过场。”进入夏季之后,几乎每个周末,只要有时间杨女士就会带家人来太平峪乘凉,她说,“如果只是竖一个警示牌而不加强日常的巡逻,那治理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只会像小峪一样,悲剧还会再次重演。”
治理多方都在管却难以奏效
根据《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严明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违章房屋、存放物等,而今年5月6日,西安市政府又发布《西安市加强户外田野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对位于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建设施,以及侵占河道的农家乐,一律予以取缔和拆除。
如此强压之下,太平峪的河道违建为何拆了又重建?离开太平峪口之后,记者来到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一探究竟,而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我们早上开会研究过了,但我们分管防汛的领导这几天住院请假了。”
随后,一位自称名叫郭佳的管理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16日的拆除行动,当时的报道表述并不准确,实际主要是由户县水务局组织其他部门,作为我们来说,只是作为当地政府,协助影响河道行洪设施的拆除。”
“牵扯到拆除,是执法行为,只有水务局才有执法权,我们没有执法权,所以我们只是配合工作,与河道有关的都归水务局管,我们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只是负责管理村民的民政和社保。”
郭佳继续说道,“今天看到报道之后,立刻就派人上去巡查了,而且也联系了水务局进行下一步的拆除,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拆除一定需要水务局这边手续各方面完善之后,才能下发拆除通知书,其他的你们可以咨询一下水务局。”
根据这位郭姓工作人员的说法,记者随后联系到户县水务局,水务局下属的太平河管理站贺站长告诉记者,6月份的拆除行动之后,我们每天都会派两组人员进山巡查,周六周日都不休假,以巡逻车播报的方式,在车上装了高音喇叭,劝告群众不要乱搭乱建以及游客不要下河。”
“至于上次的拆除行动,我们没有执法权,是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牵头组织的,联合各个村镇职能部门以及公安的行动。”贺站长说,“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的前身实际是太平乡乡政府,他们与村干部沟通起来,相对工作好做一些,水务局也是配合工作。”
“而且我们今天已经下发了通知,通知各个村的职能部门,要进行下一步的拆除行动。”贺站长告诉记者,至于具体的拆除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
“每天都巡逻为何山中的乱搭乱建依旧猖獗?难道巡逻过程中不制止么?”面对两方管理部门顾左右而言他的答复,游客杨女士提出如此的疑虑,如果制止了,为何每次进山,河道里的凉棚都原封不动?
疑惑监管力度欠缺引发乱象?
太平峪河道搭凉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年年都在管,可似乎年年都管不住。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在连日来的调查采访中,有人说,是违法成本太低,一个凉棚数百元的投资,一个夏季,却带来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致使出现难以制止农家乐险中求财的局面。也有人说,是执法单位监管力度欠缺,工作责任感不强致使产生的必然结果。
客观分析,这些说法或许都是出现执法人员前脚刚走,农家乐后脚河道施工搭建的原因。面对农家乐“煞费苦心”的“猫鼠游戏”,执法部门也感到颇为无奈,三番两次的反复出现,难道就管不住吗?
一位曾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对于秦岭的治理工作,其实省、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一直都未停歇过,针对秦岭浅山区乱采滥挖、乱排滥放、乱搭滥建、乱砍滥伐现象开展过多次专项治理工作。他认为,治理工作要见实效,只要满足两方面的条件即可。一方面是进山游玩休闲市民自觉抵制违规乱象和爱护秦岭。另一方面,执法部门巡查监管力度不能松懈。
“举个简单的例子,秦岭违建别墅长达数十年,成因错综复杂,这问题远比河道搭建凉棚要难治理,但2014年4月份,展开了一场秦岭北麓违建整治风暴。截至2014年底,秦岭北麓西安段202栋违法建筑处置工作完成。”李先生说,拆除违建,就是通过法律武器实现了“快刀斩乱麻”的效果。
频繁治理,却每每都不奏效,河道中违建建了拆,拆完又重新搭起,职能部门答复天天都巡逻,农家乐却说从来无人管,多个部门联合却管理不好一条河,如此尴尬境地,如何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户县整治太平峪河道违规搭建
未自行拆除今将予强拆
本报讯(记者李梦倩)太平峪河道违规搭建凉棚,在本报连日对此关注和报道过后,4日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农家乐经营者于5日前自行拆除凉棚,对不听劝阻者,将对违规搭建的凉棚集中拆除。
8月3日,在本报《太平峪违规搭建管不住?》的报道中,频繁发生的山洪事故,却难挡太平峪河道里乱搭凉棚的脚步,职能部门多次答复会加强管理,然而多个监管部门始终管不住一条河。
4日下午,记者再次联系到户县水务局直属的太平河管理站,8月3日,我们就开会研究给各个村镇下发了农家乐整改通知书。”贺站长说,“要求农家乐经营户按照《陕西省旅游条例》规定,不得在河道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危险地带开展旅游经营活动。”
贺站长表示,此次将由太平乡各镇政府、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组织水务局、旅游局、公安等部门,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农家乐经营户于8月5日之前完成整改,拒不整改的,将由职能部门强制拆除,并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
从今年起,针对太平峪河道里的违规搭建,6月16日已经集中整治过一次,这一次是第二次整治,而如今天气依然炎热,进山纳凉的人依旧很多,汛期也仍未结束,是否还会出现乱搭乱建的情况?本报将持续关注。




8月5日上午,户县多部门联合执法,对太平峪河道违规搭建的亲水平台、凉棚进行集中拆除 。

拆除现场
5日上午,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联合西安市秦岭办、户县水务局等多部门开展巡查整治,对太平峪河道内仍存在违规搭建的亲水平台进行集中拆除,而这已经是入夏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整治。
集中拆除违规搭建60余处
在本报的连日报道过后,户县森林旅游景区管理局曾在8月3日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太平峪河道两岸的农家乐经营户于5日之前自行拆除凉棚,否则将对违规搭建强制拆除。上午10时许,记者第三次来到太平峪,现场直击拆除情况。
因为山中雾气环绕、气温较低,太平峪也一改往日进山游客不断的状况,河道里也只有三三两两几位游客。从峪口进山大约5公里左右的管坪村,路边停了写有水务监察、公安字样的车辆以及一辆急救车。
沿途的河道里,三辆挖掘机正在进行拆除作业,河道两岸的农家乐围满了当地村民及农家乐经营户。太平河河道管理站贺站长告诉记者,“整改通知是针对各违建经营户的,我们发放到各户,并且都由本人签字确认,而今天早上9点我们再次进山巡查,发现还是有很多农家乐经营户并没有自行拆除。”
贺站长表示,他们此次的整改行动,由景区管理局牵头,联合水务局、公安局、秦岭办和卫生局以及当地派出所等多部门执法,主要由水务局的执法部门水政监察大队完成拆除,沿线将拆除临河道的100多家、60多处水泥亲水台和凉棚,长度约15公里。农家乐老板现场阻挠执法。
上午11时许,拆除行动还在继续,一农家乐经营户突然从路边“冲”了出来,情绪一度失控。据围观村民说,这位30多岁的女性是这家农家乐的经营者,“之前这些水泥台子拆过一次,这次雇人重新修好,这才第8天,估计投入了不少钱,至少有六七千元,所以情绪才失控吧。”
这名女子边哭边喊地直接冲向河道旁露台的栏杆,企图跳下去阻止执法行动,很快被身边的警察和景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拦下。
贺站长告诉记者,“去年整治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状况,有老人直接冲到挖掘机跟前晕倒了,所以今年我们也联合了卫生局配合,现在也预备了急救车,防止出现意外状况。”
“连续整治了好几次,但村民跟我们总是玩捉迷藏,我们的工作人员毕竟有限,他们搭台子只需要几个小时,而拆的话我们要一两天,并且每次拆完,他们晚上叫几个水泥罐车,往河道里倒一些水泥,很快就又修好了。”贺站长说。
随后,这名情绪激动的农家乐经营主被警方带走。
游客:只拆除并不能根治违规搭建
然而对于连续的强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农家乐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的山都退耕还林了,我们生活在大山里,只能靠水吃水,不是每回把凉棚拆了就能保证游客安全,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就算我们不搭凉棚,游客自己也会要求我们在河道里支桌子或者烤架。与其次次拆除没有效果,倒不如建立一处平台,既保证游客安全也保证我们的经营。”
“总是拆也不是彻底解决的办法,就不能提出什么措施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让游客亲近河水乘凉么?”一位从西安来的游客说道,年年都拆除,拆了一样没有什么效果,“而且每次都是媒体报道了拆一次,长此以往的这样恶性循环。”
另一位游客说,“就这样把水泥台砸碎了堆在河道里,万一发洪水了,也是会影响泄洪的吧。而且这样反复地搭了又拆,拆了又搭,太平峪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太平。”
文/本报记者李梦倩 图/本报记者王晓峰
保护父亲山本报连续报道 直到秦岭北麓202栋违建拆除 ——


一场规模、力度、影响空前的有关秦岭违建的阻击战13日传出捷报:秦岭北麓西安段202栋违法建筑处置工作提前完成,共计拆除145栋,没收57栋。自此,多年来潜藏于秦岭山中的权与势的侵占,终于在此次爱与美的拯救之中败下阵来。时间印证了一句俗语:原本不该拿走的,迟早都会还回来。或者还印证了电影《无间道》中的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当然,街头巷议的百姓似乎还可以在此之上叠加古老的俗语:“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确,时候早已到来,惩治业已完成,尽管曾经穷尽一切手段谋划、审批、违建的权势者仍需时间给予惩治,但是今时今日,我们所关心的则是,长期以来,公众的鼓呼,媒体的报道得到了热烈的回应,由此也将深信:陕西之美,美在秦岭,唯有还爱秦岭,方能还美陕西。
巍巍秦岭,依旧无言,面对着父亲山的沉默,在推土机轰隆的鸣响中,145栋违建像是一群做错事情的孩子,跪倒在地,而曾经在此“生养”他们的主人,此前也不过抱着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的心,如今却也始乱终弃竹篮打水一场空。然而,对于早已伤痕累累的秦岭来说,违建还只是伤痛的一种。可以说自改革开放以来,秦岭山中的权与利的较量从未停歇,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一路走来,包括违建别墅之痛在内,滥伐林木之痛,开山炸石之痛,垃圾污水之痛,张网捕禽之痛……可谓五花八门。偏偏有人笃信于秦岭的强大自我修复功能,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这不是自以为是又是什么?
秦岭不仅仅是陕西的,还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千百年来诗家吟咏秦岭,画家描绘秦岭,游客登临秦岭,隐士栖身秦岭。秦岭是人文精神的一座高山,还是自然基因的一座宝库。然而赞誉秦岭的人始终铭记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中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然而毁坏秦岭的人呢?他们的眼中,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什么?他们是谁,何以雄霸秦岭?他们是谁,何以胆大妄为?
本报自今年3月25日开始推出“关爱秦岭大美陕西”保护秦岭大型专题策划报道。当我们决意以一种持久战的方式来捍卫秦岭的尊严的时候,未曾想到会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回应,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在无数次不辞劳苦的奔波中,直击开山炸石的现场,叩问毁坏山林的老板,追溯污水泛滥的源头,更把手中的相机对准潜藏秦岭脚下的别墅。可以说以别墅为代表的秦岭违建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现象,怪现状。谁人竟敢如此高调,不惜代价在此建起一栋又一栋的所谓“别墅”,如此胆大妄为,如此置若罔闻,哪里是借以权势张目,分明是对法治的挑战。
昨日,来自西安市秦岭保护办通报信息表明:目前已对调查处置过程中查明的违纪违规人员依规依纪作出处理,110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0人给予组织处理,涉及到审批、监管的相关责任人,正在调查处理中。他们不是不明白,他们也早该明白,或者说在违建兴起之时,早该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必然到来。面对巍巍秦岭,郁郁终南,葱葱太白,这里是陕西这方土地上美的家园,无论是谁,敢谋一己之私,都将难逃严惩的结局。
还爱秦岭,还美陕西。因为有爱,厚德陕西的三秦父老才会无愧秦岭的赐予;因为有美,巍巍秦岭的生态荫护才会让陕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张念贻

























信矩阵重点子账号“唐朝美食”及三秦都市报美食在线等等三秦都市报美食时尚新闻部全媒体平台。
记者微信sqb315 新闻服务热线 15191459315
邮箱 465676248@qq.com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唐朝美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