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人才成了“香饽饽”
2015/7/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经过最严“禁烟令”的实施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等传染病的威胁后,全社会对于安全有效的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公共卫生所关注的大健康成为社会热点,与之相关的管理人才也十分紧俏。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得到教育部批准,今年拟招收100名非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重点吸纳包括政府有关部门、疾病控制与健康管理部门、医保部门、各类医院、各类医药企业等有健康服务业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我国的人口健康与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大发展。

     MPH有“卫生行业的MBA”之称,是国际公认的公共卫生领域的主流学位。其任务是为我国大健康领域的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高级管理人才。

     作为中国医学教育界的顶级殿堂,北京协和医学院此次推出100个MPH招生名额,足见国家对培养大健康管理人才的重视。据该院招生办负责人介绍,MPH学制2—4年,非脱产学习,采用周末名师授课、社会实践和专题研究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唯一支持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项目。课程邀请国内外公共卫生领域著名专家和顶尖学者和学员们面对面交流,专注培养未来中国“大健康”行业精英,同时,汇聚高端人脉资源教授与学员组成精英人脉圈,为学员拓展新的职业空间提供帮助。凡是2012年7月31日前获得国家认可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尤其是正在从事大健康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员,均可报考。

     以下有关全球变暖的信息更是体现了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

     一份最新报告称,气候变化将抵消50年来公共卫生成绩。

     这一报告由《柳叶刀》杂志(Lancet)和伦敦大学学院(UCL)联合组成的一个关于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委员会发布。该委员会中有来自全球的数十位专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对这一项目表示支持。

     健康红利

     仅英国一地,空气污染造成的死亡就比此前预想的要多。

     委员会联席主席、伦敦大学学院全球健康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科斯特罗说:“如果沿着我们现有的轨迹下去,气温(比1880年工业化前)上升4℃就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存造成非常严重、灾难性的后果,会让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有的(公共卫生)成果破坏殆尽。我们认为这将导致出现医学上的紧急状况。为了阻止世界沿着这个轨迹滑下去,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在他看来,回到“将地球平均表面温度控制在仅高于工业化前2℃甚至更低”的轨道上,这样的行动必须在未来10年持续下去,否则就完了。

     上述委员会的研究报告给出了全球升温对人类健康构成的直接危险,包括酷暑、洪水、干旱,以及间接但同样致命的危险——空气污染、传染病、饥荒和精神疾病。

     委员会给出的建议中,尽早将煤炭从全球的能源使用中剔除出去被列为优先选择。他们表示,这能够减少数百万例因空气污染而导致的过早死亡。

     专家们认为,在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中,人类健康因素被忽视了。在终结社会对化石能源的“瘾”这事儿上,医生和其他专业卫生专家必须扮演先锋角色——过去。在对抗烟草业等强大的利益集团时,他们已经这样做了。

     “我们家庭、社区、国家的健康与福利——这些概念比起一吨吨二氧化碳来,更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与优先考虑。”报告称。

     而科斯特罗则更形象地称,我们正在变得越来越胖,正在得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抑郁症、焦虑症,而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所有努力都将有益于我们的健康,不管是主动运输——步行、骑车,食用更健康、可持续的当地食品,还是控制空气污染。“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健康红利,还能省很多钱。”

     空气污染与过早死亡

     这份报告也是供今年12月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参考的一份重要文献。届时,各国须就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达成新的协议。

     5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全球纳税人每分钟共需为化石能源的使用支付1000万美元的补贴,远高于政府花在公共卫生上的开销。

     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全球范围内上升。据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温度升幅在2℃以下,能在2030年前每年减少50万例过早死亡,2050年前每年减少130万例,2100年前每年减少220万例——尤其是在印度、中国这样污染严重的国家。美国学者则认为,减排的成本能产生10倍的健康收益。

     报告详细列举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各种危害,例如:酷暑致死人数增多,仅2010年就在俄罗斯导致1.1万人死亡;登革热更容易传播;疟疾病例在某些地方减少的同时,却在其他有些地区增长;飓风导致饮用水受污染,致使霍乱暴发。

     无论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招收MPH的实施还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严重的健康问题的出现都昭示着公共卫生在国民健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公共卫生事业不仅需要公共卫生人才的努力,还需要每个人的鼎力支持。

     来源:中国经济网,搜狐新闻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