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四“重”五“难”
2015/10/2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眼看“十三五”规划即将在下周一(10月2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进行审议,而早在10月17日,第二届京津冀区域医疗发展学术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信息司规划处有关负责人透露,“十三五”期间将致力于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重点加强护理、康复病床的设置。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可以建设成为县级医院分院。据悉,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机制,实现防治结合;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分级诊疗;加强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推动多元发展;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等。今年年底前,各县(市)要编制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布局、功能、规模和标准。但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绝不意味着盲目扩大规模、超标准建设装修和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加强对贪大求洋建设、超越县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引进和应用大型医用设备等行为的督查力度。

     “十三五”卫生规划确定四大重点工程

     一、以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适当扩大基层机构床位规模。

     二、重点提升县级医院在儿童、重症医学等方面的医疗服务水平。

     三、加强地市级及以上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县级精神专科医院等薄弱环节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4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构建全国上下联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人口健康信息网络。“十三五”五大医改难题路在何方“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规划即将诞生,“十三五”规划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同时为医改带来新的契机。在业内人士看来,2015年的医改走向对于“十三五”医改具有风向标意义。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难题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词一:医疗服务价格

     在众多被吐槽的医改难题中,医疗服务价格绝对处于首当其冲的位置。众所周知,由于医疗机构诊疗用药行为不规范、医保基金支付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未能完全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亟需变革。

     但价格调整与医保政策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尚未找到解决方案;价格上调空间、服务、架构上存在问题;价格调整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尚未健全;价格调整是否需要听证还存在争议等绊脚石的存在,使得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举步维艰。

     庆幸的是,近期,国家终于举起了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大旗,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向,试图通过市场化手段理顺医疗服务价格。10月21日,国家发改委还透露,医疗服务价格指导意见初稿已经完成,预计将在2015年底出台。看来,2016年的医改中势必留有一块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的土壤。

     关键词二:分级诊疗

     说完医疗服务价格,另一个被业内外人士纷纷抱怨的医改难题当属分级诊疗。2015年9月份,国务院终于发布了第一个分级诊疗指导意见,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谋篇布局。尽管这样,仍然没有“堵住”抱怨“看病难”的攸攸众口。

     关于分级诊疗争议的焦点之一便是“大医院”仍然在干“小医院”的活儿。国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终极目标便是通过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职能归位,以医保为经济手段,规范患者合理就医。但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尚未调整到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尚未取得进展等原因,“大医院”不愿放弃“小手术”,“小医院”没有能力提供其应该提供的医疗服务,使得通过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问题成为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但一个好消息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程已经动工,或许这一价格机制理顺之后,“大医院”便有了一些动力回归诊治疑难重症、做科研、搞教学的职能定位上。一部分患者被“拒之门外”之后,或许就会选择到“小医院”就诊了。

     关键词三:公立医院逐利性

     正如上文所述,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成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障碍,其重要原因应该在于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仍未改变。正如全国政协委员黄洁夫所讲,目前,公立医院93%的运营费用都要靠医院自己去挣,只有7%的钱是政府投入的,“应该说,公立医院的整个结构就是趋利性的。”

     今年5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其目标便是希望城市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由于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缘故,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大型公立医院尚没有动力完全放弃其功能定位之外的医疗服务。

     尽管公立医院走向公益性的道路还很远,可以看到,国家重视公立医院改革的态度从未改变。例如,近日,财务部宣布2015年中央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1.24亿元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补助资金的增加,加之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推进,公立医院破除逐利机制指日可待。关键词四: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改革进行的同时,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文件相继出台,诸多民营医院进入医疗市场,试图分得一杯羹。但现实状况是民营医院在数量上急据增长,可提供的诊疗量及收入并不乐观。

     据《2014年民营医院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1月底,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到12166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7.7%。但从门诊量和住院诊疗人次上看,民营医院仅占全国总诊疗人次的10%左右,收入占比仍不足7%。

     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对于民营医院的认可度较低,加之医保报销政策的影响,患者选择到民营医院就诊的几率并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私合营、合作共建、托管等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模式相继出现。但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初衷还是希望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解决患者看病难难题。

     关键词五:药品流通

     说完这些仍处于改革初期的难题,不得不说一下在国家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已取得初步成果的情况下,药品领域改革出现的新问题。中国医改的第一个重要举措便是取消了药品加成,希望患者医疗费用能够有所降低。但就在大多数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后,患者就医分担仍没有减轻。国家卫计委在多次会议上提及,这主要是因为仅仅取消药品加成不能破除以药养医,必须改革药品流通领域,将流通过程中的费用降低。

     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卫计委也表示,将通过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推动药品耗材流通领域改革,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

     2009年,国家启动新医改;6年过去了,医改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已经成为业内人士叫得响当当的名词,但在患者看来,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仍然没有缓解。“十二五”时期已经步入尾声,“十三五”规划即将扬帆起航。医疗作为影响民生的重点领域之一,势必也将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开始新的征程。希望有一天,上面的这些“抱怨”烟消云散,医改取得其应有的成功。

     来源:健康报,健康界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