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病到去世仅14天!年轻人,这点预防知识你真的该看看!别掉以轻心!
2015/10/3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本文专家:
北京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季加孚教授、步召德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主任乔友林教授
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医主任郭志红教授
中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赵洪川
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吴咏冬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
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中心田韧主任
天津市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主任梁寒教授
河北省秦皇岛市肿瘤医院放疗科赵成会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张阳
北京中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汶
这几天,医生们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不幸的消息刷屏《天妒英才,上海36岁心内科主治医师因癌症去世》。据都市快报报道,逝世医生名叫许剑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截图来自丁香头条微信公众号,已获授权
10月5日,许医师在值班时发现自己肝脏有个肿块;
3天后,被确诊为胃肝性腺癌,且已转移到肝脏、骨骼、淋巴。
10月19日,他因抢救无效去世。
从发现症状到去世,前后只有14天!
每3分钟有1人死于胃癌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胃癌的新发病例中,42%的新发病例数来自我国,平均约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更让人担忧的是,超过90%的胃癌患者是到中晚期才来就医的,此时患者的5年生存率将小于20%。这恐怕要归因于年轻人自恃年轻,不把小病和身体不适放在眼里,给疾病可乘之机。
许医生患的胃肝性腺癌就是胃癌中一种可怕的类型。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杜义安主任医师说,在他接诊的四五例患者中,活得最久的也只有一年多,这与普通胃癌相比,生存率是相当低的。普通胃癌,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这些症状需警惕胃癌
专家总结,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呕吐、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应及早就医,并提示有几个症状应特别注意:
呕吐为第一表现
确诊的年轻胃癌病例中,呕吐的临床症状占了近四成。但是很多人并不认为呕吐是大事,直到肿瘤发展到造成幽门梗阻才就医,就已是中后期了。
心窝部痛
这种痛不严重,与进食没有关系,安静休息时容易表现出来。
上腹部饱胀感
通常吃一点食物就感到饱胀,不想再进食且伴有恶心等不适。
胃溃疡患者无规律胃痛
胃溃疡癌变几率在2%~10%,如果胃痛的感觉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比如可能是钝痛也可能是剧痛,并且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疗效不明显甚至是无效,应警惕癌变。
嗝声不断
如果打嗝持续48小时以上,即可称为顽固性呃逆。引起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很多,胃癌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如果频频打嗝应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尽早发现胃癌。
当然,胃癌早期类似于溃疡病或胃炎,有这些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患上了胃癌。但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和长期酗酒吸烟、有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都应定期做胃镜筛查胃癌。
这些人是高危人群
150~60岁,且常年有胃病的人!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别是在儿童期就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
3家族中曾有胃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的后代。
4长时间饮酒和吸烟的人。
5喜欢食用发酵、熏制食品者。
这些胃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1次胃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
防胃癌其实很简单
1
2
3
4
5
6
7
8
鼓励小编,底部点赞↓↓↓

来源:微信公众号【健康时报】(jksb2013)综合自《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内容合作请致电:010-65363351
值班主任:杨小明 本期编辑:贾慧慧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