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需更新理念创新模式
2015/11/2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导读11月19日,第八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在浙江杭州胜利闭幕。会议围绕着“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推动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主题来进行,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在会上指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是维护健康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成本效益的策略,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新目标,指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国民健康面临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提供统筹解决方案,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和全社会广泛参与。
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第一时间内对“健康中国建设”做了解读,称我国目前正在着手制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规划,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制度改革,建立更加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更进一步健全医保体系,继续开展好分级诊疗,强基层、补短板,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力抓手,积极地发挥其的作用,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及影响健康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
传染病和慢性病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特别是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呈井喷之势;人民群众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仍很欠缺,不健康、不文明生活方式普遍存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建设滞后,理论和技术创新不足,一些不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健康信息仍在流行。

“据此,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在大会上做了具体的工作部署,提出了3点工作要求:“●1、以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我国召开为契机,学习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健康促进理念与实践,向全世界展示我国健康促进工作的成就,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水平。●2、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东风,要从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出发,以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突破点,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落脚点,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十三五”规划。●3、围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以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活动、控烟履约等重点项目为切入点,使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深入人心。四是以规范健康信息为重点,加强健康科普工作。
据2012年监测结果,我国居民基本健康素养水平为8.80%,还处于较低水平,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和工作体系,全面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了《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并于2014年4月正式发布,分两阶段来实现目标:
★第一阶段,到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10%。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18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400个,健康家庭18000个。
★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600个,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1400个,健康家庭60000个。
名词解释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不仅是衡量卫生计生工作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来源:慢病管理网;健康报网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