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多国暴发甲流H1N1,今年冬季要严防死守!
2016/1/2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底至2016年初,俄罗斯、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多个欧亚国家暴发甲型H1N1流感,总计已有逾百人死亡。疫情详情

     俄罗斯卫生部的数据显示,1月1日至18日,俄已有27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证实,首都莫斯科目前登记在案的流感病例中,有21%的人感染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

     23日,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始实行隔离措施。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表示,学校、部分医疗中心和社区中心都将被隔离,基辅市不会等到甲型H1N1流感大规模流行再开始采取措施。截至1月14日,乌克兰已有25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

     与此同时,亚美尼亚卫生部门报告说,进入2016年,该国已有18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格鲁吉亚也证实有3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伊朗卫生官员公布的数字显示,去年11月中旬至去年年底,伊朗有112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还有近1200人被证实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而入院治疗。

    

    H1N1

     前世今生


     提到H1N1,相信很多人对09年席卷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的“猪流感”仍然记忆犹新吧。猪农破产,疫情蔓延,拒绝进口等等,瞬间充斥在各大新闻里。刚开始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流感,甚至连科学界也习惯性地、错误地将它命名为“猪流感”,其实09年那场流感的元凶病毒早已不再是旧时代的“猪流感”了(发生变异)。

     它在显微镜下,像个穿着盔甲的小刺猬,它的核心是一个八片段组成的RNA,一层基质蛋白就像骨架,紧紧包围着内核,外面穿着一身磷脂双分子层膜,层膜上插满刺突,就像一把把小尖刀。500把尖刀是被称为H1的血凝素刺突,还有100把尖刀是被称为N 1的神经氨酸酶刺突,它们控制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也控制病毒的亚型。

    


     它的直径只有70纳米,1000个它重叠在一起,才能被人看到。但它却令世界感到恐慌。它就是甲型H1N1病毒,科学家称它“看似陌生,却似曾相识”。甲型H1N1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病毒分离出来的八个片段,最老的已经90岁了,源于1918年的西班牙猪病毒。

     管轶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医疗英雄”,他是全球首先分离出冠状病毒的专家之一,他在中国青海等地长期追踪禽鸟病毒,5年时间里采集了10万份禽类病毒样本,对250多个H5N1毒株进行过排序,基本追溯清楚了亚洲候鸟迁徙和病毒传播变异过程,被称为“禽流感猎人”。

     “人类的知识对病毒的认知相当有限”,管轶承认,下一次流感大暴发的威胁究竟在何方,我们可能会猜错。管轶说,他在美国田纳西州读博士时,攻读的学位正好是猪流感病毒,当时也绝不会想到,猪流感病毒在若干年后,会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流感病毒。

     猪是“病毒混合器”的概念,是两位学者在一篇论文中提出的,其中一位是管轶的导师。科学家们认为,由于猪比人更容易传染禽流感病毒,同时猪亦能传染人流感病毒,病毒在猪身体里重组的机会大,所以猪在病毒的进化和传播过程中,可能充当“混合器”的角色。

     1918年西班牙暴发流感时,人们还无法描述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人类是1934年才第一次了解到H1N1流感病毒,直到1997年,从尸体中提取出甲型H1N1病毒,才弄清这场导致全球2200万人丧命的疾病的元凶。

     第二次流感大流行,暴发在1957年,从中国蔓延至南半球,再到美国,也有H1N1的身影。这种导致100万人死亡的毒株,由3个源于野鸭的H2N2亚型和5个其时流行的人H1N1亚型毒株经基因重组而成。

     第三次流感大流行,和第二次流感大流行中的H2N2有关。1968年的“香港流感”,由2个禽H3N2和6个人H2N2毒株重组形成。

     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流行评估小组在《Science》杂志发表H1N1研究的早期成果报告文章,称新型的H 1N 1流感病毒是继1957年流感大流行后的具有危险性的病毒毒株,但是目前新流感的死亡率比1918年流感低很多。参与这项研究的伦敦皇家学院的流行病学家 N eilFerguson表示,“它的毒力还不至于引发人们的恐慌”。

    

    猴年就快到了,在此送上小贴士,帮助大家预防流感,过个好年。五个技巧,平时多注意,即可远离流感啦!

    


    

    


     当然了,也要严防小孩流感哦~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