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16政府工作报告与咱公共卫生的关系
2016/3/1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令国人自豪。2015年,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拓展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当然,报告指出,目前发展还存在问题,包括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问题较多。

     在2016年重点工作中,提到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

     医保:大病保险全覆盖!个人财政补助增至420元!

     报告提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

     此外,报告还指出,2016年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同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医疗:70%地市开展分级诊疗,鼓励社会办医

     报告指出,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范围,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药品流通等改革。

     针对我国全科医生与儿科医生人才缺乏的状况,报告指出,要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报告指出,2016年,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鼓励社会办医。

     此外,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

     医药:深化药品审评改革、发展中医药

     在审评审批方面,报告提到将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同时也提出,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统一!权威!

     为了人民健康,报告指出,要加快健全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推进多种形式医养结合

     报告指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

     针对养老服务,报告提到,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两会中,下面这些人民代表的提案有没有说出你的心声呢?

     人大代表雷冬竹:将产前诊断纳入医保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冬竹在京对记者表示,出生缺陷儿造成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对此,雷冬竹建议,我国应增加婚前孕前筛查项目,将产前诊断纳入医保体系,将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和耳聋基因筛查纳入新生儿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家庭悲剧的出现。在婚前孕前环节,将政府买单的婚前医学检查100元和孕前优生检查的240元打包为340元的优生筛查服务,避免重复检查,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用来增加筛查项目。

     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建议将基因检测纳入医保

     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药物毒副作用死亡。目前整个医疗机构的普遍用药模式为“经验性用药”,即先用A,A不行,用B,B不行,再用C,很难保证对每个不同个体的有效性,同时也无法预防不必要的药物毒副作用。但如果病人在用药之前做了基因检测,其结果就能精准指导病人用含哪一种成分的药物最有效、毒副作用最小。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的团体提案建议陕西大力推广精准医疗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袁亚非:把精准医疗纳入“十三五”医疗健康的重要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建议国家要推进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把精准医疗列为我国“十三五”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设立国家精准医疗发展专项规划和引导基金,加快精准医疗标准、监管和保障相关政策出台,加快精准医疗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落地步伐,推动建设“健康中国”;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精准医疗领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健康服务领域的相关政策;鼓励精准医疗企业“走出去”步伐,迅速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相关标准制定,提升我国精准医疗产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加强精准医疗的舆论宣传和观念传播,逐步推广“互联网+精准医疗”商业模式,在全国各个具备条件和优势的区域中的医院和社区内建设精准医疗示范中心,加强精准医疗在医疗服务人员中的培训力度;把精准医疗相关检测和治疗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使普通消费者共享精准医疗发展成果,显着提升我国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癌症免疫疗法成果的突破助力实现精准免疫治疗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它的各个部分会出现一些独特的突变。这些突变在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就像显示给T细胞的“旗帜”,促使T细胞发动攻击。虽然T细胞具有根除肿瘤癌细胞的能力,但它并不总能找到目标。狡猾的肿瘤不仅可以启动使免疫细胞失活的防御机制,还会产生非常多不同的突变让T细胞去识别。

     基于这项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告知免疫系统如何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未来,科学家们有望基于这一发现研究激活T细胞的疫苗或者开发一种能够识别所有癌细胞共有抗原的精准T细胞免疫疗法。

     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将戒烟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议借鉴国际经验,将戒烟服务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吸烟相关疾病在我国大都已经纳入医保体系,我国每年在治疗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上耗费巨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医保资金。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血脂管理应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5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上升所致。

     葛均波表示,血压升高有时还会引起病人的感觉,如头痛等,但血脂、胆固醇的升高没有明显的身体变化。血脂往往没有血压、血糖那样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血脂异常堪称“隐形杀手”。高血脂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对身体造成隐匿、进行性、全身性和器质性的损害。

     “血脂异常造成的的危害,是引发心血管事件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但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血管专家十分重视血脂的检测,但由于病人很难感觉到血脂的变化。血脂测量较为麻烦,检测需要验血,相对来说,就造成了全社会对血脂管理认识不足。”葛均波表示。

     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呈现集聚和爆发式增长, “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和媒体的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应该从国家层面,包括加强宣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吸烟率等手段,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发病率下降拐点才有可能出现。”葛均波表示,为了加强慢病管理,目前高血压、高血糖都被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由政府买单为全民监测血压、血糖。在专家层面上来看,血脂管理与血压、血糖管理同样重要,血脂筛查应该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政府提供资金,统一管理大众的血脂水平。葛均波透露,在全国两会上,身为政协委员,他提出应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实施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的提案。

     葛均波表示,血脂管理等慢性疾病应该下放到县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让全国老百姓都受益,像关心血压、血糖一样来关注血脂。“只有将全民的血脂水平控制下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心血管疾病的上升。”葛均波说。

     全国政协委员胡晓义: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 空间不大

     目前我国社保费率超过了40%,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费率过高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较大压力。而由于企业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养老保险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胡晓义指出,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设计理念是现收现付,目前基金总体还有较充裕的结余,适当降低费率,不会影响保险基金的支付,同时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医疗保险大体是收支均衡状态,总体而言,进一步降低费率的空间不大,部分地区是有空间的,但全国性统筹降低的条件不是很充足。

     对于养老保险,胡晓义表示情况比较复杂。“养老保险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有的结余多有的少,有的动用历年结余才能保证当年发放。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既要减轻企业负担,又要保障支付,还要提高水平。要兼顾这几个方面,只在这样一个体系框架内去降低费率,是难以行得通的,需要有其他的支撑条件。”

     胡晓义告诉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降低社保费率不只是内部调整问题,还需要有外部性结构调整。我们必须既要考虑企业负担,也要考虑支付需求,才能取得平衡。”

     来源:生物谷,健康界,生物探索,央视新闻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