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吴疆:为百姓筑起免疫屏障
2016/3/13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你们现在还见过同龄人有长‘麻子’的吗?”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经常会自豪的问。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有很多因为得了天花,在脸上或多或少留下了“麻子”的人,而有一种免疫制剂可以让这种天花无懈可击,该免疫制剂就是疫苗。我国自1949年,开始普种天花疫苗(俗称牛痘)后,比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要提前了十余年。吴疆所处的免疫预防所与疫苗密切相关。

    

    疾控中心免疫所的工作

     人类从一出生开始,为了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就需要注射各种疫苗,但对于疫苗真正的用途和认识却存在不足和误区。也正因为此,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做的工作并不被大家熟知和理解。那么,他们主要在做一些什么呢?

     “目前,除了结核病不在我们这里,也就是卡介苗的接种之外,所有与疫苗有关的疾病,都归属于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管理。”吴疆说,具体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制定一个免疫程序。比如乙肝疫苗,是1岁开始打,还是刚出生就开始打?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刚出生的婴儿本身就容易出现偶合性死亡,那个时间段打风险更大。“因为我们曾经被称为是乙肝大国,乙肝传播的最主要模式是母婴传播,如果不在出生时就给阻断了,那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吴疆强调说。

     作为疾控中心免疫所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各种需要打的疫苗,制定一个最科学、最合理的时间,有些可能需要出生时候打,有些可能需要两个月后才打,有些则需要更长的时间,目的是让疫苗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公众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与疫苗相关的疾病监测。如打疫苗的人群,有没有产生保护性的抗体,形成一个免疫屏障,发病率是否在下降等。数据显示:北京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实行乙肝疫苗接种,20多年来,人均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从5.76%下降到3.02%,20岁以下的孩子,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这就是他们做的监测工作。

     再次,免疫服务。帮助政府承担部分行政职能,比如什么样的医院可以设置什么样的接种门诊,接种门诊按照什么流程,什么规范,具体的比如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的基础之上,北京市分为达标门诊和A级门诊,A级门诊又分为:1A、2A、3A,达标门诊是最基本要求,A级门诊要求高一些,特别是3A,无论从面积、流程,都要符合更高的标准。

     疫苗其实更加安全了

     人们不曾忘记,就在2013年年底的短短一个月之内,乙肝疫苗事件的不断发酵,将生产公司和监管部门推向风口浪尖。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家觉得疫苗越来越不安全了?

     吴疆认为,疫苗事件就和食品安全一样,实际上是更加安全了,只是因为我们以前吃不饱,而现在吃好了,要求不一样了。当人们都吃不饱的时候,吃好吃不好根本不是问题,安全不安全也不是问题。

     “疫苗也是一样,在1949年之前,全国所有死亡的人当中,传染病是第一位的,人均期望寿命也非常低,那时过了50岁就进入了老年状态。”吴疆说,现在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疫苗起了很关键的作用。那时候,人们没有注意到疫苗的安全性问题,更多的是打了疫苗之后就不得病了。

     吴疆强调说,现在已经是到了一个平衡点的时候,打了疫苗之后,很多传染病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所以,大家关注的不再是得不得病。很多打疫苗的人说,打与不打,都可以不得病。但是反过来说,大家都不去打疫苗,情况又会怎么样呢?政府不敢表态,作为专业人士也不敢推荐这样做,如果让老百姓试着这样做,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对于疫苗的研发企业来说,应该如何找到更安全的疫苗。而对我们来讲,怎么找到一个措施,及早地发现什么样体质的人,可能会因为接种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这是到了平衡点以后的另外一个问题。”吴疆说,所以疫苗并不是越来越不安全,而是我们的要求更高了,应该说疫苗是更加安全了。

     众所周知,疫苗作为一种药品,会发生不良反应。很多人会认为,进口的疫苗不良反应会小一些。“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疫苗都会有不良反应,这是肯定的。具体到特定的疫苗来说,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会有一些大小的区别。”吴疆说,而具体到工艺上,国产和进口会存在一些差别。所谓疫苗不良反应,第一个就是要排除疫苗本身的质量原因。

     吴疆举例说,有些人会因为吃虾产生过敏,而大部分人吃虾是没有问题的。产生这种过敏反应,可能是特有体质造成的,这些人对部分成分物质容易产生过敏,这是个体上的差异问题。所以,从理论上讲没有一种疫苗会100%不发生不良反应,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因为有些人会对抗原或其中的成分比较敏感,可能就会有局部的红肿;还有一部分人甚至还会出现发烧。甚至极个别的还会有严重的异常反应,但是这个概率很低,可能是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但是总会有人碰到,这些人即使不打疫苗,如果感染上了某种病毒,依然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后果,这是体质的问题。“这绝对不是疫苗不安全,是因为机体本身上有一些问题。”吴疆说。

     这是疾控人的职业

     在应对重大传染病面前,疾控中心总是要在第一时间冲在前线。而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职业,因为做这些工作就是不停地要和患病人群去接触。

     2009年,北京市预防H1N1的工作得到国际上普遍的好评和认可,没有让流感产生预期的流行规模,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我们知道,临床医生在他所管辖的范围之内,去看这些有限的病例,比如有100个病人,就要把这些病人给看好了。但对于疾控人来说,他们不仅要把每一个病例都调查到,还包括与他们接触的人,以及把这些密切接触者管理起来,观察是否会发病,如果观察期有发热的状况,需要及时转到医院去接受隔离治疗。“及时早诊断,早治疗,一定会减少愈后不好的重症,减少死亡,这是最重要的措施。”吴疆说,通过这种手段把传播链给切断了,就能不再传播。

     2003年的“非典”事件,在北京确诊的一个案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该患者是河北人,刚从家乡回北京,而确诊时该患者的家属正在从家乡开往北京的车上。当时,他们会同公安、交通部门,直接去把整个车的人全部截了下来,并在指定地点去观察他们,最后家属也被确诊了。

     因为总要和一些感染者接触,对于自身的安全吴疆他们却常常置身度外,用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来说,这就是他们的职业。

     虽然接种疫苗是一件有益大众健康的好事,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不被所有人理解。2009年,在应对H1N1,打还是不打疫苗的问题上大家就很纠结,实际上最后的数据显示打疫苗的人中有85%以上的人受到了保护,“当时,我们想的是怎么能够让大家不得这种病,可能公众更多担心的是疫苗的安全问题。”吴疆说,当一种疾病危及到生命安全的时候,就会想有没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比如非典。如果没有这种危机感,就首先考虑到疫苗的安全问题。

     而吴疆及其团队,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总会在第一时间,他们一方面作监测,来反映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他们会连同疫苗企业,看能不能研发出一个有效的疫苗,第一时间让更多人得到保护,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至少不让它流行。

     来源于群体的成就感

     作为公共卫生专家,吴疆还做过两年的临床医生,主要从事肝病的研究。在他看来,临床对公共卫生有很大的帮助,作为公共卫生来讲,你需要了解一个疾病应该如何去诊断。比如说,在临床遇到甲肝抗体阳性,一般认为是甲型肝炎,但在观察当中发现,可能是急性心梗,临床的经历会对他后来做流行病调查,如何去考虑大人群的诊断非常重要。

     实际上这种鉴别诊断的思路非常重要,对判别一个人群如何避免疾病的传播,以及整个人群的保护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吴疆常说,临床医生通过医学治疗,能够让身患重病的患者起死回生,那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成就感,而疾控人员,成就感往往来源于群体。

     “一个是被动的需求,一个是主动的需求。”吴疆说,从患者的角度来讲,是因为他有病,需要临床大夫帮他做诊断、治疗,从医务人员来说,因为你得病了,所以医生被动的给你治疗。反过来,对于疫苗的受种者来讲,或者病例调查者来讲,疾控人是让更多人不得病,所以疾控人员是主动者,而受众是被动者。

     吴疆坦言,乙肝疫苗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几个人的功劳,而是老一代人到现在为止,通过多年共同努力,乙肝疫苗在大的人群下降将近3个百分点。按照北京人口推算,将近50万人,避免成为了乙肝病人。

     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可能当时他们并没有这种成就感,但是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一定会很兴奋。“再比如,截止到2015年北京已经30年没有脊灰炎病毒了,这种成就感很强烈,但更多的是疾控人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吴疆自豪地说。

     吴疆其人

     吴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主任医师,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已有20余年,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兼任卫生部疾病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在2003、2004年两次非典疫情,2006年广州管原线虫感染,2009年甲型H1N1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中,都深入一线,沉着指挥,冒着生命危险,寻找、追踪和堵截传染源,控制了一次又一次重大传染病疫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曾获“北京市统战系统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首届中国优秀医师奖、“首都劳动奖章”、“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优秀工作者、“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优秀工作者”、北京市卫生局“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党员之星”、首都精神文明办“身边雷锋”等荣誉称号。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