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近1/4死亡案例是环境因子造成,还孩子一个无烟世界
2016/3/1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天表示,全球有4分之一死亡是因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环境因子,以及道路不安全与职场压力引发。

     根据这份新研究,2012年约有1260万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环境不健康而死,占全球通报死亡案例的23%。

     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陈冯富珍(Margaret Chan)在声明中说:「如果各国不採取行动,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健康,还会有数以百万计人口生病与早死。」

     这份报告所定义的环境因子相当广泛,包括污染、接触化学物质、气候变迁、紫外线等风险因子,以及接触武器枪抱等,和100多种疾病与受伤有关。

     这份报告说,多达820万死亡可能要归咎于空气污染,例如暴露二手烟环境会造成心脏疾病、癌症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等。

     而环境因子造成的死亡案例,则有170万起是因「非故意受伤」,包括道路意外导致。

     报告将84万6000例腹泻列为环境致死案例,并称这些腹泻案例有许多是因污染和饮水不安全引起。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将描述烟草使用的电影分级,以努力防止儿童和青少年开始吸用卷烟或其它形式的烟草。

     新一版世卫组织报告《无烟电影:从证据到行动》指出,带有使用烟草制品场景的电影诱使了世界各地的千百万青年人开始吸烟,这是该报告自2009年启动以来的第三版。

     “随着对烟草广告的限制日趋严格,电影成为可向千百万青少年不受限制地展示吸烟影象的最后渠道之一。”

     “电影中的吸烟镜头是强大的烟草制品促销形式。根据国际法,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180个缔约国有义务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Douglas Bettcher博士 世卫组织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司司长电影引诱千百万青年人吸烟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新进的青少年吸烟者中,37%是受到屏幕上吸烟的影响。2014年,美国疾病防控中心估计,仅在美国儿童中,2014年,接触屏幕上的吸烟就将产生600多万名新烟民,其中200万人将最终死于烟草诱发的疾病。2014年所生产的好莱坞电影中,44%展示了吸烟场景,其中36%分级为青年人可以观看。2002年到2014年间,在票房最高的影片中,有将近三分之二(59%)出现烟草影像。同年,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报告表示,若将带有吸烟场景的电影定为成年人级,美国青年人的吸烟率将会降低将近五分之一,并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避免100万例烟草相关的死亡。

     许多在美国之外拍摄的电影也含有吸烟场景。

     世卫组织《无烟电影》报告,根据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3条的准则,建议政策措施应包括:

     要求对带有烟草影像的电影进行年龄分级,以减少青少年对电影中烟草影像的整体接触;

     核证电影片尾谢启字幕,保证没有任何人向制片人输送利益,换取在电影中使用或展示烟草制品;

     停止在电影中展示烟草品牌;

     要求所有放映渠道(影院、电视、网络等等)在放映含有烟草影像的电影之前插播强有力的禁烟广告。

     此外,报告还建议应规定倡导吸烟的媒体产品不得接受公共补贴。

     “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限制电影中的烟草影像。中国要求不得在电影中显示‘过度’的吸烟场景,印度也实施了新规则以管制国内和进口电影、电视节目中烟草影像和品牌的展示。但仍有许多事情可以而且必须去做。” Armando Peruga博士 世卫组织无烟草行动规划管理者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要求在烟盒正面及背面印刷至少50%面积的健康警示。但中国现行的烟盒警示明显与《公约》要求的至少50%面积健康警示的标准相距甚远。

     中国于2005年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并于2006年生效。如今这已过去10年。

    

     施贺德博士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中国的吸烟者平均每天会抽15-17根烟。一个人单单通过从烟盒中取烟的动作,每年平均就可有6200次注意到烟盒上的健康警示。加强烟盒健康警示的冲击力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醒吸烟者烟草危害从而促使他们戒烟。”

     我们有必要向公众提供更多关于吸烟危害健康的信息,包括强化现有的烟盒健康警示。现行的警示标语,如“吸烟有害健康”,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我们建议使用丑陋的图形健康警示?证据表明,当健康警示以图片的形式告知人们吸烟真正的影响时,效果最为显著。

     与中国现行的纯文字警示(对戒烟影响甚微)不同的是,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已证实,将文字警示改为图形警示对烟民戒烟大有裨益。

     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烟盒上采用了大型健康警示图形。大量证据证明警示图形对激励吸烟者戒烟行之有效,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不吸烟的人产生吸烟的念头。烟盒上的警示照片是可以拯救生命的!

    

     世卫组织2014年发布的《中国烟盒健康警示》指出中国40%的吸烟者支持在烟盒上放更多的警示信息。吸烟者非常清楚大型的图型警示可以帮助他们戒烟。

    

     中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目前正在国务院法制办进行审议。该草案第二十条明确要求烟草制品包装上印制带有说明烟草使用具体危害的文字和图形警示,其中图形警示面积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50%。世界卫生组织敦促中国尽快完整通过该条例草案。

     施贺德博士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现在真的已经到了让中国戒掉烟草这个坏习惯的时候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决于此。烟盒健康警示图形可以帮助中国推进这个进程。健康中国需要在烟盒上加上图形警示。”中国吸烟现状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抵达首都北京参加每年一次的“两会”。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市政府去年通过了迄今为止的中国“最严控烟令”。现在,参会的代表们在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的重要会议和讨论期间,将能够享受到真正的无烟环境。

    

     然而,我们仍任重而道远。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到2015年底中国约有3.15亿烟民。这一数字触目惊心,而更令人不安的是烟民数量在“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增加了1500万。没错,过去五年期间,中国增加了1500万烟民。

     烟民人数每年以百万计增加令人触目惊心,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敲响了警钟: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工作要做。

     最显而易见的第一步就是在全国推广《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成功经验。一部很好的国家《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已经提交国务院一年多了。该条例如能获得通过,将是对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巨大支持。世卫组织呼吁中国领导人及立法机构推动将其列入优先立法范畴,并促其获得通过。

     中国人民支持公共场所禁烟。这从近来在中国社交媒体广泛传播的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关于控烟的新闻中就可见一斑。所有这些现象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来临。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在北京期间亲身感受着无烟环境的益处。他们和他们所代表的人民在家乡也应能够同样享受没有二手烟围绕的环境。

     著名心脑血管专家、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胡大一做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与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一同话“控烟”,期待无烟中国早日到来!

     胡大一教授“二手烟致命”并不是耸言听闻

     有大量的证据,二手烟危害健康,而且控制二手烟,一年就可以看到心肌梗死发病率下降。烟雾里面漂浮着上百种的有害物质,肯定对健康有害,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女性在怀孕期间接受二手烟,对孩子有很大影响。现在很多女性计划要二胎,吸烟对母子都有影响,造成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猝死。

     如果得过心肌梗死的人吸烟或者吸二手烟,会增加再次梗死和猝死的风险。做过支架、得过心肌梗死的人如果能够彻底戒烟,可以减少未来死亡的风险36%,远远超过任何的药物,包括阿斯匹林等。

     要有法,也要有行动!

     第一点要进一步完善执法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发动更多志愿者的参与;第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举报电话和举报体制的功能;第三,要发动公众,让更多人敢于站出来,维护不吸烟者的健康权利。

     电子烟也是一种吸烟行为

     我们并不提倡用电子烟来替代卷烟,因为电子烟也是一种吸烟行为,我们提倡彻底戒烟。

     政府主导立法是关键

     二手烟的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立法、执法。公共场所立法是政府应该主导,力度应该加强。

     烟草慈善是误区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觉得烟草企业做慈善是好事,但是实际上烟草企业利用各种手段打着慈善的旗号,来扩大烟草的影响,目的都是营销烟草。所以我们应该通过立法来教育公众,禁止烟草企业赞助,不允许烟草企业通过慈善来变相营销烟草。

     施贺德博士二手烟危害甚至超过雾霾

     如果有三个人同时在餐馆吸烟,PM2.5可能瞬间就会超过600。二手烟会对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但同时它也是很容易就可以避免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来保证大家免受二手烟的危害。

     全国无烟立法是关键

     中国需要一部全国无烟立法:在办公室和公共场所吸烟都应该是违法的。当我们有一部完善的法律,在办公室、向领导劝烟将变得容易许多。领导们应该和大家一样严格遵守法律,而且要带头遵守。

     电子烟、水烟同样有危害

     水烟和卷烟是相似的:它同样可以产生烟雾,所以会对人体产生和卷烟一样的危害。电子烟虽然不产生烟雾,但其中却存在许多对身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既是政府责任,也要全民参与

     保障人民的健康是政府的责任。健康中国必须也是无烟中国。我们需要一部全国无烟立法,同时也需要清晰明确的实施细则和严格的执法。

     此外,控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比如,我就是一名北京控烟志愿者,而且我特别喜欢穿着我的蓝色控烟马甲出行。我们鼓励大家都考虑也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

     提高烟草税,控烟财税两不误

     许多控烟效果好的国家都有比中国高得多的烟草税。烟草税提高,政府税收也会随之提高。显然,从长远角度看,如果吸烟率降低了,曾经依赖烟草来盈利的商家会转向销售其他产品或服务,而这些也将为国家税收做贡献。

     以此为起点,为孩子创造无烟环境!

     当然,如果没有烟厂,那将不会有烟草制品,也不会有人吸烟。但在如今这个互相连接的时代,很遗憾,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让我们将此作为起点,让我们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烟的世界里。

     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都该禁

     烟草行业聪明地利用慈善捐赠提升其品牌价值,让人们觉得他们是良好的企业公民。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明确规定,为保护人们健康,应该禁止一切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烟草是致命产品,因此,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宣传,包括通过慈善活动进行宣传。

     公共场所遭遇二手烟,我们可以好好跟他们说,不要和他们争执。如果是在北京,告诉他们已经出台的控烟条例。我也是这么做的,而且还没遇到对此反应过激的人。实际上,有时积极的谈话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来源:公共卫生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新闻网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