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基金会呼吁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能力
2016/3/29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总裁特雷弗·蒙代尔(Trevor Mundel)称,在应对全球健康领域的诸多挑战时,“不同主体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差异”:政府的任务在于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而慈善组织则可以帮助政府和国际组织,提升全球对如埃博拉这样传染性疾病的响应速度。蒙代尔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现场向腾讯财经做出了上述表态。

     此前,中国政府由于在处理山东地区违法经营人体用疫苗案件中反应迟缓而受到社会批评。“如果要让政府或国际组织做出反应,需要耗费一些时间,而慈善组织在48小时内即可启动反应机制,动员部分资金到位。”

     经济影响公共卫生水平

     国际慈善组织呼吁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发挥各自作用,以提升人们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同时人们需要意识到,这一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增长。

     由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及妻子所创立的盖茨基金会,将提升不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医疗水平作为其目标之一。这家基金会表示其“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包括疫苗、药物和诊断工具在内被证实有效的工具,开发便宜、可靠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尽管“社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疟疾及其他容易被忽视的热带病的发病率已经大为降低——但众多不发达经济体的疾病防控格局依然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蒙代尔认为,造成这一巨大差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济因素”。若能增强经济发展力度,公共卫生水平将得到提升。但他同时也强调,即使经济水平有限,人们依然有很多工作可做:满足民众基本的营养需求,开展适当的卫生教育,并向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疫苗接种。

     比如,部分低收入国家,如亚洲的斯里兰卡及非洲的卢旺达,在卫生事业上取得“巨大进展”。部分新兴经济体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表现同样让人欣喜:比如,中国药物科学家的研发能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此前,盖茨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及大学所在地的北京市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以支持相关各方联合在这所中国最顶尖高等学府建立用以研究世界级新药的药物研发中心,“一方面通过技术转移引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亦能利用清华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资源的整合将大大提升全球药物研发的能力。

     倡导“催化式慈善”的盖茨基金会希望撬动作为私营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制药公司“贡献其技术诀窍”,与清华的基础科研成果相嫁接并“形成产品”。“催化式慈善”的核心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以提升慈善效率。

    

     提供成本低但安全有效的药物

     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提供成本更低但同样安全有效的药物。新兴经济体是世界完整医疗健康市场的一部分,盖茨基金会希望推动其医疗产品监管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接轨,以便促使新兴经济体释放其创新潜力,更快地向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以中国为例,在2013年,盖茨基金会帮助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旗下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针对该所研制乙脑疫苗产品的预认证,“目前已经向亚洲国家出口了2.5亿支疫苗。”

     然而,针对一国监管标准的全局性改革将有助于全面提升效率,毕竟在一国范围内整体提升监管水平将比帮助单个企业获得单一产品的预认证要高效得多。中国药物监管机构正在推出改革计划,以帮助国内药物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蒙代尔表示,盖茨基金会将为监管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

     蒙代尔预计,中国药物监管机构的改革计划将分步进行: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仿制药监管规则,以“全面提升仿制药质量”;并希望在长期范围内推动创新药监管能力的提升。

     创新药物又称“原研药”,系处在专利保护期的新药,商业权利由发明人独享;在专利期结束后,其他制药企业可以生产其仿制品,称仿制药。

     博鳌三日谈: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项目总裁弗雷蒙代尔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