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是不是流感? 15个关于流感的问题教你认识流感
2016/3/30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最近网上一则7岁男童感冒致死的新闻吸引了广大群众的注意。7岁的小学生雄仔因为因为感冒高烧住院被诊断为重症脑炎脑病,最后治疗无效,离开了我们。
这则新闻无疑于一支毒疫苗,在众多家长心底狠狠的扎了一下。很多家长都开始关注流感发烧的问题。担心流感变成自己孩子的夺命杀手。下面是大家最关心的15个流感问题,特别是儿童得了流感后遇到的一些问题。
流感是什么鬼
流感就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分为可分为甲(A)、乙(B)、丙(C)三种类型,传染性依次递减。我们熟知的H1N1就是甲型流感的一个亚型。广州目前流行的甲型流感和丙型流感。
禽流感 是不是流感
禽流感就是禽类得的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传染给人,如果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出现相应的症状,就叫人感染禽流感。人与人之间会不会传染禽流感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感染科主任徐翼主任医师就表示,目前并没发现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因此不用担心一个人去禽类市场转一圈,回家后全家人都染上禽流感的诡异情况发生。
流感怎么传播的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如果担心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感染病毒,那就太年少无知了。
流感病毒在空气传播中需要一定条件。只有空气中的流感病毒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传染人。密闭的空间要保持通风,提高空气的流动性,降低病毒聚集的机会。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少与流感病人接触。


预防流感不靠谱的方法
怎么知道自己中了流感还是感冒
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因此症状比普通感冒要重得多。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发热的体温。
如果你感冒后头痛欲裂,全身酸痛,体温还高于39度,那么恭喜,你可能中招了,请及时医治吧。

中了流感用不用看医生
如果你得的是普通感冒,可以考虑不去看医生。但是如果你怀疑自己得了流感,还是不要纠结这个问题了。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如果染上流感,就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如果拖延不治,很可能引发肺部、脑部的并发症,这时候治疗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另外考虑到身边人的健康,发现自己有流感症状也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免将病毒传染给身边人。
得了流感,吃什么药
首先所有的感冒都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有需要就对症用药,对于流感,奥司他韦是一种特效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抵御甲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如果发现自己有流感症状,建议在48小时内服用。48小时后再用药的话,抗病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感染科主任徐翼主任医师提醒大家,用药一定要谨慎,早产或者肾功能不全的孩子千万不能随便用药。迷信喝果汁治流感的人也要死心,因为这样做并没有科学依据。
感冒发烧时还是要注意多喝水。
高烧不退怎么办退烧药有哪些
如果物理降温无效果,在体温超过38.5度的宝宝是可以用药物退烧。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烧药经典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时间是间隔4个小时,如果用了最大剂量后2个小时还不退烧,就只能交替使用布洛芬,因为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小时间是2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天只需服用2-3次退烧药就可以退烧的时候,建议选择单一退烧药。因此,如果一种能退烧就别用2种,因为这会增加吃错药的风险。
同时吃药降温的同时需要配合物理降温,比如洗温水澡,但是切记不要酒精擦拭。
布洛芬一天最多用几次
布洛芬药品上有详细的说明,请家长仔细阅读,它每六个小时可以用一次,一天最多4次,而且一般建议适用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还有布洛芬退烧过程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同时,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慎用,有哮喘的宝宝慎用,还有绝对不可以过量!!
小朋友咳嗽严重 能不能用镇咳药
答案很明确,NO!NO!咳嗽通常是感冒的主要症状,也是最后一个消失的症状。其实咳嗽是一个有益的动作,它会帮助呼吸道把痰排出体外。
小朋友咳嗽大部分是有痰咳嗽,如果强行用镇咳药物,可能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而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所以,如果咳嗽不影响饮食睡眠,可以不用药,如果影响了日常互动,就对症选一些单一成分的化痰药,比如易瑞坦,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之类的。
得了流感会不会挂掉?
受流感侵袭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重症肺炎、脑炎等并发症。但是因为流感而致死的病例还是非常罕见的。如果及时治疗,流感还是可以被治愈的。一般治疗后,病程仍会5—7天,这期间出现流鼻涕,咳嗽的症状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治疗后还持续高烧、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咳嗽加剧,气喘不止,那就应该及时复查,不能拖延了。
感冒吃抗生素 是不是好得快?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由于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杀细菌的,不能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流感也不行。
但是病毒性感冒也可能会继发细菌性的感染,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适当的应用抗生素,而不是自己滥用,否则不单不会有效果,还可能起反作用。
既然感冒是病毒引起的,那抗病毒的利巴韦林注射液是否能治疗感冒?
答案也是否定的!药店最常见的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实在是太受欢迎了。但是实际上在美国利巴韦林的雾化剂型只允许庸余治疗呼吸道合包病毒引起的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注意,这里说的是“重度”。而且是“下呼吸道感染”。
2013版的《基本用药目录》里强调了利巴韦林用于儿童时,只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用于成人时,除了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外,也只是和干扰素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这个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没有用。特别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要滥用!
预防感冒能否使用“丙种球蛋白”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下什么是丙种球蛋白,它是一种由健康人血浆分离提取并经过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品,属于血液来源的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很容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一类药品。另外一旦制造这种药品的血浆受到污染,注射后感染传染病的概率极大。所以你觉得预防感冒这种小病,需要么?
打流感疫苗有没有效?
很多人听到打疫苗,估计吓得连感冒都好了。但是打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佳途径。可惜的是打疫苗并没有一针就能终身预防流感的魔法加成。而且可能每年的流感类型也有所不同,所以建议大家每年打一次流感疫苗。
流感会不会反复感染?
流感如此猖獗,会不会今天治好了,明天就会被感染呢?反复感染流感的可能性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中发生的概率是很低的。因此大家不用操心出现反复感染的症状。
流感要怎么预防?
勤洗手、常通风,少接触、多锻炼、打疫苗。

这10种人容易染上流感
太过焦虑
这种对某种未知事物的担心,让身体备感压力,因此会削弱免疫系统,让你更容易被流感打败。
经常吸烟
抽烟会削弱鼻腔和肺部内负责抵御细菌的纤毛,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病菌攻击,尤其是甲型流感。
喜欢喝酒
其副作用就是酒精会快速、轻易地让身体脱水,破坏了鼻腔和喉咙以黏液形式驱逐细菌的能力。
总去健身
健身房是人们经常接触病菌的地方,跑步机、更衣室等设施都不可掉以轻心,锻炼完记得洗澡。
误摘口罩
口罩确实防流感传播有效;但要注意正确佩戴和摘除,避免触碰口罩正面,那里受污染最严重。
洗手不当
调查显示,几乎一半受访者只用15秒或更少时间洗手。洗完要用纸巾把手擦干,避免细菌繁殖。
用消毒液
至今没有研究证明免洗洗手液能杀死病毒。预防流感好方式仍然是用流动水和肥皂正确地洗手。
接触过密
握手、拥抱、亲吻等,都会让你简单、快速染上流感;要尽量与流感患者保持1.8米远距离。
过早服药
春季,不少人会储备抗病毒药物;在没有服药必要情况下使用这些药物,反而增加病毒耐药性。
防控意识
你可能认为年轻,但甲型流感可能会侵袭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老年人有了免疫可能不易患甲流。
专家教你如何预防禽流感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1、对于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2、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即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 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学校及幼儿园应采取措施,教导儿童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个为什么,央视新闻,深圳晚报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