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癌症可预防,应如何与癌共舞?
2016/4/2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国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30年最常见死因预测报告,未来一百年里,癌症将继续位居人类“夺命杀手榜”首位。国内,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即将落下帷幕,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15年全国约有430万人确诊癌症,280万人因癌症去世。

     世界卫生组织癌症委员会曾明确指出,2/3的癌症可以预防和治愈,关键是通过体检早期发现。

     我国每分钟有六人确诊为癌症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确诊8550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2000年到2011年十余年间,男性癌症发病率保持稳定,而女性的发病率则以每年21.1%的速度显著增加。

     其中,肺癌的发病率仍然高居榜首,其次是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这五种癌症病例加在一起大约占全部癌症病例的三分之二,死亡率排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发病前五的癌症中,除了第一个肺癌,其余四个全部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另外,结直肠癌等发病上升迅速且出现年轻化趋势。专家表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迅速,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白领人群中发病上升尤其明显,而且出现年轻化趋势,有科学家预测说,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结直肠癌的年轻化,除了遗传因素外,城市化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其值得关注,比如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运动减少、坐立时间长以及长时间玩手机等等都是诱因。

    

     减少危险因素 60%癌症死亡可预防

     研究表明,肥胖和乳腺癌、前列腺癌有关;熬夜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就容易找上门来;久坐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到50%;长期处于亢奋和紧张状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原因。吸烟和空气污染是肺癌高发的主要诱因,肺癌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上升了465%,成为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癌症大数据显示,大约60%的癌症死亡可以通过减少可控危险因素来预防。而接近90%的癌症都可以追溯到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只有10%-30%的癌症可以归结为基因突变。控制吸烟可以减少23%-25%的癌症相关死亡;对于胃癌、肝癌和宫颈癌来说,控制慢性感染可减少29%的死亡。专家强调,癌症早诊断、早治疗尤为关键,比如早期筛查可使女性宫颈癌的死亡率降低80%,早期乳腺癌治愈率高达90%以上。

    

     我国常见的均为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的肿瘤,总体癌症死亡率显著高于西方。我国约60%的恶性肿瘤死亡可以通过减少慢性感染等来预防,37%的恶性肿瘤患者通过系统规范的诊治可以获得长期生存,但受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恶性肿瘤总体诊治水平低、多学科综合治疗不规范等因素影响,诊治效果参差不齐,整体欠佳。

     我国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基础薄弱,仅为20%,而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临床上中晚期患者偏多,也是我国癌症患者生存期短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诸多现实问题,亟待政府和社会各机构共同努力。

     甲状腺癌成女性发病率上升最快恶性肿瘤

     最近10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了5倍,并成为女性发病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

     临床统计,20岁到40岁是发生甲状腺疾病的高峰年龄段,我国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约为20%,九成以上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大多数良性结节可用药物治疗或者生活方式干预,不需进行手术治疗。辐射、肥胖以及碘的不当摄入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碘摄入过多可能跟甲状腺乳头状癌相关,碘摄入过少可能导致滤泡状癌或者未分化癌。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占到了70%~80%,雌激素与甲状腺关系密切,30岁左右女性正处于生命旺盛期,雌激素较多,患病几率较高。

    

     医生表示,青春期、妊娠期、更年期女同志发病率相对较高,易怒、长期失眠、内心压抑、情绪不好、内分泌失调,很快会出现甲状腺方面的相关疾病。

     医生建议,成年人应当每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长期生活在放射环境中、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当每半年做一次B超检查。随着检测手段的升级,许多过去无法发现的1厘米以下结节,以及甲状腺周围血流改变,现在都清晰可见,从而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确诊率。由于病程进展较慢,95%的甲状腺癌都可以治愈。

     新名词“话疗”助肿瘤患者树立抗癌信心

     “要治病,先治心”,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近年来,肿瘤的内科治疗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话疗”,这里的“话”是说话的“话”。

     癌症治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可以说,“话疗”与化学药物治疗一样必不可少。临床统计,5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

     专家提醒,癌症患者出院后,家人对其进行“话疗”有助于“稀释”患者的痛苦。在谈话的内容上,可以是患者喜欢的一些话题,转移其对癌症的注意力;还可以向患者讲解“肿瘤就是慢性病”、“带瘤生存”、“适度治疗”等观点。家属应仔细聆听并体会病人的心情,用一些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比如握住病人的手。这样有利于打消患者的恐惧心理,由消极接受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治疗。

     上榜率极高的“肿瘤君”是哪些?男性最易患的癌症

     按照发病率高低排名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大肠癌、膀胱癌、胰腺癌、脑瘤、淋巴癌、肾癌。

     女性最易患的癌症

     按照发病率高低排名依次是: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胰腺癌、脑瘤。

     “可以说,这十种肿瘤占据了所有肿瘤类型的80%以上。如果把这些癌症高发的器官在人体图表中标出来,那就是一张典型的‘人体癌症地图’。”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说。

     当然,这张地图也不是完全绝对的。据郝希山教授介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国一些城市表现出了“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超过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广东则是鼻咽癌高发地;江苏启东是肝癌的高发地;河南林县食管癌病人之多让人侧目。

     10种常见癌症在人体中如何分布以下是GIF版《人体癌症地图》,请静待一下,让它慢慢变化↓↓↓

    

     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我国共有429.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以肺癌为发病率最高,并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种不同肿瘤类型之首。

    

     先不要谈“癌”色变。其实,40%以上的癌症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避免:70%的子宫癌、69%的食管癌、63%的口腔癌、47%的胃癌、45%的结直肠癌、39%的胰腺癌、38%的乳腺癌、36%的肺癌,24%的肾癌、21%的胆囊癌、15%的肝癌、11%的前列腺癌。

     面对癌症专家有新看法肿瘤发生是生命衰老正常现象,未来与其他慢性病不会再有区别 应更多关注“与癌共存”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病因学专家程书钧指出,肿瘤与衰老密切相关,是人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整体免疫力下降的一种表现;肿瘤发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也是人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应像看待衰老一样看待肿瘤,走出恐癌误区,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

     程书钧强调,宿主因素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另有研究发现,50%以上的肿瘤患者确诊后会发生焦虑、抑郁,整个生命状态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不能只看成是一个孤立、局部的肿瘤问题。未来肿瘤研究要高度重视肿瘤的宿主因素,诊疗思路要从治疗患者的肿瘤,逐渐过渡到治疗带肿瘤的患者,加强宿主抑制肿瘤的能力,而不是仅仅考虑直接杀灭肿瘤的方法。对于晚期转移肿瘤,更应调节宿主因素,而不能仅仅依赖靶向药物。

     程书钧说,老百姓对于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并不特别惧怕,但一旦得了肿瘤,就非常不接受。实际上,肿瘤跟其他慢性病一样,可以带瘤生存。随着科技进步,未来可以带病生存1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程书钧呼吁,聚焦癌前病变,将肿瘤防治关口前移。癌前病变发展到癌症要10年~30年,有人终身维持癌前病变,不到1/3的人会发展成肿瘤,这个阶段是早期发现、研究和控制肿瘤的关键期。

     防控癌症 预防是最有力武器

     专家指出,肿瘤防控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预防是最有力武器。

     癌症是全球共同的健康劲敌:目前,全球每年肿瘤新发病例1400万例,死亡82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肿瘤每年可造成1000万人死亡。

     “中国式”癌情形势紧迫:近20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都处于上升趋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30万例,死亡280万人,每年肿瘤造成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我国癌症发病具有“中国特色”,除肺癌外,主要是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肝癌和食管癌,这4种癌占全国癌症病例的57%,占全球病例的1/3~1/2。专家同时指出,我国肿瘤防治现状的另一特点是患者总体预后差,这是因为我国常见的均为恶性程度高、生存期短的肿瘤,总体癌症死亡率显著高于西方。

     肿瘤防控最有效的是预防: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肿瘤防治的最大难点在于发病原因不清,尚无明确科学结论。但目前可根据现有研究,针对与肿瘤发病关系最大的原因确定防治方案,大力开展高危人群筛查、防癌体检等工作。

    

     在我国,通过控制慢性感染等危险因素,癌症预防的效果已经呈现。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说,我国死亡率比较高的肿瘤是肝癌,从1992年开始,我国推广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大大下降,肝癌的发病率在有些地区也出现拐点。

     目前,我国防癌体检开展尚不理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左京华医生说,公众对防癌体检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一次体检正常,认为以后都不用再检查;发现癌前病变不以为然;过分注重血液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及结果等。

     恶性肿瘤要规范化治疗

     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一直奋战在肿瘤防治的第一线。在他看来,对常见恶性肿瘤进行规范化诊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我国的癌症防控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2003年,国家制订癌症的总体防控规划。去年,政府出台了由16个部委共同发布的“肿瘤防控三年计划”。赫捷说,这个防控计划制定了总体的目标:第一,国家、省级政府和医疗部门制订肿瘤防控具体的方案和机制,对一些致癌因素进行控制,特别是控制致癌因素的增长;第二,完善和建立国家癌症中心指导作用,建立医院和防控机构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癌症防控网络;第三,建立和完善肿瘤登记制度。在完善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基础之上,还要建立以医院为基础的肿瘤登记制度;第四,使全人群的癌症知识知晓率达到60%,降低吸烟率3%;第五,对常见恶性肿瘤开展筛查,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扩大筛查范围;第六,对常见恶性肿瘤进行规范化诊治,从而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赫捷说,规范化诊疗意味着各地肿瘤患者不用再患病之后就直奔北京大医院了。

     从病房到手术室这条生命通道要重新设计

     “很多病人对于治疗没有信心,他的恐惧和焦虑不仅来自于病痛,也来源于疾病带来的附加问题,比如经济原因、被人歧视、孩子上学和结婚的问题等,针对这些恐惧、焦虑的心理问题,医院可以通过医疗模式的调整,尽量地去关怀、帮助患者。”季加孚表示,北大肿瘤医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和心理康复科的医生都有一套自己的工具和办法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同时医院的营养师、药剂师以及个案管理护士也会纳入体系当中,为肿瘤患者主动提供医疗服务,告诉患者应该做什么检查、接受什么治疗,因为医院希望让患者感受到有人在支持他。

    

    


     北大肿瘤医院在人文环境方面也加强对患者的关怀,比如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需要经过的这条生命通道,患者会感觉将遭受人生最痛苦的经历,医院特意将通道的颜色、文字、图片经过精心地设计,加上了中英文鼓励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希望、温暖和关爱。当焦虑、恐惧得到缓解后,患者会也如英雄人物一般得到肯定,鼓励着其他同疾病斗争着的病友。

     九成肿瘤患者不属于家族性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切完乳腺又切卵巢,这种“釜底抽薪”的防癌方法,难免让人倒吸一口冷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坦言,大部分肿瘤患者的肿瘤是散发性而不是家族性的,并没有高度易感。

     肿瘤的发生与环境高度相关,另外还包括生活方式,以及病毒感染,但大家在同样的环境之下,用相同的生活方式也不是每个人都发生肿瘤。林东昕说,这提示,遗传因素也非常重要。

     “每个人的基因组结构都不同,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患癌的重要因素,从基因组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来看,其中一类与肿瘤直接相关,安吉丽娜朱莉就是乳腺癌基因突变BRCA1,这种基因突变非常容易发生乳腺癌,这标志着她在80岁发生乳腺癌的概率是87%。”林东昕说,其实这类患者还有其他健康生存的方式,这些措施包括化学预防和经常体检,一旦早期发现肿瘤,手术效果非常好。林东昕特别强调,90%的肿瘤是散发性而不是家族性的,并没有高度易感。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网,健康报网,健康界

     主编微信:healthedit,欢迎志同道合的公卫人与有意合作的伙伴添加交流!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