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中国式“寒暄”用语
2014/9/3 职场实用心理学

     【交谈型——吃饭了没有? 】

     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长比较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对方的一种关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然而,“吃饭了没有”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问声“吃饭了没有?”单单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真的吃饭没吃饭,都无关紧要。

     现如今这种最“中国式”的寒暄用语,已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代替。

     【交谈型——你干什么去?】

     这也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招呼语,与对方擦身而过,为了表示一下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至于对方干什么都无关紧要,只是表示一种问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自己干什么”是属于私人 的事情,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

     这句问候语出现在中国,也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这句话也逐渐被新的招呼语代替。

     【交谈型——你在哪儿发财?】

     在中国漫长历史中,“君子重义不重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和深入,“利”越来越被人们看重,并以“发财”相互祝福。所以,这句招呼语反映了当家社会的文化心理,折射出很多人的价值取向。

     【问候型——你好!】

     这句招呼语简洁明了,通用性强,同时又是对他人的一种祝福,这句话常出现在不同社会群体交往频繁、而人际关系又比较松散的开放型社会中。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来去匆匆,以前那种交谈型的招呼语已经不适用了,彼此见面时一声节奏明快的“你好”,同时伴以微笑、点头等动作便是礼貌之极。

     应该说这是一个外来,并被当前中国人广泛使用的新的“中国式”招呼用语!

     此外,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离得比较远不适于讲话,或者是关系比较一般的人之间,只要相互微笑,或者点一下头,也算是一种招呼语了

     ↓更多↓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职场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