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赵本山,是中国社会的进步
2014/11/8 职场实用心理学

    

     自从文艺座谈会未能列席,赵本山的心就七上八下。先是连夜“学习”讲话精神、“激动得睡不着觉”,继而到人民网大谈爱国,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表白“与政治靠近”……尽管卖力,随后召开的辽宁省开文艺座谈会也没对他吱一声儿,甚至连大城市铁岭的文艺座谈会也没提到他。

     但是,赵本山不是省油的灯,他早已备好后路。据中新网报道,赵本山的妻子马丽娟于4年前与龙凤胎子女移居新加坡后,托女助手卖掉保时捷休旅车,却没有拿回近40万元的卖车钱。因此马丽娟指其助手林美玲和车行串谋私吞欠款,并聘请了律师追讨。

     昨天这个报道出来之后,赵本山反应奇快,立即回应:并非移民,马丽娟陪着两个孩子在新加坡读书。

     既然赵本山那么爱国,为什么要尚未成年的孩子出国求学,而不是在国内接受教育呢?这些问题赵本山编再牵强的理由,恐怕也回答不了。

     赵本山被中国主流社会抛弃,已成定局,板上钉钉。而对于他为什么被抛弃?赵本山到如今还未看透。或许,他知道,却不甘心。

     赵本山之所以被抛弃,与他如何表态没有关系。虽然他使出浑身解数,意图力挽狂澜,却注定无济于事,而且落得个不自重、不自尊、不自爱的杂耍形象。其实,赵本山被抛弃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而绝非赵本山一人之力能够改变。可惜的是赵本山至今也没有想通、想开,想透、没有解开其中的秘密。

     赵本山的小品艺术是一种搞笑艺术。其来源于东北二人转,以后虽有发展,但本质没有变化,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幽默,二是低俗,其低俗主要表现在具有以下两种文化倾向。

     一是文革的影子。赵本山的小品不尊重人,尤其是对残疾人,瘸子,盲人,哑巴,肥胖者,极尽挖苦之能事,其搞笑艺术建立在他人痛苦基础之上。不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尊重他人的感情,不尊重他人的思想,不尊重他人的生活,不尊重他人的身体,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尊重他人的习惯,不尊重他人的生命,致使赵本山小品艺术,愚蠢、麻木、低级、霸道、无知、肮脏、甚至是流氓的习性充斥其中,是自虐,更是虐人。

     二是封建的糟粕。赵本山艺术中,凡是身体有缺陷的人地位低,妇女地位低,单身汉地位低,上智下愚,官智民愚,男尊女卑,封建宿命,读书做官论的思想十分明显。表面上看是一种幽默,一种诙谐,实质上是一种封建思想的糟粕。其挖苦的对象不是贪官污吏,不是没有诚信的商人,不是麻木不仁的富人,不是丧失廉耻的人性,不是被铜臭污染的法律。其所谓艺术对社会没有救赎,没有改造,对人性没有启发、没有引导,对道德没有提升、没有发现,而是对那些善良的穷人,有生理缺陷的痛苦人,落后的农村人进行挖苦、模仿、嘲笑、戏弄。

     赵本山之艺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缺陷。

     缺乏时代精神。中国改革开放35年,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已经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什么地步,赵本山不得而知。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落后文化,什么是文明文化,什么丑陋文化,赵本山不得而知。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什么,时代艺术是什么,时代思想是什么,赵本山不得而知,一种风格吃到底,更谈不上引导。

     缺乏时代道德。市场经济下的时代道德是什么,什么是当今社会的主流道德,什么是封建道德,什么是现代人的,什么是进步的,什么样的道德才能引领一个民族,赵本山不得而知。其整个艺术中很难看到平等、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影子。

     缺乏时代之美。赵本山艺术没有真正摆脱东北二人转的束缚,仍然是一种庸俗艺术,一种封建艺术,一种垃圾文化。他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脏乱差,一种恶心,一种无聊,甚至是一种以丑为美,以假为美,以欺诈为美,以愚昧为美的艺术形式。缺乏人性关怀,缺乏文明进步,缺乏诚信善良,缺乏真正的时代之美。

     赵本山艺术绝对不是赵本山一个人的艺术,他的艺术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走红近三十年,也绝对不是偶然的。赵本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他所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水平,是一个群体审美能力的水平,是一个群体精神状况的水平。

     在赵本山不断地隔空喊话之后,央视台长胡占凡提出羊年春晚保证三个“不用”:不用低俗媚俗节目;不用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赵本山上春晚的事,在胡占凡的“三不用”原则表态后,根本无望。

     赵本山被抛弃是一件好事,是中国社会的一种进步,一种文明,一种觉悟。每一个中华儿女,当然包括赵本山在内,都应该为此欢欣鼓舞。这说明中国已经有了四个方面的改变。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二是中国人审美能力、鉴赏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三是中国人的道德水准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四是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了一个新的变化。

     ↓更多↓

     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职场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