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带来钱,强关系带来爱
2016/7/31 职场实用心理学
来源 : 周冲的影像声色(fuck_your_dick)作者:周冲,作家。2015年3月离开体制,定居广州,职业写作。著有随笔集《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公号:周冲的影像声色。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经验
心理
技能
专访
PRE STORY
2010年时,我在老家。捱不住整个家族的期望,想在县里买一套房子。
但那时候领的是死工资,穷到家了。
各个存折、各个卡,连整带零全取出来,再加上存钱罐里的全部硬币,依然差首付七八万。我走投无路,壮着胆子,给平时“很铁”、“比较铁”、“一般铁”的熟人们打电话。
干嘛呢?借钱。
作为一坨文艺女青年,平时傲娇惯了,开口借钱有多艰难,相信你们都有所体会。
结果呢?
没有一个人借。
是的。没,有,一,个,人。
不管关系有多亲密,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不管对方生活有多滋润,挥霍得有多夸张,都没有人借一分。
可是,外婆依然在给我打电话,说,玲俐(我乳名)啊,你要疼你妈啊,被你爸打个伤,可怜的,这辈子都没享到福……她就想有个自己的房子,你想想办法吧……
而我爸,每次和我见面时,都阴阳怪气地说,送你们读那么多书,都读到屁股眼里去了,一点本事都没有,昨天我看一姑俚,20多岁,一点书都没读,从外面回来,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全价买了一套房。
我弱弱地说,这么年轻,还没文化,赚这么多钱,怕是来路不正吧?
我爸说,管她怎么来的,有钱就是有本事,你们有本事也给我买一套呀!
我妈呢?
也不催,也不求,只是苦着那张苦了半生的脸,眼神哀愁地看着我,什么也不说,却什么都说了。
作为家中的长女,买房的重担,不由分说地,全担在了我身上。
我不得不买。
但我也无从买起。
后来如何解决的呢?
一个朋友的朋友,只见过一面(至今也只见过一面)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弱关系中的弱关系,她听说了情况,二话不说,就借了我八万。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
她说:因为我看过你文章,也见过你人,你的坚持是我从未见过的,就凭这一点,我非常信任你,也觉得应该帮你!
你们知道那种忽然被认可、忽然被解救的感觉吗?
就是你面对着她的回复,一句话也说不出,一个字也回不了,眼泪滚滚而流。你在心中暗暗发誓,不要辜负,不要忘记。人上人做不了,至少,也要做个好人。
时至今日,钱早已还清。
但对她的感激,从没有半分冷却。
强连接于弱连接
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调查,人们找到工作,有多少人是通过关系,有多少人通过正式渠道,比如,看广告,投简历……
结果发现,超过一半人,都是靠个人关系获得的工作。
比如邓文迪。
在飞机上,与默多克交谈一番,就获得了星空卫视总部实习生的工作。
也就是说,当我们闷着头,绞尽脑汁,在琢磨如何让简历更好看时,一半以上工作,已经被有关系的人拿走了。
这似乎很不公平。
但其实很公平。
之于用人单位而言,一个工作机会,给A还是给B,在双双适合的前提下,谁先下手,谁先获得。
而研究也表明,一个人能力越大,财富越多,名望越高,那么,他的社交圈子也就越多,交往人物越杂,获得信息越快。反之亦然。那么,用人单位为什么不试用通过关系获得机会的先来者呢?
每个人,只要参与社会,就会拥有强连接和弱连接。
在强连接的圈子里,比如,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因为相似的爱好和价值观,彼此传递的信息,具有同质性。
你和亲戚聊得再多,都是家长里短。
而圈子和圈子之间的弱连接,比如,A与B的圈子,C与D的圈子,都有着不同的资源,彼此交汇,就会带来新鲜的异质信息,和随之而来的新机会。
这也就是邓文迪、田朴珺等交际达人,能够得偿所愿的原因。
这也就是许多信息掮客,能够赢得巨额财富的原因。
圈子里,只有熟人;圈子外,才有机会
去年,有一篇叫《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文章,刷遍网络,许多人引为知音。
我不能说它的观念不对。
只能说,这种看法,是有一些欠缺的。
1,作者是一个码字工。
码字工的性质,和其他工种不一样。
它是单干型,技术范,做好自己的事,什么都不用管,所以,社交越单—,工作便越专注,成就可能便越大。
所以,作者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投射到了他人身上。认为所有人都不需要融圈子。
这当然是片面的。
当代社会,还有更多合作型的工作,需要关系网,需要沟通与社交能力,如果都觉得不必在意关系,很多业务,都无法开展,只能在熟人与朋友间买来卖去。
2,它只适合低层的职员。
工作越底层,分工越单一。
比如,有些广告公司的底层员工,一年到头,就是画画图,设计一下LOGO,整理一下画面,那么,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和工作毛关系都没有。
但如果到了高层,掌握了公司命脉,一个决定,就可以影响一帮人,这时候,你的社交圈还窄,行业信息还少,就会束缚你的思维,导致决策失误。
这也就是富人和精英们,关系网大而杂的原因。
3,孤独与自闭,
容易带来洁身自好、努力奋进的幻觉。
这没什么不好。
但我们也要记得,圈子里,只有熟人;圈子外,才有机会。
我们不鼓励攀关系,但也不能让大家都以为,放弃社交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
强连接并存弱链接
社会网络学专家罗家德教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在美国波士顿,有两个社区。
一个是意大利人社区,强连接特别多,你请我吃饭,我去你家玩,很有人情味,最后,一个个小圈子便建立了。
德国社区呢,大家相敬如宾,各不侵犯,君子之交淡如水,只在各种音乐会、体育团、家长会时相见,以弱连接为主。
所以,后者形成了一整片连在一起的弱连接网络,而意大利社区形成了好多孤岛状的断点网络。
有一天,政府官员决定,要做都市更新,两个社区都要被拆。
意大利社区群情激愤,各种反抗,反种抗议,甚至组成敢死队,去阻止拆迁工人,最后还是被拆了。
德国社区里的居民,则平静很多。
他们组成志愿性团体,动员了各种关系,有人去找媒体,有人去市政府游说,有的人刚好认识市长,就想办法直接陈情,最后,德国社区没拆。
前者是使用自己的力量。
后者是扩散自己的力量,由1变成10,由10变成100,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反抗。
所以,如果只有强连接,社会网络就会被独立成众多的孤岛,可以被各个击破。
而弱连接首尾相连,形成一张大网,可以协力做不同功能的整体系统。
机会与来钱论
中国人喜欢抱团,因为温暖。
“团”,就是圈子。
圈子越紧密,越让人有安全感。
比如,一个团队里,强关系越紧密,就会拥有最核心的战斗力。
一个家庭里,强关系越紧密,就会拥有归属感。
这也就是,我们与亲人、友人、爱人联结越多,情感越流动,感觉越幸福的原因。
强关系会带来亲密。
也带来爱。
拥有强关系的人,会觉得不再孤独。
但弱关系,却因为可以提供路径、获得信息、占得先机、推荐和控制利益。
所以,会带来机会。
也就是带来钱。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此文不是鼓励大家混圈子,也不是怂恿大家成为社交狂魔,而是希望大家看清,不同的关系,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走向。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对象。
比如合作与工作,就考虑弱关系的伙伴,因为,这会让成功率更高。而散心与放松,则与强关系的亲友家人在一起,因为,这会让你更幸福。
壹职场
首创国内在线学习微课模式,与100万职场人士共同提升。公众号内回复【模板】,1000套精美PPT模板+字体+背景音乐+素材包大放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创业智库
最具商业价值“第一科技创业新媒体平台”,已有超过100万创业者及投资人关注。深挖最前沿的创业案例分析、解决创业者痛点,帮助创业者走过资本寒冬!
或点击"阅读原文",马上听课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职场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