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夺走了你的工作热情?
2016/9/1 职场实用心理学

    

     来源公众号:璃语。作者:赵晓璃,会计培训师、专栏作者,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璃语”(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赵晓璃。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经验

     心理

     技能

     观点

     你还记得自己第一天上班时那股信誓旦旦决心好好工作的样子吗?

     是啊,曾几何时,我们都是稚嫩青涩的职场小白,我们天真地以为,凭借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就可以在职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没做几年就开始心生厌倦,原本那一腔宝贵的工作热情也早已烟消云散,有的甚至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那就是“你是攒够了多少失望,才决定离开公司的?”

     谁之过?

    

     见到潘潘的那天下午,外面还下着淅沥沥的小雨;潘潘的神情颇为沮丧,就像外面的天气。

     她对我说,自己很迷茫,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工作才两年,就突然没了热情,她突然萌生了辞职的念头。

     如果你不了解真实的职场游戏规则,即便辞职,你今天遇到的问题还是会向你袭来。

     1

     Chapter 1 主管的下马威

     潘潘,本科学历,专业电子商务,毕业之后应聘到了一家公司上班。

     和很多职场新人一样,刚开始潘潘就被主管安排处理很多琐事杂事,潘潘对此早有了思想准备,她谨记着主管对她说的话,大意是一定要努力工作,老板和主管都对她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一定要少说多做、勤奋努力,公司自然不会亏待她的。

     潘潘将这番话铭记于心,干活特别麻利,还记得第一天上班,她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把主管交代的事情全部做完了。

     主管得知后笑着说:“嘿哟,看不出来,你干活还挺麻利的啊。”说完,主管表情突然由晴转阴:“但是工作嘛,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你回去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

     潘潘刚坐下没多久,主管突然走了过来,交给她一个超大的EMS快递信封,里面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了些什么东西:“这里面是我的发票,你正好没事帮我整理下,顺便帮我把报销单给填了。”

     潘潘刚想说:“这不是该财务做的工作吗?”可话还是堵在了嗓子眼没有说出来,毕竟这才刚上班,给主管一个挑三拣四的印象怕是对自己不利。

     就这样,初入职场的潘潘每天忙到很晚才下班,然而让她郁闷的是,不论她怎么努力,主管似乎都对她不满意。

     3

     Chapter 2 茶水间里的悄悄话

     有一天,在茶水间,一位穿着非常时髦的职场前辈向她走来:“你是新来的吧?”

     潘潘点点头。

     “我是你隔壁客服部的,你喊我小美姐就好了。感觉怎么样?还可以吧?”

     潘潘皱了皱眉,轻轻叹了口气。

     “你的事情我听说了,干活卖力可挨批最多。”说着,小美突然在她耳边嘀咕了一句:“以后别那么积极干活,我们这里的主管就是一朵大奇葩,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潘潘从茶水间出来,心事重重,突然撞见了部门里的阿华。

     “你刚才和谁嘀咕呢?我好像听见了什么哟。”阿华悠悠地说:“要知道,小美可是我们公司人尽皆知的垃圾人呀,你最好还是离远点。哎呀,如果今天主管知道你和她嘀嘀咕咕的,指不定会怎样处理呢。”

     潘潘心里一惊:“阿华姐,您瞧,我就是刚来的新人,什么也不懂,以后公司里有什么事儿您多教教我呗。”

     “可以啊,不过潘潘,我现在有点事儿要去外面一趟,麻烦你帮我盯下电话啊。”阿华说。

     潘潘不禁吸了口凉气,答应了。

     1

     Chapter 3 你累成狗,

     升职加薪却没你的份

     渐渐地,潘潘发现,自从她加入这个部门之后,阿华姐动辄以那件事为要挟,将自己的一些琐事下放给潘潘做,而阿华姐呢,明明一上午就能搞定的工作,偏偏拖一整天甚至更久,每次都要主管三番五令催促,她才显得自己非常忙碌的样子,匆匆赶完交给主管。

     在公司的第二年,令潘潘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位拖延磨蹭没有多大能耐的阿华姐,竟然被主管提拔为一个新项目的负责人,而潘潘,一直兢兢业业工作,却看不到任何希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

     4

     职场科普之一,很多时候,阻碍你的恰恰是你的主管。

     职场就是战场,每个人都在竭力抢夺生存资源,而很多主管好不容易爬到了今天的位置,他当然非常介意自己的下属是否对他存在威胁。

     所以,很多主管对待下属的原则是,首先看下属对自己是否安全无害,其次看是否听话,最后才看实际工作能力。

     事实上,这样的主管比比皆是,这样的公司也绝非一家两家,你会发现这些公司不仅能生存下去,有些甚至会生存的很好。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公司的本质就是逐利的,说白了就是想用最低的成本,最大化榨取员工的剩余价值。

     类似潘潘所在的公司,已经发展了十年有余,业务也是蒸蒸日上。

     而正是这样的公司,从外表上给人感觉是需要人才的,然而现实情况恐怕只会让你失望。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这样的公司,而公司只需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榨取这些毕业生的廉价劳动,美其名曰“试用期”,并且这样的试用期,有时甚至长达六个月甚至一年。

     你不服?不服你走啊,反正到处都是大把大把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

     5

     职场科普之二,员工与老板想的永远都是两码事。

     职场里的每一个人,可以好不夸张地说,在刚踏进职场时,都觉得好好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员工的思维是这样的:拿多少钱干多少活,老板你必须给我等量的报酬;

     老板的思维是这样的:每一个员工只是一种劳动力资源,想用低廉的代价获得高昂的回报,才是公司生存的当务之急。

     因为总会有员工像潘潘这样,怀揣单纯的理想,拼命干活;可潘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从事的这些工作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

     6

     职场科普之三,如果你每天很忙却不受重视,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在职场中,每一种工作性质不同,得到的回报也无法同日而语。

     第一种工作,叫做“老大的事情就是天底下最重要的工作”。

     这类事情主管揽的最多,比如他会经常和老大沟通,看老大关心什么,或者哪些事情没法自己搞掂,这种事情主管通常会亲力亲为。比如老大听说同行一家公司最近遇到了什么麻烦,而自家公司好像也有类似问题,通常主管就会第一时间联系人,安排一场饭局,请相关领导一起坐坐,了解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动态,这叫“沟通”。

     而主管做的这些事情,对老大而言就是最有价值的。

     而这些信息存在着极度不对称的情况,一般员工根本无法得知,同时主管也绝对不会让其他员工碰这些事情。

     第二种工作,叫做累死人不偿命的日常工作

     这些工作的特点就是流程化的,每天如此,不需要你创造什么,更不需要你去解决什么难题,你需要做的,就是像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那样,确保整个流水线顺利运转就可。这些事情拖一点也不会死,快一点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任何益处,而同时,如果谁接手的工作越多,就意味着犯错的机会越多。

     第三种工作,叫做你一定要小心的垃圾工作。

     文中提到的“垃圾人”小美,其实她人不坏,只是她的工作内容注定了她不受待见。因为是客服部,加上小美还比较聪明,总是能够看穿领导的意图,所以领导怀恨在心,便把那些难缠的客户投诉交由小美处理,这些工作本来就不创造任何价值,而如果你处理不好,反而会给公司带来损失,所以即便你再努力,领导都会觉得你做的不好,他很少关心过程,他只知道因为你没处理好客户投诉,又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损失。

     7

     我们曾经深信不疑地认为,员工积极性不高或者没有了工作热情,一定是员工自己的问题;到后来我们发现事情仿佛不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又把矛头指向了管理;可是管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它意味着你需要顺从主管的意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而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所以,职场中的你当然会感到不快乐,而与此同时,当你发现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无法得以匹配,自然就没有了工作热情。

     谁之过?

     END

     PS:来来来,在留言区和我说说,你觉得员工没了工作热情,到底是谁之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职场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