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职业生涯随时可能终结于一份“好工作”
2016/10/2 职场实用心理学

    

     来源:LinkedIn(ID: LinkedIn-China ),作者:思小妞,在美帝晃悠的原创码字人,Linkedin专栏作家,个人微信公号:思小妞的犄角旮旯(id:sixiaoniu523),新浪微博:思小妞无后缀。本文LinkedIn授权发布。

     经验

     心理

     技能

     观点

     我一直都很羡慕表哥的工作。

     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后勤从事财务工作,除了月底几天忙些,其它时候算是坐等下班;

     不仅如此,看病更是一分钱不花;最夸张的是军人到四十岁就可以退休,退休工资比得上北上广一线城市白领们的平均薪资。

     一个四十岁的中年大叔,拿着一线城市的薪资在三线城市生活,有钱有闲都被他占全了,人生太逍遥。

     谁说没有“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好工作?

     可表哥每次和我们谈起工作时那种一言难尽的愁容真让人心疼。

     正经活儿不多,但你察言观色的副业可不少。

     领导刚把烟掏出来,你就得把冒着火苗的打火机递上去。

     犯点小错,恰好碰上领导心情不爽,当着全办公室五六个人的面把你骂得跟孙子一样,你不仅得乖乖受着,同时还要搜肠刮肚想着一会儿怎么哄领导开心。

    

     待遇的确不错,但你得“孝敬”领导啊。表哥说春节和节假日是他最忙的时候,得按照级别、派系、时间、喜好、亲疏远近列好List排队逐个儿拜访各位领导大人们。

     几天节日下来,整个人比连着上一个月班还累。

     这种“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好工作你要么?

     1

     为什么我们总会羡慕别人的工作?

     因为我们会因为对行业、公司的不了解自动对一些工作形成光环效应。

     而事实是,我们会被那些好工作光鲜亮丽的外表迷惑、忽略了它们背后的辛酸。

     就像大家只看到了“闪电”博尔特连续三届奥运会获得的九枚金牌,却看不见他受训变形的双脚一样。

     而对于那些身处 “好工作”之中的人,他们最大的感慨却通常是“无福消受”。

    

     我爸一位同事的儿子毕业后被家人安排到了当地的电力局工作,自己工作努力加之家里有关系,不到五年就提成了科长。

     过年时约好出来聚餐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差点叫了声二师兄,他整个人胖了一倍——是真的一倍、不是几圈或二三十斤。

     因为工作内容的关系他需要经常参加饭局,有多经常呢?也就是一周七天有五六天都吃在不同餐厅里吧,甚至一天赶两三个局也是常有的事。

     我说,这简直就是我这个吃货梦寐以求的工作啊,尝遍美食还不用埋单。

     他苦笑说,要不是因为当时家人费钱费力欠人情债帮我弄了这份工作早就辞职了。刚满30岁脂肪肝、三高全有了,每年至少两次因为喝酒喝挂住院。

     现在只要在家吃饭他只吃清粥小菜,一点油腥都不碰。

     所以,任何事都应了那句真理:好的未必真好,适合的才是王道。工作也是如此,适合即好。

     2

     对于父母那一辈的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是重复劳动生产、就是在一个地方呆三四十年、每个月定期领固定的薪水补贴家用。那时候工作是一件很单纯的事。

     工作的功能和意义在当今社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德鲁克说过:“成功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而人的平均工作年限很可能长达50年,特别是知识型员工。”

    

     这意味着:

     1、企业的变革已成为常态,从组织方式、工作方式到需要的知识和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2、作为职场一员,我们的工作职责早已不是劳动生产那么纯粹了,你得知道自己的优缺点、进行持久的知识储备和升级、以及最大限度的创造贡献才能在职场“存活”五十年之久。

     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即那种稳当、饿不死人的“铁饭碗”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现在定义的好工作也绝对不是“稳当”那么狭隘了。

     我曾经因为工作的需要做过一份调研:“工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调研对象有刚入职的新人、有普通的白领、也有中层领导。

     给出答案最多的是以下五项:认识自己和世界、升级三观的渠道、学习方法论的环境、提升自我的机会、玩——如何愉快地度过几十年的职场光阴?

     赚钱呢?这个选项当然榜上有名,但没有我想得那么靠前。

    

     虽然我们经常把工作和赚钱挂钩(二者也的确应该挂钩),可当大家认真思考工作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时,绝不是一个“钱”字能一言蔽之的。

     所以,一份好工作意味着好+工作两方面:

     “工作”是你贡献的,“好”是你得到的。

     如果想得到一份好工作,我们需要把“工作”和“好”进一步形象化、清晰化。

     3

     这个思路非常棒,因为它囊括了自己和雇主、供应和需求、贡献和收获三方面的考虑。你会发现缺失当中任何一个要素、仅两两结合得出的哪一种结论都不会是真正的好工作。

     比如,一份工作你很擅长、薪水也丰厚,但如果你对它缺乏热情,那后果就是你会富足,但不会觉得工作是有真正意义和价值的。

     所以,我们周围总会有一些人,他们做着我们羡慕的工作却依旧叫苦,也许不是他们虚伪,而是因为缺少热情他们难免把自己看作纯粹的赚钱工具而真的感到痛苦。

    

     当我们对三个圆圈里的每一项挖得更深、获得更多信息时,那个Dream job也就愈加清晰。

     而且随着对三个要素的深入了解,我们还可以追加更多要素使得好工作更贴合自己、更有影响力。

    

     比如上图就把“世界需要的”这项要素纳入考虑范围,让职业人(尤其是已在职场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可以从使命和慈善这两个更大的格局去丈量好工作的定义。

     使命通常与人生观、价值观挂钩,慈善又会让我们进一步去思考自己的影响力和贡献究竟能有多大,即自我存在的意义。

     所以,当你在做一份真正的好工作时,你最大的感受,不会是钱多,也不会是闲多,而是你的整个人生,都因这份工作而升级。

     你找到了能让你人生升级的工作吗?

     壹职场

     首创国内在线学习微课模式,与100万职场人士共同提升。1000套精美PPT模板+字体+背景音乐+素材包大放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创业智库

     最具商业价值“第一科技创业新媒体平台”,已有超过100万创业者及投资人关注。深挖最前沿的创业案例分析、解决创业者痛点,帮助创业者走过资本寒冬!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职场实用心理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