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人“闹”元宵
2016/2/22 小云健康

     元宵节跟着古人“闹”元宵说到元宵节,这“元宵”与“汤圆”的南北大战可谓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这般经社交网络的演绎唇枪舌战已然是种乐趣,但元宵佳节本就是一个有声有色有内涵的节日,怎能不过得有点闹性呢?今天小编带大家看一看,古人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怎么“闹”的。

    

    吃元宵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节人们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拌有肉和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饼(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蝌蚪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民俗。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放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多大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走百病

    “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旧时,每当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特别是正月十六一整天,妇女们便三五成群,结伴出游,她们一边赏灯散步,一边遛弯儿“走”除百病。这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就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这天,妇女们不仅可以回娘家,还可以串门,走亲戚,到各处闲谈玩耍。

    

    拜帖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偷菜

    民俗专家介绍,在中国古代,元宵节还曾是一年中有情男女“相约灯下”的浪漫节日,一些地区至今仍保有“偷菜传情”的元宵节习俗。

     在古代,汉族人还有在元宵节偷菜求子、偷菜求婿的习俗。至今,在贵州省黄平一代的苗族中仍保留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偷菜传情的习俗。这天,姑娘们会去偷非本族人家异性的青菜,希望能“偷”得一段好姻缘。

     如此可见,这古人的元宵节还真是有声有色,今晚,如果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热闹的元宵节活动,不妨前去体验一番,作为猴年春节的圆满句点。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小云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