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轰!一声致残!生日蜡烛炸烂6岁女孩左眼!各位家长一定要留意!
2016/6/12 广州笋嘢益街坊

    

    

    


     轰!一声,瞬间小女孩的眼角膜被炸伤,眼睑皮肤也被烫伤,吓死小编我了!在家庆祝变在医院“庆祝”,小小的一个音乐蜡烛居然威力那么大!!?

    

     很多人过生日都喜欢买蜡烛喜庆一下,现在很多妈妈都喜欢给自己的娃过生日的时候买新型的音乐蜡烛,但是你们知道它背后的危险性有多高吗?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电控音乐蜡烛的危险性,新闻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了,之前有一个1岁的娃也受过这种危险蜡烛的“款待”....

     点燃生日蜡烛 却爆炸了!

     6岁的瑶瑶,左眼部位涂满了药膏,眼角靠近鼻梁的部位,全是破溃的伤口。瑶瑶的母亲说,当时点着音乐盒,音乐没响,突然炸了。家人赶紧找车把她送到医院,经过医生诊断,瑶瑶的左眼出现了“角结膜烫伤”“眼睑皮肤烫伤”。

    

     音乐蜡烛上的塑料伴随着爆炸飞到了瑶瑶的脸上,你说这小姑娘伤口留下瘢痕怎么办啊!?,最怕的是会有后遗症影响她的视力。

    

     三无产品

     音乐蜡烛为什么会发生爆炸?找到了事发送蛋糕的商家。店老板从货架上拿出一个未拆封的音乐蜡烛,找了一圈,也没有见到合格证。你说看到这东西你怕不怕?!还能安心用它来庆祝生日吗?其实对于这种蜡烛是否存在伤人的风险,商家们似乎早已知晓。为什么还要继续把这三无产品买卖流通呢?!

    

     △同款音乐蜡烛在市场上销售,两元一个

     (说真的我是不敢买)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标明产品名称、厂名和厂址。工商局工作人员表示,“赠品也得符合此规定。”

    

     △爆炸后的音乐蜡烛

     (可以看到这里面就是一个电子芯片,外边都是塑料。)

    

     破拆音乐蜡烛 结果吓人!

     消防官兵对此家伙进行了破拆。消防人员表示,“这里面就是一个电子芯片,外边都是塑料,有一定危险。”

    

     △实验:蜡烛点燃后,塑料花瓣被引燃

     音乐蜡烛燃烧的过程。将音乐蜡烛点燃之后,瞬间冒出五、六厘米高的火焰。每片塑料花瓣上,都有一个燃烧的蜡烛。15分钟后,花瓣上的蜡烛燃烧完毕,很快便引燃了花瓣,火苗越来越高。当火焰燃烧到电池时,电池发生了小爆炸。

    

     △电池发生小爆炸

     真够惊吓,这是耍小朋友的玩意吗?

    

    

     烛蜡烛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的细蜡烛,另一种是带数字的蜡烛,最后一种是现在最流行的莲花电控生日蜡烛

    

     由于莲花电控蜡烛能唱“生日歌”,带动氛围,所以它很受大家欢迎。但是此次出事的蜡烛却是这货。但是具体原因是怎么样的呢?

    

     此次出问题的原因在于蜡烛持续燃烧,逐渐靠近电池,电池温度急剧升高,最终电池膨胀发生爆炸。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安全呢?小编认为注意以下几点即可保护好自己:

     蜡烛未燃尽前将其熄灭。

     下面的塑料叶片着火立即熄灭蜡烛。

     蜡烛尽量不要过多燃放,以免灼烤电池。

     如果以上几点都还是让您不放心自己的安全可以考虑使用传统蜡烛,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就更有氛围了o(∩_∩)o

     身边容易忽视的潜在爆炸物

     1.空气中的粉尘: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台湾新北市八仙乐园27日晚间举办的彩色派对起火,导致助燃性粉尘爆炸造成498人受伤。大多数人认为爆炸应该发生在密闭空间里面,或者由炸药引发,却忽视了粉尘在空气中快速燃烧产生的爆炸危险。

     可能引起爆炸的粉尘主要有7类:金属,如铝粉、镁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而粉尘要形成爆炸有3个最基本的条件:

     第一,是可燃性粉尘以适当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粉尘云;

     第二,有足够的空气和氧化剂;

     第三,有明火源或者强烈的震动,摩擦也会产生热能。

    

     2.存放过久的果汁: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2

     2015.5月,浙江金华市有一名女性被果汁饮料炸伤,2013年南昌一男子在打开一屏娃哈哈营养快线牛奶果汁饮料时被炸伤。

     相关专家解释说,果汁瓶爆炸,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小概率事件。果汁类饮料里营养元素很多,有糖类、纤维素、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开盖后很容易被空气中的大量微生物,特别是酵母菌污染。而酵母菌发酵后,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过多,瓶内压力增大,在开盖一瞬间产生爆炸。

     饮料开封后,没有按照要求存放,就增加了事故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饮料打开后,一次性或尽快喝完。如果喝不完,要按照产品包装上注明的方法保存,比如冷藏、几小时内饮用完毕等。

    

     3.食品干燥剂: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干燥剂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事件屡见不鲜。近日,江西一男童将食品干燥剂兑水后会发生爆裂,不慎溅入眼睛后,眼结膜、眼睑肌肉会被灼伤,甚至可能失明。

     一些商家为节约成本经常采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造成安全隐患,生石灰中的氧化钙遇水发生急剧化学反应,生成强碱性化学物质氢氧化钙。其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破坏细胞组织。不慎入眼后,严重的将会导致角膜结膜坏死、穿孔,影响视力,甚至失明,即使做手术也很难挽回原有的视力。

    

     4.某些高压锅: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就压力锅本身来说是相当成熟的产品,但近年来压力锅爆炸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还是如下三点:1)劣质高压锅,或者不合格品,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2)超龄使用的;3)使用过程中排气堵塞的

    

     5.超龄啤酒瓶: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按照啤酒瓶标准,国家建议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但是事实上在市面上并不难找到超龄服役的啤酒瓶,而喝啤酒的人也很少会去注意到啤酒瓶的使用时间。

     超龄的啤酒瓶会发生材质老化,承压能力下降,啤酒一旦被剧烈摇晃或者遇到高温,瓶内的液态二氧化碳迅速气话,啤酒瓶的压力升高,容易导致爆炸,爆炸产生的玻璃碎片有一定的杀伤力。

    

     6.没开口的坚果炒制: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比如:栗子,栗子并不是完全干燥的,内部的水在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体积快速膨胀,而栗子壳的延展性不够好,在遇到挤压的时候就容易爆炸。

     所以炒栗子一定要在每个栗子上划一个口子。

    

     7.劣质电池、移动电源: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在手机高度普及的今天,由于劣质手机电池使用或充电过程中爆炸,炸伤或炸死人的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所有大家在购置手机电池或移动电源时一定要买正规产品,同时一定要避免在充电过程中打电话。

    

     8.金属瓶装的杀虫剂或者打火机油: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金属瓶装的杀虫剂和打火机油本身含有易燃气体,同时为方便存储,均是加压存在金属瓶中,瓶内就有一定压力,在暴晒、高温和有明火的情况下,极易燃烧和爆炸。

    

     9.一次性打火机: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目前一次性打火机使用相当的广泛,但其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由于是塑料外壳,加之存储有易燃气体,在高温,暴晒和明火情况下,也极易发生爆炸和燃烧。

    

     10.氢气球: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许多小商贩为了节约成本,常常使用氢气充装气球,殊不知这些氢气球有极大的爆炸危险。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当气球中充满了高纯氢气时,遇到明火,极易产生燃烧和爆炸。

    

    

     END

     操作不当造成的爆炸隐患

     有壳、有密封包装的食物采用微波炉加热: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最典型的比如鸡蛋,瓶装牛奶等采用微波炉加热时,存在一定的爆炸危险。

    

     “共享”手机充电器: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不同充电器电压可能不同,充电时,不要将其放在床上,如充电器接口松动或过紧,应马上更换,充电时发现手机过热,应该立刻停止充电。

    

     油锅着火用火灭: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遇到油锅起火可用锅盖迅速盖住,切记不能用水去扑。

    

     用高压锅前不清洗通气阀:爆炸可能性:

     ★★★ 爆炸危害:★★★

     使用高压锅前,检查通气阀是否畅通,否则应该立刻清洗,防止通气不畅,导致锅内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在使用中的燃气炉和燃气热水器边喷洒杀虫剂:

     爆炸可能性:★★★ 爆炸危害:★★★

     真实的案例,一个主妇在煮食时,燃气炉燃着火,突然发现身边有几支蟑螂,她立刻就找来杀虫剂喷,不巧有气体飘散到燃气炉上,立刻引燃杀虫剂瓶,并发生爆炸,主妇全身着火,到医院前便死亡;还有再阳台喷杀虫剂却爆炸了,消防员勘察现场发现,喷洒边就是燃气热水器。

    

     提醒

     目前此类产品并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因此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时提醒,除非是一些正规厂家的产品,否则,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这类玩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广州笋嘢益街坊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