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总医院院长回应所有制改革争议
2015/2/13 医学论坛网

     1月6日,凤凰医疗发布公告称,与国家安监总局直属的煤炭总医院、中信信托公司签订了不具法律效力的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将参与煤炭总医院的改革。此后,有媒体报道称煤炭总医院改革遇阻,包括部分职工反对“并购”、凤凰医疗盈利模式遭质疑等。对见诸媒体的相关质疑,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一一给予回应。

    

     王明晓院长

     回应

     “医院情况不错,为何引入外界资本” ——改革是必须为之

     王明晓:煤炭总医院直属于安监总局,相比一些知名医院,国家财政投入十分有限,每年拨款20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退休人员补贴等,医院运营资金的98%依靠自身解决。

     随着医院快速发展、病人不断增加,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异常突出。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大楼,消防等安全设施隐患较多,急需改造扩建。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靠国家投资不现实,靠银行贷款利息成本压力太大,靠医院自身积累力不从心。

     同时,由于退休人员生活费增加以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医院每年需要投入超过3000万元。而医院2014年净结余为2800万元。

     作为医院管理者,不能满足于“日子过得还不错”。北京的大医院之间,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聚集,还是服务理念、就医环境,竞争都异常激烈。而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等,同样需要资金投入。

     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进资金、改变机制可以推动医院更好地发展。

     回应

     “暗箱操作” ——将逐条征求职工对合资合同的意见

     王明晓: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在安监总局指导下进行的,总局方面明确要求充分尊重群众选择,起草实质性合同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按照院方原定计划,于2015年元旦以后开始征求职工意见,并组织职工到中信集团和凤凰医疗所属的已经改革的医院去调研。

     但是凤凰医疗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重大事项披露”是它的义务。凤凰医疗1月6日发布公告,与我们医院开展下一步征求职工意见工作产生了“时间差”,由此产生了一些误解。

    

     煤炭总医院外景

     为了让职工充分参与决策,从1月16日起,医院先后组织了7批170人次赴凤凰医疗此前参与改制的京煤总医院等医院实地考察,以科室、职能部门骨干为主。考察结束后,每一小组都展开了基本评估并进行了总结。对于医院改革的必要性,职工基本达成了共识。

     回应“商业资本与公立医院非营利性的矛盾” ——合作方着眼于长线投资 王明晓:这也是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确实,凤凰方面此前参与的几个医院的改革,主要的盈利方式是“供应链”业务,也就是向下属医院出售药品、器械。但根据我院的实际与现实情况,是不适合采取这种模式的。因为从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来看,医药一旦分开,不以供应链为营利的管理将会受到极大影响,因而医院管理应该是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新技术的开发、经济上的成本核算,以及医院明晰的发展战略、文化建设等全面管理,这样的医院才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旺盛生命力。因此,煤炭总医院的发展应该选择一条全新的道路。

     改革后成立的中安康公司,将由相对控股的煤炭总医院主导。中信信托和凤凰医疗与院方就改革达成了共识,两家公司充分尊重医院文化,着眼于长线投资,在前期改造扩建和新院建设期间不对资本回报设定指标。

     回应

     “医院估值过低” ——审计评估尚未开展

     王明晓:煤炭总医院是公立医院,如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审计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开展审计和评估工作。评估之后,还须经国家安监总局审核报财政部批准,之后才能进行相关合同条款的谈判。目前,审计评估尚未开展。

     回应“职工待遇变化” ——身份不变、待遇提高王明晓:在改革中,我医院将把“三不变、一提高”写入实质性合资合同,保证职工身份不变、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医院级别不变,职工待遇提高。

     回应“已经退休的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出任董事长” ——董事会尚未组建,未来合作公司董事长由院方担任

     王明晓:中安康公司成立后,将成立董事会,其中煤炭总医院派出3名董事,中信信托和凤凰医疗各派出两名董事,董事长由院方担任,第一届院长和党委书记也由院方担任。目前,合资合同还未商议,董事会更尚未组建,因而某某某当董事长根本不存在。

     光明日报记者 华挺 李克甲

     背景

     煤炭总医院: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5年,新医改进入第6个年头,全国范围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社会资金可“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作为国家安监总局直属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也是国内第一家以体制改革为方向的部委直属医院,煤炭总医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样本—改革因何而发?路径如何设计?预期目标怎样?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改革动因

     —发展陷瓶颈 困境在眼前

     年门诊量超过80万人次,年收入近8亿元,资金自给率达98%,历年财务审计显示“运行状况良好”—位于北京北三环的煤炭总医院,呈现状况是“日子过得还不错”。改革,何以成为必须迈出的一步?

     首先是改造扩建的资金压力。对比同一区域的医院,建筑面积不足3.5万平方米的煤炭总医院规模相对较小。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介绍,随着病人不断增加,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异常突出,医院仅有510张病床,有时不得不在病房走廊及阳台上加床,必须进行改造扩建。

     其次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压力。王明晓给记者算了另一笔账,由于退休人员生活费增加以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该院每年需要投入超过3000万元。对2014年净结余2800万元的煤炭总医院来说,压力是明显的。引入资本做大蛋糕,成为必然的选项。

     再次是同业竞争压力。王明晓坦言,现在北京大医院之间,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聚集,还是服务理念、就医环境,竞争都异常激烈。而改善环境、提升服务等,也要求资金投入。

     “靠国家投资不现实,靠自身积累力不从心,靠贷款利息成本太大。”王明晓告诉记者,改革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从各地实践看,公立医院改革有独立法人、医疗联合体、混合所有制、托管制等模式。他说:“考虑到国家已有明确政策,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医院决定引进战略投资者,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进资金、改变机制实现医院更好发展,同时与合作方互利互惠。”

     改革路径

     —用混合所有制激发活力

     几个月前,煤炭总医院开始选择战略投资者。经过公开报名,有10余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经过企业陈述等程序,在安监总局的领导参与下,煤炭总医院最终选择了两家,一家是中信信托,因为其属于中信集团,“资金力量雄厚”;另一家是民营的凤凰医疗集团,因为其“拥有多年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的成熟经验”。引入它们也就构成了混合所有制,使得运营机制更具活力,三方合作可以达到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在举行多次协商会议后,2014年12月30日,上述三方达成了不受法律约束的框架性协议。按照协议,三方成立中安康公司,煤炭总医院依照有关法规,按照审计、评估后资产总额的90%入股,占股40%;中信信托和凤凰医疗以现金入股,分别占中安康股份的25%和35%。

     据了解,在未来中安康的董事会中,煤炭总医院派出3名董事,中信信托和凤凰医疗各派出两名董事,董事长由院方担任,第一届院长和党委书记也由院方担任。合资公司除对现有医院进行改造,使病床数达到700张以上外,还计划在朝阳区购置医疗用地,新建病床数1000张以上的国际先进医院。

     有媒体报道说:以资产总额入股的煤炭总医院估值过低,王明晓回应说,煤炭总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必须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审计机构对医院进行审计,选择符合国家规定、合作三方认可的国内一流资产评估机构对医院开展资产评估”。

     “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开展。”王明晓说,评估后,煤炭总医院经国家安监总局审核,报财政部批准,然后才能与合作方进行具体合同条款的谈判。

     改革规划

     —“三不变,一提高”

     引入战略投资者,使医院发展得到有力的资金保障,但公立医院改革须坚守的公益性与商业资本逐利性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决?

     王明晓表示,因为煤炭总医院相对控股,改革后成立的中安康公司将由煤炭总医院主导,中信信托和凤凰医疗作为合作方,已经与院方就改革达成了共识,两家公司充分尊重医院文化,着眼于长线投资,在前期改造扩建和新院建设期间不对资本回报设定指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活力已为诸多案例所证明,而多种所有制“磨合”期的不尽合拍也不是偶然现象。

     王明晓表示,对于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安监总局明确要求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起草实质性合同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按照院方原定计划,于2015年元旦以后开始逐步征求职工意见,并组织职工到中信集团和凤凰医疗所属的、已经改革的医院去调研。

     对于职工权益的保障,记者了解到,煤炭总医院将把“三不变,一提高”写入实质性合资合同,即职工身份不变、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医院级别不变,职工待遇提高。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华挺 李克甲

     如您有任何看法,请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