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应“中日友好医院简称去掉‘友好’二字”
2015/2/17 医学论坛网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报道称果敢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与中国有联系、中日友好医院简称去掉了“友好”二字等答记者问。

     以下是外交部网站公布的答问实录:

     中国是今年2月份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中国倡议于2月23日举行安理会公开辩论会,主题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王毅外长将以安理会主席身份出席并主持会议。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方倡议召开此会,旨在为各方提供一个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平台,向国际社会展示安理会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坚定决心,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全面启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

     问:联合国安理会15日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也门胡塞武装组织从政府机构撤出武装人员,释放总统哈迪及其内阁成员,并无条件参加联合国斡旋的谈判。中方对也门当前局势有何评论?

     答:中方高度关注近期也门政治、安全局势,希望也门有关各方切实落实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继续保持对话势头,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分歧,努力推进政治过渡进程,尽快恢复国家的稳定和正常秩序。

     问:最近,有一些国家暂时关闭了驻也门使馆,中方是否也有此计划?

     答:我们注意到有些国家近日做出了暂时关闭使馆的决定。中国驻也门使馆外交官目前在坚守岗位,同也门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为中国在也门的机构和人员提供必要安全协助。据我了解,目前我们暂时没有撤离的打算。我们将继续密切跟踪形势发展。

     问:据报道,“伊斯兰国”发布视频显示,被该组织绑架的21名埃及基督教徒被处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一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谴责残害无辜生命的行为,对埃及政府及遇害者家属表示慰问。中方认为,国际社会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问:乌克兰东部冲突地区已于15日开始实施停火协议。中方对乌克兰当前局势有何评论?

     答:我们一直在关注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发展。中方积极评价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为政治解决乌危机持续展开的斡旋行动,支持并呼吁有关各方切实落实业已达成的共识特别是停火协议,积极推进乌危机政治解决进程,早日实现乌克兰的和平与安宁。

     问:缅北部分地区发生的武装冲突仍在持续。有报道称,果敢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与中国有联系。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是否介入调停缅北冲突?

     答:中方一向尊重缅甸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中国领土从事破坏中缅关系和边境地区稳定的活动。

     我们希望缅冲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影响中缅边境稳定和中方一侧安全。

     中方愿根据缅方意愿,继续为缅国内和平进程发挥建设性作用。

     问:近期中日友好医院简称去掉了“友好”二字,这个改变是否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日态度?背后是否有外交上的考虑?

     答:关于中日友好医院规范简称事,请你问卫生主管部门。中国政府在发展对日关系方面的立场和政策是一贯的。我们主张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与日本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关系。这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希望日方与中方共同努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根据2015年春节假期放假安排,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将于2月18日至24日休会,25日恢复。休会期间,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仍将接受记者电话提问。

     来源:外交部网站

     背景: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去“友好”引网友热议

     新京报快讯 (记者温薷)近日,“中日友好医院”简称规范为“中日医院”,引发网友热议和猜想。对此,中日友好医院解释,该简称依照的是国家卫计委关于直属和联系单位规范简称的通知,同期规范的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

    

     网曝中日友好医院改简称

     “已接到上级指示,以后请称呼俺们医院为:中日医院!”近日,微博认证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的网友“呼吸科麻辣医生张永明”,在新浪微博上贴出了一则落款为“院办公室”发布的短信通知截图。

     短信中称,“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确定我院规范简称为‘中日医院’,今后除正式红头文件、使用公章或有特殊要求使用全称的工作外,一律使用规范简称‘中日医院’。特此通知全院。”

     网友热议戏称“友尽”

     随即,“中日医院简称删掉‘友好’”一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称“不再友好了”、“友尽”、“撕结婚证”等等。网友“赵楚读书”称此为“标准历史虚无主义”,健康界网昨日转载一篇署名为“中山医院杨震”的文章。其中称,“北京友谊医院”历史上也曾几度易名。“1952年,苏联政府在北京援建了一所大型医院,命名为‘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1957年苏联政府正式将该院移交给中国,更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但是,中苏之间的友谊并不长久。因两国交恶,在文革期间,该院一度被命名为‘北京反修医院’。1970年,周恩来亲自命名该院为‘北京友谊医院’。”

     医院回应:只是规范简称

     昨天,中日友好医院通过官方微博,确认已改换简称的消息,并对原因作出了回应。其称,依照国家卫计委关于直属和联系单位规范简称的通知,该院规范简称为“中日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为该院正式全称。

     中日医院官微表示,国家卫计委同期还发布了其他一批医疗单位的规范简称。其中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简称“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简称“心血管中心”,国家癌症中心简称“癌症中心”等。

     背景:

     中日友好医院为首批中日间贷款合作及无偿援助项目

     资料显示,去年是中日友好医院建院30周年。在该院去年10月出版的刊物上,曾回顾了中日友好医院建院的“大事记”。

     据记载,中日友好医院的历史最远可溯至1979年9月3日,当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在日本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洽谈首批中日间贷款合作及无偿援助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医院。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华国锋总理访日联合新闻公报》,公报第10条即提出了在北京建设现代化医院计划。

     当年7月16日,国务院批准《关于中日合作建设中日友好医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同意将医院定名为“中日友好医院”。同日,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医院建设领导小组”,国家建委副主任谢北一任组长,国家建委副主任张百发、卫生部副部长季宗权等任副组长。

     1984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中日友好医院”院名,医院将每个字用不锈钢制成大约1.8米见方的立体字,外饰蓝色,镶嵌在门诊楼正面墙上。1984年10月23日,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开院。当晚,卫生部在人民大会堂为中日友好医院开院举行盛大招待会。

     来源:新京报

     如您有任何看法,请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讨论。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