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医务人员的收入何时能提高?
2015/3/3 医学论坛网

     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医改进入深水区,医改的主力军——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显得尤为重要,薪酬制度改革的滞后已经拖了医改的后腿。”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郭玉芬说,她最关心今年的两会能否推动这项改革的提速。

     工资不能总是“空调”

     “我每个月在医院的全部收入有4500元~5800元,其中奖金2000多元。我们科主任(主任医师)每个月的奖金是4000多元。”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的一位医生说。尽管提高医生工资呼吁了很多年,但仍然被医疗圈称为“空调”。

     “一名专业医生的培养需要8年甚至更长时间,进入医院工作后,医生还要不断地学习、实践、提升,并进行高风险、高负荷的劳动,这样的人力资源劳动价值竟然如此低廉,实在难以想象。”郭玉芬说,这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大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不少医生通过赚取灰色收入,来弥补其阳光收入和市场价值的不对等,并将其视作理所当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指出,一份对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3国医改情况的考察报告显示,这3个国家的医生整体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一般行业,其中美国医生收入较高,是大学教师的5倍~8倍。这种做法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从医,使得上述3个国家的医生队伍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其他国家在‘平时状态’尚且如此,我们国家的公立医院常常处在加班加点的‘战时状态’,难道不该给医务人员更多的经济补偿吗?”刘玉村表示,应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逐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合法收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投身医疗卫生行业。

     郭玉芬表示,衡量医生价值关键要考虑两点:一是以技术的含金量和风险程度定价;二是以岗位的艰苦程度定价。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医务人员不断钻研、创新,促进医学健康发展,鼓励医生下得去、留得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基层陷入“人才荒”

     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赵婉娟认为,基层医院人才难留的主要原因是绩效工资偏低,财政按每位正式在编人员每年平均5.25万元、每位合同工每年平均3.2万元的标准拨付,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优秀人才不愿留在基层,都希望到县级医院工作。

     桐庐县百江中心卫生院院长徐建荣告诉记者,现在的乡镇事业单位被行内人士戏称为“培养基地”,人心不稳,流动性大,严重制约了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7年来,只有20名人员的百江中心卫生院累计调走16人,都是有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

     徐建荣认为,要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基层,除了要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事业单位编制名额,降低基层事业单位的招聘条件外,重点还是要解决骨干人才的经济待遇问题,利用经济杠杆留住人才。

     徐建荣还提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结余仍按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转作事业基金,机构不能自行分配,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奖懒罚勤,使医务人员陷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他建议允许医疗结余自行分配,提高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将收支结余部分用于改善职工福利待遇,同时合理拉开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差距,向关键岗位、优秀医生、技术骨干倾斜,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调结构方能走活一盘“死棋”

     “医务人员的付出和所得不相称,公立医院院长心里非常清楚,难的是拿什么去满足医务人员对收入增长的期待。”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表示,当政府下发的各类拨款不到目前职工薪酬总额的5%时,医院似乎只能从为病人的服务中得到维持运转的资金,而这往往使得公众诟病医院和医生的行为。这样的困局让院长觉得“堵心”。

     对于如何平衡医院和患者的利益,陈海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医务人员的收入由工作量决定,容易导致过度服务;由岗位职责决定,又容易导致养懒人;综合评估不仅权重难以把握,更容易陷入多元导向、漏洞多多的困局,降低员工的认可度。

     刘玉村认为,医院的收入来源无外乎两个口袋:政府投入和百姓支出。在这两个口袋都很难再多向外掏钱的情况下,要满足医务人员对自身收入的期待,只能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结构,即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同时大幅压低药品价格、高值耗材价格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这种调整不仅会改变医院的收入结构和管理模式,还将消灭行业潜规则。

     “价格的调整绝不能是修修补补,必须大刀阔斧。比如把药品价格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下调一半,高值耗材价格砍掉2/3,同时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只有这样才能走活一盘‘死棋’。”刘玉村说。

     来源:健康报《医生价值何时回归》记者 韩璐

     医疗服务价格该提一提了

     不能如实反映医疗服务成本、未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和智慧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真的该提一提了。

     抢救室床位费:不够住一天地下室

     在今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零点钟声敲响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坚守一线的医务人员集体亮相给大家拜年。春节期间,他们平均每天接诊500多人次,比平时多了100多人次。

     每逢春节,由于门诊停诊,协和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比平时更加忙碌。为保证及时接诊,包括急诊科医生、进修医生和在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总共40多位医生以及110名护士,没有一人休假。匆忙就诊的患者往往并未注意到,他们在急诊就诊一次的挂号费加诊察费,一共只有5元。

     该院急诊科主任于学忠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除夕到初三,患者也要过年,到了初四,患者数量激增。当天,在抢救室21张病床全部住满的情况下,又硬塞进了16位患者。无论留观室还是抢救室,患者住院一天的床位费都只有28元,这点钱就连住医院周边的地下室都不够。

     北京市一家医院的一位急诊医生对记者说,诊疗费、床位费等定得太低,钱多钱少还在其次,关键是急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医疗服务价格起不到分流的作用,就会影响急诊的效率和质量,很可能导致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反而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一般诊疗费:卫生服务站只有5元

     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胡建明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般诊疗费能尽快提一提。据记者了解,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挂号费、诊察费、注射费以及药事服务费被统一合并为一般诊疗费,卫生院每门诊人次10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只有5元。

     胡建明对记者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卫生院不包括药费在内的一次输液收费是6.5元;现在,加上诊疗费、药事服务费才10元。服务站以前有2元的诊察费,现在加上首次输液费只有5元。算上皮试、针筒、皮管等材料费,和消毒、打印等费用,一次输液的成本就接近2元。

     县级公立医院普遍推行综合改革后,胡建明特别羡慕。他说,通过这轮改革,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有了明显提升,反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后,除了一般诊疗费外,包括手术费在内的其他收费标准都没有相应调整。

     很多基层的医务人员对记者说,一般诊疗费的实施实际上源于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影响。按照医改的制度设计,取消的药品加成收入,应通过收取一般诊疗费和加大政府对基层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来弥补。在财政投入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一般诊疗费定价过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收入就无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也就得不到合理增长。

     价格调整:是最难啃的骨头

     去年年末,在微信中广为传播的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广大医务人员纷纷期待,在药价管制松动的同时,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也能随之得到调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仲说,通过较低的价格保障广大老百姓都能看得上病,这样的制度设计初衷是好的,然而,医疗机构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国家投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在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一般仅占运营总费用4%的情况下,如果医疗服务收费过低,医院要么难以运转,要么就得通过卖药、增加检查等办法来提高收入、维持运行成本。

     据记者了解,北京市医疗机构目前执行的依然是1999年制定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即便是在5家试点医药分开的医院,提高的也仅仅是诊疗费,大量的医疗服务费用都没有得到调整。王仲认为,要让医疗服务体系规范合理,推行分级诊疗,重构患者就医新秩序,实现各层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合理定价,不仅是当务之急,更势在必行。应该强调的是,合理定价不等于单纯的提价,而是合理调整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进而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

     多位医疗机构的管理者都对记者表示,步入深水区的医改,要啃的是硬骨头,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就是最硬的那块骨头。现在,这块骨头已经到了不得不啃的时候,否则下一步医改的很多症结都无法解开。

     来源:健康报《医疗服务价格该提一提了》记者 孔令敏

     吐槽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