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传出去,让更多民众看到!
2015/3/7 医学论坛网

     导语亲爱的非医疗圈儿的朋友,这两天,感受颇多,我写此文,就是给您们看的!

     在中国看病不贵

     贵不贵做完比较才能知道。

     B超:美国做一个B超1200美金,中国大型三甲医院,68元。

     胃肠镜:美国肠镜4000美金,中国肠镜300多元。最贵的无痛胃肠镜(胃镜+肠镜+全麻)1300多元。

     挂号:中国普通挂号费,大型三甲医院3元,专家号9元。美国,你找医生咨询一下,5-10分钟,医生开价至少200美金(他们有自主定价权,政府不得干涉),好处是你不用当场交钱,几周后你会收到医院寄给你的记账单,要你限时缴费,不交,你的信用全无,房贷,车贷等等通通办不下来,还会面临起诉。

     美国,汽车比中国便宜,电子产品比中国便宜,房租比中国便宜,唯有医疗那是天价。

     在中国看病不难

     中国虽已实行预约制,但要执行所有挂号均需预约,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你病了,医院看吧,专家看不到,普通号总看得到。美国,预约,全部预约,排个3个月左右,再正常不过。这期间,有的毛病等着等着,好了;有的毛病,等着,等着,实在不放心,没办法,继续等;有的毛病,等着,等着,实在害怕,出国去治呗,跑到印度,是华侨的,回到中国。

     然后回国治疗的华侨同胞们,好大的感慨,大呼——不用预约就是好。你在中国看病,排队,时间耗费数个小时,比美国那3个月还是省点事吧。这里提一点,这个预约制可是全球流行大趋势。

     医师培养

     我学医8年,工作4年,(共12年),目前,小医生一枚;要想成为专家,快一点6年(累计18年),慢一点那就不知道了。名医,那就不光是时间问题,那还得有天分。假如你在医院里溜达,碰见个医生,你要猜他或她的水平,概率去下:总是小医生,有时是专家,偶尔是名医。这个培养年限是很长的,想快也快不起来。认识我的朋友,偶尔电话咨询一下,我来解答你的一些医学问题,凡我回答的,那是我知道的。我不懂的,我也不敢跟你乱说,毕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我目前能回答你,那也是拜12年光阴所赐。

     门诊工作

     因我国门诊预约制不普及,看病场景如同火车站购票,部分热门门诊前人山人海,不知道的还以为抢购刚上市的iphone,中国大妈抄底抢购黄金呢。你要问我,看门诊什么感受,我的感受就像考试,题型为不定项选择题,考试时间一天,上午4小时,下午4小时,中间不敢喝水,没时间小便,题数上下午各40道有时更多,有时略少,要求,必须在数分钟内给出答案,给出处理方法,如果,答不上来,必须给出后续解决办法。还有,说话得流利,口齿得清晰,得让你听懂。还得做记录,君不见医生写的都是龙飞凤舞火星文,回家之后你打开一看,感觉就像人在囧途中王宝强拿着那张讨债欠条,大声念叨“这是写的啥啥……啥啥啥(shà)”。

     这里得说一下,我觉得我的大多数答案都是正确的,少数的,有的也真没底。大家都是上学学出来的,谁还没考过个试,不用说差等生与中等生,就你们班的优等生,每次答卷他能保持满分吗?所以,误诊有时候在所难免,临床是复杂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不典型的多了去了,一病多症,多病一症,那得多厉害的脑袋才能一针见血,一步到位的给你诊断清楚。

     中国医生生活

     上班,加班,值班。时间被用来加班,值班的海了去了。连法定节假日都要克扣。国庆小长假减半,周末门诊常态化,为的就是老百姓看病方便。在这种劳动强度之下,因为无良媒体炒作,什么"缝肛门",什么“8毛钱”,倒是挣足了眼球,全国人民中原本支持医护人员的,也在你的煽动之下,一起呐喊:"打倒白衣狼"。

     中国医疗环境

     近几年,祖国大地正在上演一部连续剧《伤医杀医恩仇录》,数十位医疗战线战友,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不乏名冠全省乃至享誉全国的医疗精英(培养成这样得数十年还得她有天分)。有的人说,你们死的不多,一命抵一命,不过分。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临床情况复杂多变,误诊,过失,手术并发症,后遗症,只能尽可能减少,但无法做到不会发生(哪个国家的哪个医生敢给你保证?,你做考试能每次满分?,你这辈子做的决定或者说判断都是对的?高速公路上每天都在发生车祸,再熟练的司机他也避免不了!)。那些因病逝去的生命,有几个是真正的医疗事故造成的(多数是疾病本身的结果)。可是,一些患者或家属,举起屠刀,砍向医务工作者。虽然概率是低的,可是每年在我们医院就诊或是住院的,加起来,以百万人次计,以这样大的基数乘以小概率,我们挨刀的机会可真不低。而我们的职工相对数目是固定的,2000多。如果病患死一个,我们就要陪葬一个。那消灭我们医院,不用多久。再加上无良媒体扇风点火,此势头依然如火如荼。

     医闹,打医,杀医者的勇气

     人,都是趋利的,可以到达无原则的地步。指导思想:大闹大赔,小闹小赔。弱者往往施害于更弱者,打人者有打人的勇气,因为他知道,医护乃读书之人,非习武之辈,所以敢打;打人者下意识知道,医护人员不会还手(新闻里医务人员都是被打,被杀的份),所以打人者觉得能打;打完之后,我们公安系统,经常息事宁人(现在略有好转),无形之中,打人者肆无忌惮!在香港,你敢骂医务人员,就要被罚款1000港元,在台湾,掌掴医务人员,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压之下,可有勇夫?

     展望未来

     人都是要避害的。当下,不少医务人员纷纷离职,我周围熟悉的人都好几个了,重灾区比如急诊,儿保,离职比例更高。他们的指导思想是:只求平安回家,避免脑袋开花。有人说,走就走呗,再招,是,是可以再招,关键是,那招来的新人,不经n年历练,给你看病你放心吗?新来的外科医生,你敢往手术台上躺吗?那经验足的护士,有时一针都打不准,那新来的会比她熟练?后续,医务人员百分之80不愿子女再学医;时不时的一会这个医院被砸了,那个护士被打了,又一个医生被杀了的。这些真实的事例在祖国大地一遍又一遍的上演,一般大众会让自己子女学医?事实上,报考医学的人数正在减少,原本高分的医学院系,分数正在下降。如果,此势头不被遏制,将来,医学人才更加紧缺;您的医疗体验会比现在好???

     保险体系

     闹来闹去都是为了个钱。国外有很好的保险体系。出了医疗纠纷,需要赔偿,大部分由保险公司,或专门的基金负责理赔。中国,没有。咋办,那就闹呗。医院,成为最大的冤大头。医生除了看病,还得想着怎么不赔钱。得长几个脑袋啊?

     综上所述,在中国看病不难不贵;要想学医,你先摸摸你肩膀上长了几个脑袋;如果理赔保险机制还不建立,医闹还将继续;如果法律依然松懈,打医杀医也不会停止;如果上述依然如故,医学人才必然萎缩,作为老百姓的您,将来看病经历、体验只会比现在差。这是一损俱损的结局。

     来源:掌上医讯

     评论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