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直陈痛斥医改七年没抓住重点 医务人员工资不能靠创收
2015/3/9 医学论坛网

     2015年3月9日讯,“七年前,我们说医改已进入深水区。七年过去了,却还没在深水区找到抓手。”掷地有声的痛陈,是一贯的“南山风格”。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医务人员工资靠创收的扭曲机制,是导致医患信任缺失、医改裹足不前的根源。

    

     钟南山(资料图)

     医务人员收入八成来自创收

     “广东某医院,一个心脏导管大夫为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不是很大的问题,却给放了五个支架。为什么?为了增加收入。”

     钟南山介绍,我国的大型公立医院是国有运营制,尽管国家对医院做了大量投资,但多数资金都用在了医院的场地和设备上。而医务人员的收入80%仍依靠医院创收。

     “以营业额高低论英雄,也成了院长们之间的口头禅。”钟南山谈到,春节期间,他见到广东一家医院的院长,询问去年医院的发展。“我想问的是医院研发了什么新技术、新手段,解决了哪些疑难病例,他却回答我,医院去年营业额达到数亿元。”

     公立医院变成了商业连锁

     “为什么国家投入巨大,却还是未能解决老百姓看病的难题,问题就是政府的投入里面很少用于改革公立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钟南山提到,有的公立医院像搞商业连锁一样,开了不少分院,不断扩大病床规模。但扩大的主要动机是不是为了改善社区医疗,而是增加创收。

     “当公立医院不能体现公立性,反而走在市场化的前沿;当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不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前提,反而是医疗体制改革后需要面对的问题是,社会都要认真思考,医改路在何方。”

     而更大的危害是,市场化引导下的医疗行为,常为某些医务人员提供腐败温床。因此,要想牵住医改的“牛鼻子”,关键在于改变医务人员工资和医院创收挂钩的机制。这是导致医患信任缺失、医改裹足不前的根源。

     建议医保结余转给医院

     “我并不是很任性地想增加医生收入。”钟南山说,在二、三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已接近社会平均工资的2到3倍,如广州医生的年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比照世界其他国家医务人员收入是社会平均工资的3到7倍来看,这个收入基本是合理的。

     钟南山提出,政府可以不做额外投入,将医保的结余部分给医院,用医保结余转为医务人员的工资,切断薪酬、收入和病人的医疗费用相关的利益链。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赵莹莹

     两会声音:让一线人员参与医改政策制定“我来自一线,恕我直言,医改进行了这么多年,长期以来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调动。”在3月5日全国政协会议医卫小组讨论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委员的一席话得到很多委员的回应。如何提高医生积极性,来自医疗一线的委员纷纷发表看法。

     让一线人员参与医改政策制定

     “如果没有一线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改是不可能成功的。”温建民说这话时,一些委员不住地点头。

     温建民表示,当前政府应该加强医务人员在医改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成立医改政策制定与实施医务人员咨询委员会,与现有的人大、政协、听证会等公民参与制度形成有机互补。同时,构建医务人员参与医改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流程模式,形成正式、稳定的机制,将医务人员纳入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我们还应该用医务人员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医改的目标、途径、办法和保障措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委员说,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惯用的词汇是医改,但以分级诊疗为例,很多医务人员都不明白具体含义是什么。

     “2008年我就提出,要明确基本医疗究竟包含什么。如今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答。”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副所长杨金生委员说。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温建民建议,各级卫生计生委的主管领导应走到基层,解读医改政策,和医务工作者交流探讨,听取意见和批评,走群众路线;减少下发文件的数量,尝试确立更加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政策规则,使医务人员和民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强化媒体的作用,将官方用语进行大众化解读,或者聘请医改方面的专家,在网上与受众互动问答。

     服务价格必须体现医生价值

     “公立医院应回归公益性,但绝不等同于医务人员应无偿劳动或者只能拿低于其劳动价值的收入。医务人员薪酬应该高于当地社会平均收入,我建议,将医务人员薪酬定在同级公务员2倍左右为宜。”温建民说。

     “实现这一目标绝不是要从药上拿钱,而是应该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价格。”温建民表示,“现在医生看病是‘白菜价’,特别是中医服务的价格。我们医院骨科推拿按摩每次收费只有25元。问题到了一定要解决的地步了。要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医务人员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薪酬制度及职称评审制度,使其能专注于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上。”

     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范利委员提出,在制定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尤其针对偏远地区医疗单位和一线医务人员,要适当加大财政投入、补贴和人才技术扶持,改善医疗条件和生活待遇,继续稳定、巩固、加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来源:健康报;记者 王丹 甘贝贝

     韩睿:重论文轻医术做法也应“医改”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代表在谈到医改问题时,对总理吐了个槽:“地级市医院医生评职称应该把自主权放开,不要统一写论文。基层医生的技术水平应该是以患者是否满意为标准,让他们写论文搞科研,对地级市医院没有这个必要。”(3月8日《现代快报》)

     其实,评职称不要统一写论文,不仅对地级市医院没必要,对于省级院或者说对于一切面向患者而不是专门科研的医疗部门,都没有这个必要。以治病救人为主业的医疗机构,当然应当鼓励有一线丰富门诊经历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搞科研,把自己的发明创造公之于世,但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进行临床治疗,创造自己的秘籍。如果论主次,掂轻重,我以为,术业有专攻,救死扶伤的医术是第一位的,论文的写作是第二位的。

     但实际工作中却不是这样,不是说很多而是几乎所有的医疗机构大抵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重论文,轻医术。具体表现为,追求上稿率,并把它作为一项事关升职晋级的考核,比赛哪个医护人员以及哪个科室论文发表多。甚至为发稿而发稿,不仅不管是否抄袭,而且奖励花钱发稿,于是就催生了这样几个奇怪的现象:其一,晋升看论文不看医术;其二,一些发稿不付稿酬反而收费的医学杂志应运而生,并因此而火;其三,我国也因此成了世界论文大国。

     对此,我家就是直接的受害者和受益者。我夫人从事护理工作30多年,在职那些年,每年她最发愁的,就是论文考核。她们医院规定,发表论文者,不仅可获得奖励,增加积分,参评优秀护士,升职晋级,而且还报销有偿发稿费用。当然,如果没有论文发表,即便你工作优秀,服务态度好,也没有任何奖励,反而会被罚款,并通报批评。于是,每年她只好为发表论文殚精竭虑,处心积虑,从书上抄,自己编,还求助于医学门外汉的我。这样的论文即使发表出来,质量也可想可知。记得有两年她发表了两篇论文,虽是豆腐块,但没被通报,也没被扣分扣奖金,还获得了报销发稿费用的奖励,她也很高兴,也就没有迁怒我。所以从这个意义说,我家也是受益者。

     这种情形不独发生在医疗界,在很多地方比如新闻界,也是明规则,比如考职称不懂英语不过关,没有论文晋职难,于是,论文抄袭造假的事情就并非个例,所以当有的地方的某个人被曝陷入“抄袭门”,就绝对不该大惊小怪,因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重论文轻医术轻技术,已成为一种举国病灶,根源就是这种重学历不重学力,重论文不重医术的举国体制。

     所以,对于王静成反映的问题,总理现场问诊:他扭头对列席的卫计委主任李斌说:“这位代表讲得有道理啊。比如基层的医院、县以下的医院,你非要让他多拿几篇论文,手术没做好,论文写得不错,问题不解决,这不是花架子吗?”

     现在不是上下都讲进行医改吗?我真诚希望,对目前流行的重论文轻医术现象,也应“医改”。

     稿源:荆楚网 作者:韩睿

     评论请点击“阅读原文”。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