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爱是尊重
2015/3/14 医学论坛网

     “你是西南医院肿瘤科出来的那个蒋医生吗”?“是啊!”正在社区卫生站忙碌的我听音抬头一看,几个外地人,风尘赴赴的站在诊室门口。请他们稍候,处理完手头的事,再请进诊室,听其来意。他们来自新疆,80岁高龄的老父亲因腹胀、食欲下降起病,核磁共振提示肝内主病灶加广泛大小不等卫星病灶,肺部小病灶。从新疆到北京301再到重庆,肝穿刺病理示:神经内分泌癌.予伊立替康化疗3周期。老人坚决不愿再化疗,全家人有坚决要求他接受化疗,有同意不再化疗,总之乱了阵脚。“蒋医生,我们是无意间听病人说起你,说你医术和医德都很不错,尤其在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把握上,能很尽心的综合病人的情况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我们也向住院的那些医生护士打听过你,都很认可你。所以才找过来,希望你能给我们拿个主意”。耐心的听明全家人的来意,详尽的了解病史,评估病情,全面了解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老人的妻弟前几年患肿瘤经化疗病情达完全缓解,因此亲人们大多力劝他继续化疗。尤其,老人的老伴坚决不同意放弃化疗。老人的二儿子,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了解该病的发展规律,愿意尊重老人的选择。

     老人的病理类型为神经内分泌癌,主病灶在肝,可能原发于肺,也可能就是消化系统(肝)的神经内分泌癌。依据指南,化疗的尽头在病情完全缓解还需巩固治疗4周期左右。若病情达不到完全缓解,化疗的尽头在老人不能耐受(无论主观或客观不耐受)。老人发病前身体素质良好,发病后精神状态一直良好,两周期化疗后病灶达部份缓解,毒负反应评价:血液毒性1度,胃肠毒性2度,肝肾毒性1度。目前,第3周期化疗才结束,老人食欲较前明显下降,主观认为不能耐受,表示不愿再作化疗。全家将第4周期化疗提上议事日程,全家人均因爱而陷入烦恼之中。看着这一大家人,儿女均请长假陪老人来渝治疗,我很感动他们的孝敬,很心痛他们的纠结,很欣慰老人能拥有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

     高龄老人患癌,心肺肝肾功能均到强弩之末,易动一发而牵动全身,强化治疗本身很难规则进行,治疗的目的 多为姑息性,以改善生活质量为最大目标,在此基础上的生存期延长才有意义。所以,化疗的强度与周期数个体差异非常大。老人的肝内病灶太多,即使对伊立替康敏感,规律的持续化疗他也很难耐受。所以,勉强劝其化疗也就是多一周期或少一周期的事。对其整体病程并无质的改观。我看到的是全家人对老人满满的爱与不舍。而表达这种爱与不舍的唯一方式是给予要求他化疗。因为在家人的心中,如果不化疗,就等于放弃,等于没了希望。我知道,在此病例中,我能做的是:用多年的临床经验与真诚的心,阐述患者病情,解释各种治疗方式对老人的利弊,剖析老人及家人的心态,缓解家人的焦虑。这些,在过度忙碌的大医院内唯一可以被忽略而不扣钱的事,我用差不多2小时去完成。老人和全家人均非常同意我给予的建议,目前支持治疗,全面恢复体能。是否化疗待周期到时再酌情考虑。他们全家均高兴的离开诊所,一路感叹,南北辗转终于找到信任的医生。

     我不知道我帮到了他们多少,但我清楚,在我眼里,“病人”不只是数据,检验、检查的组合;而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置身家庭、社会中有血有肉的人。我会象尊重自己一样去尊重他们。即使是最后的日子,我们能够互信互谅, 做到生死两相安,即无遗憾。

     作者:重庆肿瘤医师蒋金妍

    http://www.duyihua.cn
返回 医学论坛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